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个人信息

胡继灵

加关注
艺术家手机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性    别:

擅    长:油画

注册时间:2014-03-17

今日访问:116

总访问量:270257

个人简介

胡继灵,1972年生,先后毕业于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美术系,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学士学位。职业艺术家。多年来涉足艺术、宗教、哲学、诗歌,深研东西方文化内在的相融相悖的特点与方法,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方 ...详细

参展经历

热门展示|热门推介

胡继灵首页> 资讯>论佛相的变与不变

论佛相的变与不变

2015-12-27 10:47:57作者: 胡继灵

        【内容提要】  佛像自佛教产生以来,对其传播、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播佛教的教义,佛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相貌出现在各寺庙、道场及众生的心目中?我们今天寺庙里供奉的佛相是不是佛的最后形象?该不该有所改变,能不能改变,该怎样改变更符合佛教教义?本文通过历代佛像造像的实例来谈佛相改变的可行性,佛教本身传达的教义透过社会、时代来分析佛相的改变趋势及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用实际案列来说明佛相改变的可行性。

【关键词】佛相; 改变;美;善良;亲和力; 油画

【引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齐心向善,众人皆知。佛教之中,最爱美的应当属阿难尊者无疑,佛问他,“你为什么出家?”阿难尊者居然说,“你的相貌太美了,必是修行之果,所以我也要出家修行……”

       佛究竟有多美?《大般若经》 、《方广大庄严经》和《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都有解说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么究竟好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一下当今是庙里供奉的佛陀和西方三圣:

   

图片一:                                      图片二:

              (佛陀)                                      (西方三圣)

       在今天中国的寺庙里,西方三圣的相貌表情是一样的,无论佛陀、观音还是大势至,除了法器头饰发型有所区别,面部特征基本相似,不带任何表情,年龄特征也是五十多岁中年的摸样。如果说天庭饱满,地阔方圆是富态之相,当今中国寺庙里供奉的佛相都具备了这个特征,但如果从美学的角度说美到可以产生欢喜心达到跟随的程度,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特别是今天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这样相貌的佛像恐怕很难进入年轻人的审美观里,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许多年轻的信徒。那么佛相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吗?我们可不可以改变一下佛的相貌让他变得更漂亮美丽更具吸引力?这样做会不会不合佛法大逆不道?如果改变,佛相的改变趋势及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又在哪里 ?

  一、从历史角度看佛相的衍变

        追溯古印度最早佛像应该是公元2世纪左右,印度开始盛行雕刻艺术,人们就已经利用佛像艺术进行传教“在边境地区犍陀罗(Gandhara)首先出现了佛陀的浮雕像,以后佛教艺术就以他为样板。”(E·H·Gombrich,2008年,P.124)如:

图片三:(夜半逾城)

“乔达摩(佛陀)出家约公元2世纪 发现于巴基斯坦(古代的犍陀罗)黑色片岩,48×54cm,Indian Museum,Calcutta ”(E·H·Gombrich,2008年,P.124)

        这幅浮雕讲的是青年王子乔达摩(Gautama)夜半逾城,离开父母的王宫到荒野里去当隐士修行的故事,他正对自己心爱的战马建多迦说,亲爱的建多迦,今晚再驮我跑一夜,我要在你的帮助下成佛,救助众神和众生。只要建多迦一叫或蹄一响,就会惊醒城里人,于是,诸天王就在建多迦蹄子落下之处垫上自己的手掌,这样就不会有声音了。

       在这幅浮雕中佛陀的相貌有着明显古印度人的特征,但是我们依旧看出当时作为青年王子的佛陀要比其他诸天王年轻俊美,佛陀离家修行的时候,只有29岁,浮雕中,他是没有胡须的,而其他的诸天王长有胡须,以此区别年龄的差异。

图片四:佛陀头像

                                                        “公元4-5世纪 发现于阿富汗的哈达(古代的犍陀罗)

                                                           石灰岩,留有施色的痕迹,高29cm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London”

                                                         (E·H·Gombrich,2008年,P.126)

       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佛陀的相貌是在不断美化之中的,到了公元4-5世纪,在今天的阿富汗哈达(古代的犍陀罗)地区发现的佛陀头像,相貌已经不能简单以俊美来形容了,佛陀优美的面容足以唤起人们对温柔、沉静、美好、仁慈的各种愿望的想象,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神祗与英雄的形象,也是他们心目中救世主的样子。面对那时候的佛陀的和今天中国寺庙里供奉的佛陀的样子,我们不难判断出哪一个更有亲近感和吸引力。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在古中国,佛又是一种什么样子?佛的相貌是否是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相貌一种表情?

