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市场低迷周期下的收藏心态与应对
2025-01-03 00:00:00艺术家提供
作者:陈祺
作者介绍:
陈祺艺术品收藏资深顾问
艺术赋能商业导向企业战略顾问
文化艺术商业空间版块策展人
《奢侈品品牌战略与管理》大学专业课特聘导师
非遗传承人品牌智造商业化课程导师
许多人对艺术与艺术收藏怀有神秘感或陌生感,因此在我的工作中时常秉持着通过深入浅出的知识分享的方式来弥合外界对这一领域的误解和盲点。希望作为一个文化艺术领域的普及者,在艺术局外人视角的盲区里,通过通俗“转译”艺术,减少“信息不对称”并拓展“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认知,帮助非艺术领域但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士了解艺术史脉络、艺术市场逻辑及艺术收藏构建,特别是在当下艺术市场低迷期,更是回归理智和重构心态与应对之时。
01
理性与热爱,相辅相成
艺术收藏不仅是感性的选择
我在艺术类授课与艺术品收藏咨询的日常工作中时常感受到企业主们对艺术品收藏的热情。从最初基于个人喜好,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想要更有规划地收藏与个人经历或企业文化产生强链接的艺术品。诚然,艺术收藏不仅是感性的选择,还需建立在深厚的认知与经验基础上,理性与感性在此相辅相成。毕竟涉及资金投入,不宜冲动而为。在艺术收藏领域,许多高净值人群仍对艺术市场心存疑虑,害怕不了解市场机制而被“割韭菜”;或因缺乏艺术认知而跟风式购买艺术品,而艺术的本质恰是引领,而非盲从。
体系化的艺术通识构建可以帮助自己在艺术鉴赏时思辨能力的提升以及在艺术收藏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结合自己的品位与喜好,以理性的方式进行感性消费,避免成为市场上的“韭菜”。诸如追涨心态下高点入市、或是单纯投机心理导致的失误,都是可以通过理性思考和深入了解行业来尽量避免。
特别是对于当代艺术消费与投资的态度,不仅需要学习也要有祛魅的心态。要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逐步学着识别“过度包装”的艺术品,洞悉艺术价值本源,不被市场上的浮华所迷惑,在艺术收藏的过程中不跟风,找到真正触动心灵且具有长远价值的作品。艺术品作为强溢价“商品”,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创作故事和深奥概念。然而,过度的“观念包装”,可能使作品失去应有的精神灵性与原始感动,沦为艺术品交易中的商品化炒作。
比如,在目前低迷的经济大环境下,一些因市场泡沫破裂而均值回归的炒作类艺术品不值得“捡漏”,而那些低迷期因藏家经济状况或藏品组合调整而转售的高性价比低估作品,则值得深入了解。目前经济环境和艺术市场正处于周期性低谷,这个时期,正是让消费心态与艺术价值的认知提升,去浮躁化、沉下心来深入学习和“淘”宝的良机。
02
建立艺术鉴藏系统框架认知
深入浅出地打好艺术认知基本盘
任何行业都会因认知的局限导致被“割韭菜”。艺术收藏首先是稳住钱包,同时先搭建起一套基础的认知框架。不以艰深的学术性为重,而是深入浅出地打好艺术认知基本盘。不能不学无术,也不要过于学术。艺术收藏并不是一门被知识框架所限制的学问,而是在深厚认知的基础上自由探索与实践。一方面,如今的艺术资讯与新闻,不论全球或国内,都可以相对轻易地获取;另一方面,国内外艺术书籍与其他人文类书籍都已在市场上面面俱到,既然想开启收藏之旅,就最好先花时间学习入门,以最感兴趣的主题切入,逐步拓展阅读范畴,坚持下去会有知行合一的收获与体验。
03
艺术市场内在逻辑的洞察
艺术品终究具有金融属性
尽管我们不主张仅以投资为目的进行艺术品购藏,但不可忽视的是,很多艺术品终究具有金融属性。即便最初的购买出于个人的审美和喜爱,随着时间的沉淀,优秀的艺术品往往会带来金融价值的馈赠,“以藏养藏”的现象也由此产生。
多与业内专业特别是相对中立立场的专业人士交流与沟通。 除了关心艺术品本身,对于艺术市场也要“多睁一只眼”,多了解在艺术市场生态中的各种角色和环节关系与功能分别是怎样运作的。通过探索画廊与拍卖行、代理机构与学术机构等的行业运行规则,理解艺术品交易商业底层逻辑,能帮助判断艺术品作为商品和资产的金融属性和资本流动。
例如,一级市场的画廊,理解专业画廊不仅是艺术品销售平台,也是围绕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提供发展规划和落地等体系化支持的机构,更能帮助我们判别画廊的专业度;又如二级市场拍卖行,由于市场参与度较高,且风险与回报并存,所以更要去理解这一充满时势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市场体系。通过理解这些市场角色在艺术生态链里的相互作用,能够逐渐打开视野,帮助了解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关系。
04
艺术品收藏范式探析
“用好”和“藏好”艺术
目前的艺术品收藏者中,企业主、企业家占很大比重,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类时新艺术新闻中读到全球艺术藏家榜单,而对于这些重要藏家的介绍中往往都会提及他们的主业即他们发家的行业与企业背景,除了关注他们所收藏的艺术品,我们也可以多洞察他们的企业与他们艺术品收藏脉络与体系存在怎样的共生关系与内核连接。多关注全球艺术藏家多样化收藏范式, 特别是擅长“用好”艺术品收藏的企业比如LVMH奢侈品集团、UBS瑞银、德意志银行,微软等全球著名企业收藏,深度体会这些企业的艺术收藏是如何助力推动企业文化资本的提升,以及其文化驱动型品牌传播策略是如何撬动品牌价值与企业形象塑造的。这个维度很能帮助企业主打开视野,对艺术收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知。
05
艺游博学与去伪存真
艺术的重要稀缺性之一恰恰是创造性
除此之外,有时间一定多去世界各大美术馆及各类艺术机构和全球艺博会走走看看。正如一些资深藏家常常会深入到全球重要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学术机构,并配合阅读一些人文艺术类书籍,这种持续性研学很能帮助练就艺术鉴藏领域的眼力。从看、学、鉴藏到建立自己收藏体系的过程是一种私人的个体经验,其路径却是万宗归一。对于有子女的家庭,孩子与父母共同参与这份精神滋养的过程,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承和自然而然的熏陶。
若是从更广泛的维度理解,艺术收藏不只在于艺术品的实际购买,也可以在艺游中“过眼即拥有”;收藏在眼,收藏在心。当欣赏艺术品后的体验和体悟积累到一定程度,待时机成熟后,再以实际的购藏行为“邀请它来”也不迟。
此外,积累欣赏大量艺术样本经验的另一功能在于,当看过足够多的全球重要美术馆,见识了艺术史上那些最具影响力与审美高度的作品后,再去看其他艺术作品时,便能更好地判断作品的独创性与艺术价值,以及是否存在“过度借鉴”的可能。艺术有纵横交错的影响无可厚非,但艺术的重要稀缺性之一恰恰是创造性。
06
突破边界的人生收获
“艺术价值观”
从看艺术、游艺术到悟艺术、藏艺术,艺术,需要慢慢沉淀,收藏,需要慢慢藏。从初始的兴趣使然到对艺术热爱的持续深耕,自然而然地实现对艺术本源的深度探索和自我认知的不断延展------这种无形价值的收获,也是最珍贵的“艺术价值观”。
(责任编辑:胡文娇)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