微信分享图片
用户头像
圆霖法师
0 0

基本信息

擅长

艺术家

性别

出生年月

1916年月

个人简历

  圆霖(1916.9.17—2008.5.6):俗姓杜,名振山。号大雄山人、山僧。安徽淮北濉溪县人。少时早慧,亲近佛门,尤喜书画,名动乡里。20岁时师从民间画师刘启唐,22岁结交皖北名宿梅雪峰,并参加宿县书画社,曾作《慧可断臂图》,初显慧根。后独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皖豫川鄂,又在洛阳师从李荔贤、刘桂林,绘事日精。后至沪上大南门灵山寺听诵莲花经,受了愿法师启迪,顿悟尘缘,萌岀家之念。32岁至南京江浦县老山西华峰狮子岭兜率寺,拜体义法师为师,剃度为僧,法名圆霖。至1982年时年67岁任主持。山居期间,圆霖潜心佛学及书画,游五台清凉曾作《五台山全景图》现藏太原博物馆。五十年代始与林散之结为莫逆,引为知己,至七十年代曾为林作《散之夫子造像》,经林散之、赵朴初后跋,现藏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圆霖善画佛教人物,早年工笔一丝不苟;晚岁写意,简约恣意,惟见墨线勾勒,赭色淡然,素雅平澹中益增佛界之庄严。圆霖又喜作山水花草,所绘峨嵋九华五台普陀佛教名山,无不意趣高古,虚静空灵,勾染皴擦深得新安画派之神髓。
  法师于上世纪80年代起担任南京兜率寺主持,对兜率寺原有古建筑进行修复、翻建,新建了山门、天王殿、玉佛殿、三圣殿、东院门等建筑。2004年还在狮子岭上建起了标志性建筑物大慈塔。园霖法师工于笔墨丹青、尤擅佛教人物造像、亦工书法,这些建筑中和上面的大部分佛雕像、佛画、题款等多由其亲力为之。法师担任兜率寺住持以来,佛事之余,每日坚持挥毫写字作画,一生作品数以万计,栖霞寺、鸡鸣寺、泰山庙等寺院均藏有他的墨宝。法师生前慕名而来的信众、居士每有求书画者,法师都不辞辛劳,满足所求。香港、台湾及美国等地佛教界人士也常常请他赐书画。如今,寺内许多佛像也是他亲手所塑。2003年1月,上海画报出版社还出版了《山僧圆霖书画集》。
  法师于2008年5月6日21时40分在兜率寺安详示寂,世寿93岁。5月10日,南京市佛教协会在兜率寺为圆霖法师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入龛仪式,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隆相法师及南京各寺院200余僧众和近万信众参加入龛仪式。上午9时,隆重举行圆霖法师荼毗法会,江苏省人大、政协,南京市人大、政协等各级机关送花篮和派人参加。
  如今,兜率寺香火旺盛、朝圣者络绎不绝,全国各地及海外佛界高僧也多有来访并慷慨捐赠,佛教圣地美名远远传扬。2006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2岁时,大师来到南京狮子岭兜率寺,拜体义法师为师,剃度为僧,法名圆霖。在兜率寺,圆霖大师曾为江西云居山时年120岁的虚云大师写真,此举得到虚云大师欣然赞许。为了钻研佛学,圆霖法师又到五台山潜心研究佛学达五年之久。研修之际,圆霖大师还绘有巨幅画作《五台山全景图》。此图为太原市博物馆收藏。在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有一幅《散之夫子造像》,就是圆霖大师为林散之老先生所画。因与林氏翰墨之缘,相交甚厚,故有此画作传世。散之老人的孙女林丽丹女士回忆,圆霖大师为林老造像之时,非对其相片作画,亦未对面写真,而是仅凭心忆。如此作画而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非有大功力者而莫能为。
  圆霖大师善画观音、西方三圣等佛教人物画。早年工笔,一丝不苟;晚年写意,简约恣意,三笔两笔,形同书写,而人物神情毕现,可见书画同源之精神。笔者曾观赏圆霖大师所绘13幅《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图》,此图实则为观音大士救济人间苦厄之13个故事,所以幅幅画面不同。笔者所见《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之19幅应身图,亦图图有别。圆霖大师曾应苏州灵岩寺方丈明学法师之邀,图绘工笔重彩人物画之莲宗十三祖师像,瞻仰之中,但见张张传形、页页传神。 而圆霖大师笔下创作的16尊者写意人物画,则风格迥异,唯见墨线勾勒,赭色淡着,素雅平淡之中愈增佛界气氛之庄严。
  十六尊者释迦牟尼佛挑选了十六位弟子,要他们留在现今的世界上宏传保护佛法,直到佛法传遍整个世界时为止(通常认为这需要五千年时间),这十六位弟子就是十六尊者。十六尊者可以给各色佛法的信徒带来普遍的恩泽;从世间众生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将十六尊者看作是托生于各种不同社会等级的家庭的普通众生。由于十六尊者持久不懈的努力,他们没有例外地全部获得阿罗汉位。十六尊者最后的日子将是在释迦牟尼佛的教义从这个世界上完全消失的那一天。到那个时候,十六尊者要将释迦牟尼佛全部见于文字的教义全部收集起来,放入一座用七种珍宝制成的佛塔之内。然后,十六尊者环绕佛塔盘腿而坐,念诵祈颂之词,最后肉体全都消失,不留残骸于世。佛塔则与世长存。
  圆霖大师又喜作山水花草,或黄山、或九华,写兰花、写修竹,无不意趣高古、虚静空灵。有专家评价其山水花草之勾染皴擦深得黄宾虹新安画派之神髓。人们喜爱珍藏圆霖大师的书画作品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继南京历史上清初四画僧之弘仁、髡残、朱耷、石涛之后,圆霖大师当为他们的薪火传人。据说大师一生书画作品逾万件,皆随缘散于民间,有缘者皆有珍藏。
该主页来源于雅昌艺术网,免费开通我的艺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