       我们同样以图说话,先看一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

图片五:北齐佛像

                                                              保利博物馆 北齐(公元550—557年)石灰石质

                                                              通高105cm 佛高87cm

这尊北齐佛像佛肉髻低平,螺发,头略大且微微下垂,双眼略涨,鼻梁高而挺拔,双唇闭合,面含微笑,神情欢喜,整个神态庄严平和,双手施无畏印和如愿印,跌足立于圆台之上,所着通肩袈裟,衣薄贴体,隐现躯干,周身不刻衣褶,仅于袖口和下摆处雕刻寥寥数道,表示袈裟的形态,表面保存有贴金,华美富丽。虽然是石雕,右手食指和中指有所残缺,依旧给人亲和感。

图片六:北魏佛像

保利博物馆 北魏(公元386—534年)石灰石质 通高82cm 佛高50cm背屏式造像,北魏时期陕西地区匠师雕刻作品。

这尊北魏时期背屏式造像正面为一佛二菩萨。佛像居中,高肉髻,面相浑圆,双眼细长,微睁,作下视状,嘴角上翘,笑成半月,感觉非常开心,让人看了,忍不住要与之亲近、靠拢,两侧菩萨的形体,要较佛小得多但也是面露微笑,慈眉善目的样子。

图片七:北齐贴金彩绘菩萨立像

保利博物馆 北齐(公元550—577年)石灰石质 通高122cm 佛高90.5cm北齐至隋时期

       这尊菩萨头戴饰有宝相花的三尖式宝冠,额上头发梳成四瓣,脸型丰腴适中,耳垂较长,眉弓宛如月,嘴角上扬,神态安然,柳叶波曲型的双目作半眯俯视状,仿佛正在沉思。

       直至隋时期,佛像的面容表情还是年龄都和我们今日寺庙的佛像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别,没有现今佛像脸型的地阔方圆,面目严肃、威严,这些佛像非常具有亲和力和人性,好像随时会从神龛上走下来给众教徒排忧解难,指点迷津的感觉,让人看了心生欢喜,忘却烦恼。

       但是到了唐朝武则天之后,佛教在中国有了一个辉煌发展时期,佛像也以武则天的相貌为基准,有了一个定型,并且一直保持至今,没有大的改变。

图片八:武则天画像                  图片九:思惟菩萨             图片十:当今佛像

                                            (唐公元618—907年)

       从这些佛相的衍变史来看,佛像的相貌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怎么变,如何变得更有利于佛教的发展问题。

 

二、当今佛相改变的必要性

        对于任何一个宗教、事物、思想、团体来说,都是在发展变化中求生存、进步和完善的,佛教也不列外。而这种改变又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今天我们走进一间寺庙,看到一尊佛像,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庄严?威慑?祥和?慈祥?放松?恭敬还是想亲近?我想更多的心理感受是佛菩萨高高在上的庄严、威慑,然后就抱着恭敬、、紧张、乞讨的心理在祈求,“佛菩萨保佑保佑我吧,让怎样怎样……,我给您叩头了……”

       这是佛义的初衷吗?佛家修行中的有一项是自在,如果你见了佛一点都不自在,心理距离是一个高高在上遥不可攀,一个卑微在地不敢仰视,没有一丝欢喜心,没有见了亲人和救世主的感觉,佛又怎能自在?

