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很抱歉!您访问的艺术家暂时关闭了个人官网,正在闭关修炼中...
韦天瑜
韦天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他幸运的在上海万人考生之中成为了浙江美术学院78届第一批雕塑本科生。1982年毕业留校。若干年后恢复研究生教学成了文革后浙美第一批具备硕士学位的在职雕塑专业研究生。1991年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艺术系主任韦恩之邀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在美国十年后,应许江之邀回到母校雕塑系。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的一统天下,考虑如何建立从传统到当代的美术教育整个体系的生态链。他认识到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缺失,他筹创中国最早将当代艺术纳入学院四年本科教育体系内的整建制教学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并任系副主任。在任期内他陆续引进了杨劲松、管怀宾、邱志杰、高世强等。 2004年转任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院长。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讲,在美十年他错过了中国当代艺术如火如荼发展的最好时机。但不失时机的积极参与城市化建设的热潮之中。他主持了2002杭州西湖西线和南线的公共绿地整治的雕塑项目。在上海承办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之际,作为总设计人,主持策划《天行雕塑园》,获建设部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雕项目大奖。 2006年他伏案半年,撰写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沿江景观带雕塑项目,在全球二百多个创作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总策划人,从全球征集800件应征稿件,在2010年3月完成该项目。 2010年世博项目完成后,他仍热衷于当代艺术的创作和传播。 其实他早在80年代就非常注重作品的当代观念的表达,从思想、情感以及关注问题的角度上有着相当的连续性。著名评论家马钦忠曾经这样写道:“从福柯的观点看,韦天瑜的作品在叙述着生命的文化层面的断裂:文明与非文明的互斥与悖谬。从拉康的观点看,韦天瑜的作品又在思考着生命的“镜像”对生命的确证:我们找不出确证,找不出生存的本身的镜像,虽然韦天瑜试图读出关于生命的乌托邦的美学价值和生存论意义。但韦天瑜只有质疑。” 2012年出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主任。在学科建设上,和副主任王远一起,改变当时华师大仅有一个美术教育专业情况,向教育部正式申报成立绘画和雕塑专业,完成了美术专业的平面、立体、美术教育的最基本专业架构。在繁忙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缝隙,他策划展览、主持论坛,也创作了不少作品。2014年举办汇集上海最具代表性艺术家的“象界--2014上海当代艺术家联展”。2017年举办由中德主要代表性艺术家参展的“态度”中国-德国当代艺术家联展暨论坛。聘请策展人鲁虹,2015年举办全国主要美术学院如央美,国美,川美,广美,湖北美术学院等参展的“当代进行时——2015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论坛”。等等。还成功举办了联合国教科文属下的第五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 他在学科建设上,改变当时华师大仅有一个美术教育专业情况,向教育部正式申报成立绘画和雕塑专业,完成了美术专业的平面、立体、美术教育的最基本专业架构。明确提出现当代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办学方针,力推国际层面当代艺术教学和互访,举办一系列全国范围和上海地区的论坛和展览,在各高校当代美术教学中崭露头角,显示了教育理念的实验性、前瞻性。 2017.7.15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云艺+
    云艺+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