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生存危机,回溯文化源头,反思艺术创作
2025-03-07 15:32:26艺术家提供
一、人类生存危机
面对全球的疫情,少数人自知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了35亿年的生物面前,不是“万物之灵”,只是入侵者。而对地球来说,人类也只是一种破坏地球生态的病毒。地球若“打个喷嚏”或“发个烧”,通过海啸和火山来自愈,“人类文明”这历史一页就会像恐龙时代一样翻篇了。人到了必须深刻思考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时候了。新冠病毒给了人类一个暂停键,同时给了我们内观和修正的空隙。“敬天”,“真实地活着”,回到一种最原始的真实存在。
二、反思人类文明
人类,自希腊哲人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以来,到工业革命人类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核、生化的危机,人工智能将消灭原生物种,元宇宙讲替代我们的阳光和大地,这是人类快速“自我膨胀的自毁之路”。
美国“民主”灯塔的幻灭,价值标准再思考,世界权利中心分散。社会动荡撕裂的背后更深层的危机,是人类事物公共性的瓦解。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正在界碑前,去思考其背景和未来。回到人作为人,艺术作为艺术的最本源、最公共性的问题后,再思考艺术创作的其他问题。
三、艺术创作的几点思考
Face to face艺术项目从97年到今天,从画身边的杭州满觉陇村民开始,到新疆,西藏,甘肃的山的最深处画当地的村民,那是离大地和天最近的人。在十多年前开始在埃及和中亚文明起源的地方创作,之后持续在意大利米兰、威尼斯、博洛尼亚、西西里,德国波恩、哈根,法国,比利时,瑞士,蒙古,中东,南美,非州的十多个城市驻地创作。面对面画国家领导、美术馆馆长等名人,在威尼斯双年展、库里蒂巴双年展驻地项目,美术馆机构展览。24年来,千件作品,它其实是一个跨越时空的痕迹结晶。24年同一题材同一尺寸同一技法,正面面对面的肖像创作,相对日星月异的当代艺术,这个是修行式的工作。这已经不同于以前历史上的肖像画的意义,是世界观的表达,创作思想来源于上古的世界观和老庄思想。希望对这个快速发展的单行道上的当代艺术,来一个停顿,来一个回溯,来一个内观,脱离横向单项度思考,进入一个纵向维度超越。
首先,思考艺术的原始意义,在艺术史中寻找定位
1、回溯中国文化源头,回归世界共通的原初秩序。
艺术的起源与人类起源是同步的。有专家说,巫术是中国独特传统的核心根源。巫术礼仪活动中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是对自然界虔诚的直接表达。
艺(yì)的原初意义,先看看同音同源的几个字:
一:《说文解字》讲:“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医:“醫”,古作“ 毉”,“古者巫彭初作医”,医和巫一起,达成天地人和的纠偏的方法。
易:《易经》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大道之源。
艺:古作“埶”、“藝”,种植草木,是草木崇拜。草木植根大地,枝叶向阳向天,是天地的造物,天地间的链接,天地对悟的直接通道。“艺”我认为是艺术家天地观的感性直接的表达。纯粹表达时,天地人就链接就合一,表达纵升呈现。
我几乎所有创作源泉都来自于上古天地观和老庄思想,认为创作就是艺术家和天地相关照,与宇宙相晤谈。心灵独运,凝神忘我,生命流淌,宛若天作。以达完满的、自在的、内省的、再生的天地观,回归世界共通原初秩序。这就是“道”,是本源,是公共性。
2、不是现代艺术
艺术肖像是艺术家天地观的载体,就如同中国文人艺术家的山水和塞尚的苹果,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世界观感性的直接表达。肖像画作为“肖像画”已经没有意义。那么,为什么选择画肖像画?人脸是人的信息直接的载体,如脸书、人脸识别系统。肖像画是西方艺术史上谈论的大部分内容,也是自考学以来美术课堂的大部分课程。选择创作肖像,不是选择主题的思考,而它就存在,是老庄式的不选择的选择。