       我们再看唐以前的佛像,包括古印度的佛陀,从面容上有一种无法抗拒的亲和力,为什么我们今天供奉的佛像的脸上没有?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今天的佛相是以武则天为基准造像的,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要想统治一个男权社会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利用宗教来统治维护国家的政权和社会的稳定,就变得非常重要。武则天比任何一个皇帝更希望通过佛教来安邦定国,她以自己的相貌化身成佛的形象,希望借佛的力量巩固统治权,希望能用威严震慑住各级臣子和百姓,那么她需要一个高高在上威严受人敬畏的佛而不是与人亲近的佛。

       今天,早已不是一个帝王君主的时代,政府不需要利用佛像来统治政权,威慑民心。人们修行是为了从精神上、智慧上提升自己,让心灵在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中变得平和、安详、进而慈善为怀。佛相从根本上说,是心中一种美好愿望的表达,那么这时的佛相应是美好的,令人想往的,具有亲和力,让人们不自觉想去默默跟随的,而不是即便信佛,也觉得威严不敢去亲近。

        另外,武则天登基时,年已过60,为老人之相。而佛陀、观音等佛菩萨都是年轻时就已得道,信佛修行,相貌当属越修越好,越修越漂亮,应有年轻宛如青春少年般朝气蓬勃的美好的相貌,(这样才会有阿难尊者跟随修行一说),而今天的佛相无论从面相还是神态上都呈现中老年的样子,与佛教流传的典故也不相符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一个爱美的时代,特别是在知识大爆炸,富裕生活中成长起来的80、90、00后们,更是外貌协会的,感兴趣的首先的漂亮美丽,然后才会学习。他们对佛教流传的典故可能没有太多的耐心去深究与学习,也不会对与自己时代审美观不相符合的佛教的精髓深入研究与学习,大多数人信佛的理念就是菩萨保佑,真正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关键时刻求求佛菩萨保佑救苦救难什么的。那么长期下去,佛义里的智慧就会越来越少人知道,佛教的信徒也将会出现一个大的断代,非常不利于佛教的发展。

       踏入寺庙,首先进入的天王殿,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都在说着同一个道理,多看多听,与时俱进,方可精进,方可持国。佛教不是一成不变的,佛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怎样变得更好,怎样变得更加深入人心正解佛义才是根本。

 

三、实际案列中佛相改变的可行性

        今天的佛像规范化的面容根深蒂固已经深入人心一千多年,如果改变,会不会被人们接受?那么,如何改变才能既可达到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又符合传统佛教教义?如何改变才能既符合当今时代背景又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特色?

       我从2008年起开始研究佛相如何改变的问题,以下将通过这些年的实际案列来说明佛相改变的方向观点和可行性。

  1. 佛相改变必须符合佛教教义及流传背景

佛相究其根本都是表象,修佛重在内在的本质。所以,佛像的外貌可以改变,但是本质不可改变,必须合佛法。很久以来,人们一直用佛像、佛画来传经布道,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每一尊佛、菩萨都有固定的特征和法器,甚至装束都有特定的含义,这些都是不可随意改变的,更不可以张冠李戴。改变的只是复合这个时代的审美特征和人们心中对佛的诉求,希望自己能像佛一样修行,成为什么样境界的人或什么样的未来佛。

 

图片十一:西方接引图 (安徽姥桥念佛堂)     图片十二:西方接引图(江苏涟水念佛堂)

2010—2011年布面油画160cm×300cm           2009年 布面油画 136cm×300cm

      

图片十三:西方接引图                       图片十四:西方接引图(安徽含山念佛堂)

(江苏灌南西来庵)                         2008年 布面油画 126cm×206cm

2009年 布面油画

280cm×110cm

      《西方接引图》是我在2008年至2012年间画得比较多的佛画之一,描绘的是凡间修佛之人往生的时候,由接引佛率众菩萨吹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天喜地地接引去西方极乐世界的场景。这些佛画故事内容一样,佛菩萨一样,法器一样,都有特殊的规定,这些都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如果改变就不合佛法了。

      《白度母》是2013年画的佛像,在这幅画中,我消瘦了白度母的脸颊,减弱了过去强烈色彩对比,增加了柔和的美感,让她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但是手心脚心额头的眼睛是不能改变的,这是白度母的特征,是不可以更改的,改了就不合佛法了。

