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乙巳新象·蛇年大吉——画家陈一文

2025-01-06 16:43:07艺术家提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fea9e22169312b1273b93b01c611fa8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3533aca08c29745f8004ebfcd5d26d4a.png

陈一文老师与傩戏演员的合影

【艺术简历】

陈一文,号颍川堂者,1945年10月生,江西赣州客家人。先后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江西大学中文系,198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深造。江西画院专业画家,历任创作部主任、常务副院长多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1981年11月批准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9年11月由文化部评审为一级美术师。2010年批准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其他社会职务、头衔、荣誉等从略)

作品入选国家美术创作工程项目。作品43次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及全国画院双年展、书画展、大奖赛、征稿展、提名展、邀请展、名家展等。

作品23次分获上述展览金奖、一等奖、特等奖、特别荣誉奖、中国版画最髙奖——鲁迅版画奖章、银牌奖、铜奖、三等奖、优秀创作奖。获省内美术展览一等奖、金奖20次。

29件作品由文化部、中国美协送往前南斯拉夫鲁布尔雅那、保加利亚瓦尔纳、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美国、日本神奈川、札幌、巴西、埃及、古巴、俄罗斯、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国际艺术展并有获奖或收藏。

大量作品被《美术》《画院》《美术研究》《新美术》《美术大观》《版画艺术》《版画世界》《人民中国·外文版》《北京周报·16国文字世界发行》《美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艺家》《文艺评论》《创作评谭》《文艺理论家》《书画导报》《书画收藏》《艺术家·中国台湾省》《中华书画家》等报刊发表评介。

作品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黑龙江、辽宁、天津、河北、河南、四川、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宁夏、陕西、中国香港、广西等美术出版社选编结集出版发行。

作品由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院、鲁迅文学院、中国对外展览交流中心、中国国家画廊、文史研究馆、中国版画博物馆、中国美协、文化部艺术交流中心、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保险总公司、美国黑格公司、及四川、深圳、江苏、青岛、宁波、嘉兴、中国香港、日本神奈川美术馆和山东、浙江、新疆、陕西、云南等文史馆及众多人士、收藏家收藏。

2010年出席上海世博会代表江西省景德镇参加陶瓷绘画表演,先后受到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香港电视台采访介绍评介。其艺术成就由江西电视台、景德镇电视台先后数次采访报导介绍评介。

20多万字美术创作论文在相关报刊发表。个人传略载入十数部典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1186b8caea0b90b847605710f6d712d4.png

《乡傩·祈福》

客家乡恋

——我的《乡傩系列》中国画创作

文/陈一文

现代工业文明使乡村趋向城市化,源自于乡村生活的乡土美术被城市意味所浸染已成不可避免之势,这为新世纪乡土美术创作翻开新的一页。经济大潮刷新了乡土生活,乡土的嬗变为画家注入强盛的精神动力,由此引发画家在心灵深处重新认识和发现乡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01ee53a31518351041f631189a7942fe.png

《乡傩·闹春》

任何乡土都有着特定的文化依托,并不因时过而境迁,只有过时的观念,没有过时的乡土。解读乡土,绝非是浅层的认知可以完成。画家创作的切入点来自于对乡土历史的考量与现实的价值判断。有了对乡土刻骨铭心的真实感悟,才可能在作品中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c3b0fb24c399156678ec00850c19786b.png

《乡傩·衍祥》

长谷大山的赣南腹地,那里是我出生成长的故乡,是我国客家文化孕育和形成的中心区域,被称之为客家人大本营和客家文化摇篮的地方。岁月造就了客家人的禀性气质,听那粗犷的山歌,明亮的采茶小调;看那大庙中的壁画,庵堂里的彩塑;宗祠门口的石雕石刻,围屋内的朱漆花窗;正月里神秘诡异的乡傩戏,端午节龙舟上的锣鼓点……它刚健质朴,清新浪漫,永远是令我激荡不已叩击神经的中心存在。作为山的儿子,我作品的主题很少脱离对客家人的赞颂与吟唱,本土意识使我对故乡满怀眷恋之情,它是我永久的创作冲动,对客家文化的探寻,成了我心灵的最佳栖息之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e9fc9f371d64d678eea6535949275c2d.png

《乡傩·招财》

生活环境与生存经历在我们的心灵打下特有的烙印,因而其艺术创作是由心源导流出的水到渠成。在信息时代,生活的范围被日益拓宽,鲜活的乡土在激励着我们,把我们也锻造成一个开放体。于是我们的视野和胸襟更为之开阔,在重新审视乡土美术创作的观照中,我们便有可能登上自己创作的精神置高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10f853ca9c8eafb6774b1ce57bb02bbe.png

《乡傩·嗣祈》

客家的乡傩是那般的历史悠远又神秘莫测。作为中原先民图腾崇拜而延续传承的傩文化,已由祈求天地神灵避灾纳福,求子兴旺的祭祀活动衍变为人神共娱的文化形态。在以不同面具饰演角色为主要特征的傩仪、傩舞、傩戏等多种形式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在“恶”的表象下潜藏着最大的善与美。从儿时的惊恐惧怕到成年后的魂牵梦绕,如何表现这一乡土文化,是我长久的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e1a4a1d8e6999f6a7420865a733285c5.png