摒弃了现代艺术中构图、透视、结构、色彩的形式讨论美,指向达通天地的大美。我的肖像画,不是现代艺术中再现性或表现性的肖像画。从向外表达表现而向内后达“无我”的零度表现,“庖丁解牛”式的物我两忘。我不会主动和别的艺术家拉开,在主动拉开的过程中,就陷入了另一种对形式的追求。把美术史上所有的前者,那些被割裂的东西全部都打包在一起,成一个整体,整体地去看。它不会否定某一者,但在内核上可能和某者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梵高和德国表现主义不同画家,他们关注自己作为艺术家主体的感情的表达,是向外不是向内的;苏丁和弗洛伊德,这些画家都比较在乎对象的生动性和潜意识,是身心分离的不是合一的;刘小东,超高才情和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反而成了升华的阻力。
3、超越当代艺术
二十四年如一日(1997-2021年),跨越欧美亚非拉,修行式面对面各民族肖像写生创作,似乎不变的题材、尺寸、构图、技法,这在当下艺术界是个个案。
所画模特同时包含总统、馆长、难民等,意义在于消解每个生命个体执着,超越种族、移民、身份、等社会问题。十方一切众生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一切皆虚妄。二十四年如一日的、如参禅般的面对面的写生,其实就是对当今信息时代、对专利式快餐文化的一种发问。
二十四年,千件作品,是跨越时间空间的劳作痕迹的结晶。越过了当代艺术中的re-,post-,不是横向平面的日新月异的概念转换。用整体的自觉之力、无目的的意义,超越当代艺术局部的批判和解构,恢复其内在原动力。
信息极大过剩的时代,我们不需要几十年前猎奇式的创新。从互联网的虚拟,回到公共性的重建,面对面的肉身真实,有温度的感召,真实心灵的回归,追溯源头的反思,和纵向维度的超越。
4、对艺术史的整体反思,对所谓的“人性理性光辉”的反思。
艺术史的代代相传,中国魏晋到明清至今,一路下滑,不知有没有触底,这是“人法人”的结果。西方反思自古希腊、文艺复兴、印象派、当代艺术至今放大人性理性光辉的艺术。当“人法人”,人的自我放大时,艺术的所谓“表现力”提升,媒介更新,内容的丰富,但离艺术的源初越来越远了。
去伪存真,去伪“人为”,需回归孩童般的上古天真。人法地,地法人,天法道,道法自然。当艺术家主体“我”个体隐退时,如埃及、中世纪,一些不知艺术家名字的历史,塞尚晚期、贾克梅蒂、莫兰迪;西汉前,八大、弘一、黄宾虹晚期;这才是人类艺术最高峰的作品,才是通“道”的作品。
5、作品最终指向
通过肖像画,让模特自己和天地宇宙进行原初映照,反观自己,来归复人类理性秩序于天然生命的自由秩序,重获完满的、自在的、内省的、再生的精神。从画面回观自己,进入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深度思索,回到本真状态,获得一种新的原初动力。连接自下而上的天道法脉,是与天地宇宙晤谈的工具,也是内观修行的道场。整体宇宙和我们整个面孔整个身体生命个体,无漏无量的天人合一。自我反观的途径,是以有察觉力的纯粹体验归复人类理性秩序于混沌自由的秩序,是进入通天地的当下自在,是唤醒生命的终极圆满。
达到这个境界是没有方式和步骤的,但是它还是有几个前提。首先它需要把对象中外在的、附加的、已有的、主观的成见放下,对物不作分析的了解,要直接纯粹地从当下所感受到的事物里去找,使其成为自身的东西。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包括认识的欲望和主动表现的欲望。耳止于听,心止于符。以此为前提,才有可能打开个人生命中的障壁,与天地万物的生命融为一体。去找寻其屏蔽了,人作为人,最原初感知天地的能力,拒斥人类理性的干扰,挣脱认知的束缚。历史上艺术有通过喝酒、吸毒、性挣脱束缚。但更有通过“坐忘”,恢复觉知,来通达自由之境。用暂停或“退步”来反思单行快车道上的人造时代。
老庄思想起步的地方,不曾把艺术作为追求的对象。他的体认本无心于艺术,但不期然地又归于具体艺术中升华上去的。老庄的“道”,是创造宇宙的基本动力,但我出发点和归属点仍旧会落在特征各异的面孔之上。超越,“道”都是由具体的艺术活动升华上去的。有一切的超越精神,都是从能见、能闻、能触,一时一地、自用自成而来。这种超越是内向的、纵向的,在形式上不是显而易见的。画一个面孔就是通过个人特征的具体形象构建一个新的世界,这更体现多样性和整一性之间的共生关系,归同了异,无同无异。超越是棒喝,是一跃,是纵向提升,是高维思考。人对宗教最深刻的要求,在艺术中都得到了解决。它是一种整体直达事物内部的自足圆满,与宇宙相通感,通向无尽之境。
童雁汝南于2019年,后修改
(责任编辑:王丹)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