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鑫谈写生之路:从自然到心手的蜕变
2024-12-31 15:33:30艺术家提供
我把自己从本科至现在的创作风格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自然主义倾向期、提纯萌芽期、本土情怀表达期以及提纯成熟期。细细回顾,这四个阶段的演变,使我对“写生”中“生”的内涵有了不同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自然主义倾向期,在这一阶段,我主要依赖对景写生作为创作的基础,或将写生作品直接转化为创作稿,或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删减,再组合鸟类、动物等形象。色彩使用上,我既会还原自然的色彩,也会有所调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完全改变色彩。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多倾向于忠实再现自然,写生中的“生”是以客观物象的再现为核心的一种表达方式。
图1 罗玉鑫 椰风 200x80cm 纸本设色 2008年
图2 罗玉鑫 裹果 200x80cm 纸本设色 2009年
提纯萌芽期,我开始思考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尝试突破自然主义的局限。在这一阶段,我减少画面中的元素,更多关注形式感的塑造,并进行点、线、面上的提炼,简化背景。写生的“生”不再仅仅是对自然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是对其“生意”的表达。这一时期,作品更注重对生命气息的把握与对意境的追求,强调从自然中提炼出内在的精神与氛围,赋予作品更为深远的情感和意味。
图3 罗玉鑫 暖春 220×120cm 纸本设色 2009年
图4 罗玉鑫 踏歌 220×200cm 纸本设色 2011年
图5 罗玉鑫 拂云 240x140cm 纸本设色 2010年
本土情怀表达期,作为岭南广府人,我始终对家乡的岭南文脉与历史有着深厚的情感。特别是广府建筑中的花地砖,它那几何形态和现代感十足的色块组合,一直深深吸引着我,成为我创作的灵感源泉。在这一阶段,我不仅通过回忆汲取创作的素材,还常常漫步于羊城的老街巷,探索西关老宅中的斑驳花砖,收集各种细节作为创作元素:巷子里午后慵懒的小猫小狗、古老的藤椅,和那些不期而遇的生活瞬间……此时期写生的“生”是物象的艺术化呈现,是一种对时光记忆的摹绘,是对乡土情怀的视觉表达。
图6 罗玉鑫 那些年 180x90cm 纸本设色 2013年
图7 罗玉鑫 四季和风 180x90cm 纸本设色 2013年
提纯成熟期,此阶段创作最初是受到光影启发展开的。我开始有意识地将光影元素融入作品中,但初期的光影探索仍然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特征。(图8)随着创作的深入,我开始尝试放大光影的表现,模糊光影的边界,最终在画面中化为了抽象元素。(图9-11)光影的升华过程让我意识到,写生不仅是对外部物象的观察,更是一种形式语言的提炼。此时期,写生中的“生”更是一种对生命之美的转译——写“生”并不需要对景写生,而是培养自己有一双随时发现美的眼睛,内心随时捕捉对于生命的触动。写“生”即是心手相应。
图8 罗玉鑫 谁说风过无痕 33x138cmx4 纸本设色 2016年
图9罗玉鑫《风再起时》16x42cmx5纸本设色2017年
图10 罗玉鑫 悦影1 21x18.5cm 绢本设色 2019年
图11 罗玉鑫 悦影2 27.5x27.5cm 绢本设色 2019年
图12 罗玉鑫 和光 235x165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图13 罗玉鑫 休戚与共 240×20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综上所述,我的创作风格经历了从自然主义倾向到提纯萌芽,再到本土情怀的表达,最终达到提纯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对“写生”有了不同层次的理解:即是再现客观、写其生意、生活化现、心手相应这四个不同的理解。这四个阶段的不同理解并无高低之分,而是写生在创作中的多维意义。从根本上来说,写生不仅帮助我们真实地观察和理解自然,它增强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能力,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正是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验,我们才能真正超越简单的再现,将生活的美好与情感传递到作品中。从写生衍生出来其它的“生”的理解都需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因为这种直接的观察和感受是任何照片都无法替代的。
罗玉鑫 归路 200x180cm 2020年 纸本设色
罗玉鑫 红云 220×200cm 纸本设色 2009年
罗玉鑫 家园 182x91cm 纸本设色 2022年
罗玉鑫 三只小雪 66X66cm 纸本设色 2024
罗玉鑫《无忧之地》120x20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罗玉鑫 无忧之地II 120x20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罗玉鑫 鱼与熊掌兼得 66X66cm 纸本设色 2024年
转载自:潮新闻 美术报
(责任编辑:王丹)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