       同样在2013年画的《绿度母》,绿度母绿色的肌肤是不能更改的,头戴五小佛宝冠是不可以更改的,这一样是绿度母的特征。

       

 图片十五:白度母                                                 图片十六:绿度母

     2013年 布面油画 150cm×100cm                                2013年布面油画 150cm×100cm

2. 佛像改变以体现现代美学与传统审美习惯结合为原则

        现代美学包含很多时尚的字眼:抽象、多色彩、夸张、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感官刺激、形象美、朦胧美、视觉冲击复古美、变异美、扭曲美、工艺美、经典美、精致美、细腻美……佛像的变化不可能是突然的把一个有着中国多年传统的因素一下子变成很另类的形象。试想,如果今天把佛陀画成抽象的耶稣的样子或者画成很写实的圣母的样子或者画成嬉皮士的样子,任谁都无法接受。但是我们却可以把这些现代的美学理念糅合到传统里去,让佛像看起来既现代又传统。

        在佛画的改变中,我主张的是把西方的油画、国画的工笔和藏画的唐卡等技法相结合的方法,用油画材料做媒介表现出来。一方面是油画画在亚麻布上,相对国画的宣纸、绢、丝和唐卡旳棉布更具有长期保存是的优势,更有利于寺庙对佛像的传承。另一方面油画色彩丰富,富于变化,用于表现空间感和色彩感染力要比国画、唐卡有利得多。唐卡虽然色彩也很丰富,但是制作和绘制更拘于界画,复杂而小众。

        例如在西方接引图中,佛菩萨众多,场面宏大,背景和局部人物、衣服等处理上我选择了油画的方法表现空间纵深感;在佛菩萨的形象描绘上,我又选用唐卡和工笔的方式或平涂或线描。中国过去的佛画都是以国画、唐卡、壁画等形式出现,在绘制风格中,更多趋于国画的感觉,虽然整个画面平、色彩过渡不丰富,但是线条的运用独具特色,这也是油画中所缺少的,所以综合运用,既不失中国独特的美学传统又发挥了了油画的优势。

                图片十七:西方接引图局部(江苏洪泽大吉祥寺)

                2011—2012年 布面油画 330cm×590cm

       在佛相造型中,我改变了了唐以后佛相中两腮下垂的中老年脸型,让佛相看得年轻,有生命的朝气,符合现代审美习惯,但是细而长的眼睛很有中国特色,尽显温柔含蓄内敛的味道,所以这些特征全部保留下来。

         

         图片十八:西方接引图局部                          图片十九:静心观音

                                                                           2011年 布面油画 180cm×120cm

   3.佛像改变以传播当代社会背景的教义为根本

       之所以有佛像,是佛教徒们用佛像无声的画面、表情去弘扬佛法,这就涉及到我们修佛是为了什么?该去引导什么样的佛法才是符合当今社会背景的?很多人去庙里烧香拜观音,都怀有企图心求佛菩萨保佑救苦救难,却不知道真正的拜佛观音是希望自己像佛观音一样慈悲为怀,而不是祈求佛观音救度自己什么,救度自己的不是佛,真自己修行得道的内心。

        那么,今天早已不是君主帝王制,我们不需要畏惧,不需要威慑,我们修佛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烦恼得到释放,心性更加善良,品行更加端庄……那么,佛像传达的应该是一种温柔、包容、美好、心生欢喜的亲和力。

     

                                     图片二十、二十一:2015年白度母在北京水立方展出现场         

       这样,人们才会感叹佛的美好,了解佛,接近佛,靠近佛,学习佛,用佛的言行举止来影响自己最后达到修成佛的正果。

 

              图片二十二:《西方接引图》江苏洪泽大吉祥寺安装现场

      【结语】 自佛教传入中国,从初起到发展,成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每一次都在历史重要的转折点时发生巨大的发展,对人们起着深厚的影响。心有百善,面有婉容,在今天这个科技、思想、政治都不同于往日的时期,我们期待佛相有所改变,更符合这个时代。 

 

【参考文献】

     《 艺术的故事(第16版)》 作者:(英)E·H·Gombrich出版公司 英国费顿出版社授权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2008-04-01第1次印刷2012年10月第5次印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胡继灵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