《乡傩·嗣愿》

美术之所以是美术,它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美术本体绘画价值的追求是摆脱被动照抄的客观途径,正如克罗齐所言:“每件艺术作品是一个独特而个别的结构,是精神的表达,因此是一种创造,它只受自己规律的支配,而不是一种模仿。”艺术创作从来就是崇尚原创性与独特性的,当我们在创作中拥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在作品中所呈现的画面结构和笔墨样式正是我们对乡土生活的独特领悟与解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a5f6f5cef9768b9b7094bf3db8ab0980.png

《乡傩·武略》

在时代精神的光照下,面对鲜活的乡土,一切适用的绘画语言均受其调遣,结合自己特有的感受与表现能力,让情感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流露。我们不愿奢谈作品的艺术价值、市场效应云云。但作品的确蕴含了生活的真实和画家的真情与真诚。绘画传统永远都是动态的,它在乡土美术创作的天空中,是不断飘荡的朵朵彩云。在崇尚原创性探索的前提下,一切的风险,一切的付出甚至是痛苦的失败,都是我们应该坦然面对的。追索艺术的本体价值,激发了我们的智慧与勇气,于是,在经历了长久的为全国各种大展而创作的岁月后,我终于冷静地选择了画一种不想参展、不想获奖、不想卖钱的作品。在自由放松的纯净心态中,二十余幅乡傩系列作品所展示的正是在民族民间气派的总体氛围里进行的一种个别性探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7b2cf1ac858ce5fcd0ba7735f389bd10.png

《乡傩·魁星》

乡土美术是历史与现实的集合体,在以当代视点对历史意义作出新的诠释后,以所可借鉴的精神智慧来探照乡土美术创作,我们便充满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可能性,收获出人意料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创作出根植乡土又超越乡土的艺术作品。

原载《艺术评论——叙述中的中国文艺史诗》2019年编入《江西画院院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ff10a844bf598c83b41a7185a7a20b4f.png

《乡傩·踩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f7397d40b49c3209373f91983733e71e.png

《乡傩·溪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53f60c7a627643c25d1517d2464f22fa.png

《乡傩·心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4d9cdf25bf55614b1d28b8047c472b7b.png

《乡傩·赤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ff02f2b7ee9c477ff59954506da93a0c.png

《乡傩·和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8f26c404e0d11e112250dad882313b9a.png

《乡傩·群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058f40c0d4f89650f430fa953f54ea7e.png

《乡傩·欢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fc9a356eba02d6da736d903e82976172.png

《乡傩·天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1936c3afbc6f1d17feae930c6c74849e.png

《乡傩·接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dcd43dcc3da11156ed2d2eccf97ece5e.png

《乡傩·风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ef5428544e8c5148bdaf08ddbcbf52b3.png

《乡傩·土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6bc02bcb9eacdafae2cbf58296b8403e.png

《乡傩·采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1/a444c8cd34da15057ed89aaca54b80bb.png

《乡傩·开路》

在江西画院成立20周年的院展中,陈一文的部分《乡傩系列》作品参展,在其后的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画院、江苏省美术馆、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江西省等地的专家学者们对《乡傩系列》中国画创作给予了髙度评价和热切期待与鼓励。

在研讨会上,许多专家热切致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刘国辉说:“陈一文先生对乡傩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和体验,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不是照抄现实,而是提升至精神层面,在艺术表达上考虑的问题很多。作品很新颖感人,有独特的创造。全国只有他一个人在画,乡傩创作已经是他的专利,别人要画要跟在他的后面了。

著名美术评论家原《美术》主编王仲说:“上世纪1983年陈一文在中央美院学习时我就认识了他,对他的创作我还是挺关注的。今天看了他的《乡傩系列》部分作品,给人面目一新之感,有突破,有创新,有新的审美追求,既很传统又很现代,这在人物画创作中开僻了一个新的领域,是一种新的审美样式。在江西这个地方出现这种作品难能可贵。希望一文先生能坚持下去。

江苏省美术馆原馆长朱葵说:“我是江西婺源人,那里也有傩舞的,这个民间文化在江西很普及的,但用绘画去表现它的目前只有陈一文。艺术表达是需要有思想有想法的。乡傩这种题材是个冷门学科,但经过艺术创作的升华至绘画形式,使之更具有学术性和艺术价值。使画面更具有当代性意义。

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燕凌说:“我从广州特意专程到南昌来拜读一文先生的乡傩系列作品,谢谢你的接待!陈老师的乡傩系列作品既民族又民间,既亲切又陌生,将民族的,乡土的,西方的东西完滿的结合起来,语言非常新颖,富有独创精神,我太喜欢你的作品了!我要向你学习!希望你能来广州办展览。”

(责任编辑:胡文娇)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