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戴鹰 二维码图标

加关注

性  别:

擅  长:国画

流  派:原创,从传统出发,链接当下的当代水墨

任职机构:戴鹰工作室

头  衔: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省分会会员,职业艺术家

艺术家年表更多

获奖记录更多

艺术家风采更多

戴鹰首页> 资讯>书写视觉大气象

书写视觉大气象

2017-02-16 13:25:57来源: 《山外山:戴鹰山水水墨》作者: 张颖川

 

TO BRUSH A GRAND VISUAL PROSPECT: Reading Ying DAI’s Ink and Wash Paintings

书写视觉大气象

-- 读戴鹰的水墨画

Yingchuan ZHANG

张颖川

【Abstract】What Ying DAI’s works impressed me most was the momentum of the entire composition and a grand visual prospect throughout. Such overall “Grand Prospect” comes from original images instead of some fond and delightful expression of brush strokes from a study. All the hillstones, streams, and tree branches he depicted had originated from the intuitive survey of the nature on the locale. Through ink and wash, he shades into succinct yet condensed profile, with emphasis on a “closer view of the texture”. Resembling the variation of fog and water and colour, his ink, light yet moist and calm, richly and rhythmically coveys familiar and grounding reflection and lingering charm, blending one’s feelings with the local setting. The variegated archaistic marks on his ink bamboos apparently result from great deliberation. But these crafted textural forms do not reduce in the least the vitality in the bamboos that have flown from his mind in the manner that “his heart follows his brush whatever he paints”.

【摘要】戴鹰的画作给我深刻印象的是水墨的整体构成气势,视觉大气象。这样的整体“大气势”不是书斋笔趣表现而是原创图像,他所描绘的山石、水流、树枝大都从自然景物现场直觉审视中来,以水墨晕染出简洁概括的造型,着力于“近观其质”,墨色浅淡轻润沉稳,像雾水光色般的变化,丰富有致地传达出亲近的情景交融似的在地感想韵味。墨竹画面上斑驳陆离的仿古痕迹显然是刻意追求的,而这些制作的肌理形式丝毫没有丢失其随心所欲胸中成竹“心随笔运,取象不惑”的生气活力。

 

关于戴鹰的水墨画,我是经效融介绍最近到他的工作室拜访时才观看到的,除了曾经参加廊桥艺术中心举办的一个专题展览之外,近几年来戴鹰的画作从未被邀请参与过成都美术界的任何展览活动。在这位长期居住成都,自觉甘于寂寞的画家工作室里,我没有看到一般国画家工作室所必备的漂亮的大型作画案几和一大把精致的品牌毛笔。他以墙体为画桌,大幅纸张铺陈覆盖室内三面墙,使用各类粗大的毛刷、斗笔站立着作画,因为墙面高于3米,还不时搭架梯子攀高刷笔。所用纸张都是由一家手工作坊专门定制的,一种比较厚实、粗糙有韧性的,陈放几年后的加麻熟宣纸。戴鹰告诉我他喜欢陈墨、陈纸,以为这样生发出来的笔墨不易躁动,画面有沉着质地。自己常常站立几个小时,一口气不停地用大排笔在墙面上下来回行笔,以求贯气畅神。可能与这样的作画方式和作画工具有关,戴鹰的画作给我深刻印象的是水墨的整体气势,水墨的视觉气象。我喜欢其中一批有写生意味的山水画和墨竹,所描绘的山石、水流、树枝大都从自然景物现场直觉审视中来,造型简洁概括,水墨晕染“近观其质”,墨色在浅淡轻润沉稳中追求雾水光色般的变化,虚实相间丰富有致地传达出情景交融的在地现场亲近韵味。墨竹画面上斑驳陆离的仿古痕迹显然是刻意追求的,而这些制作的肌理形式丝毫没有丢失其胸有成竹“心随笔运,取象不惑”的生气活力。

“夫画道,水墨最为上”,(唐·王国维)“作画第一论笔墨”(清·王学浩),这个一千多年来传统文人绘画的创作基本原则,至今仍然深刻影响我们现代“中国画”、“水墨画”创作,作为评品和发展延续本土绘画艺术传统的上乘标准。上世纪初,一大批有志于革新旧社会的文化知识分子把西方绘画画理作为科学进步的文明标识引进到学校新美术启蒙教育活动中,由此一百多年来,中国传统绘画在国内现代美术各种新文化革新思潮的冲击挑战中不断推陈出新。期间“论笔墨”,关于文人“笔墨”的延续性承继和创新从来都是主流画坛的重要论题,长期被我们美术理论界评论家史论家们侃侃而谈争论不休。所谓“中国画”、现代“水墨艺术”历史,记录叙述的都是 “笔墨当随时代”的“笔墨”演变形态。时下,有关艺术史、艺术评论的写作更加关注聚焦画家群体与个体的实践行为方法,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个性化语言形态。即深入认知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个性的画家,具体如何采取不同形式表现自我个性笔墨语言的可能性。艺术家在自己所身处的现实生活自然环境中发自于个人内心抒怀畅意,根据创作需要,如何随自我性情使转变化笔墨,进而生发时代精神。笔者在戴鹰工作室看画,阅读他的水墨艺术,与作者对话交流,所谈论的都为他个人怎样用笔用墨,和为什么要如此用笔用墨。清代苦瓜和尚石涛所倡导的“法自我立”“我用我法”的精神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早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艺术家们自由创作的自觉习惯行为,也成为讨论当下水墨画家创作的出发点。

重要的当然不是戴鹰使用的工具材料和站立墙面的作画姿势,不是个人创作材质工具的选择,而是选择这样的媒介材料方法的使用目的以及文化态度。作为一位水墨画家,戴鹰有和许多画家一样的学习经历,如高等艺术院校常规的学院教育,同时在成都拜谒前辈国画家跟师学徒,曾经大量临摹了历代古画名作,也游走各大名川胜地等。回顾往事,他感慨在大学时代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不是国画专业的著名教授,而是一位教设计构成课的外籍教师。至于临摹的体会,喜欢宋画,也推崇徐渭。在现代画家中,临摹功夫下得最多的是傅抱石的画。其中感受深刻的为于散锋乱笔的“抱石皴”随意纵横笔致放逸中间的沉稳构成,在那一大片一大片富于现代气韵的水墨中用笔点染的关系。绘画的现代表现构成会不会是作者借鉴西画风格的重要因素呢?在和他讨论过程中,戴鹰非常认真地叙述个人的创作怎样讲究大势,构成关系在他看来就是畅神尚韵的运笔“线条”韵律节奏。自己作画从不拘于勾、皴、擦、点、染具体章法,也不太讲究工具,但十分重视一派气场,细节随势即兴而成,服从于画面的整体。而这样的整体“大气势”不是室内书斋笔趣表现而是室外自然原创现场,来自于自己亲近熟悉的自然物象,比如居家附近的池塘荷花、竹林,本土四川山水的雾色光景等,来自于在大自然中用自己眼睛看到的,并进一步融进内心所感动的印象,不分别于山水画与风景画的观念差异,却要区别于传统绘画史中所谓“溪山清远”雄浑图像的构图程式。戴鹰自信地如是说:“笔墨当随时代,就是用笔墨画当下个人主体感受”“笔墨服从于主体当下,笔墨就不可能等于零。这才是当年吴冠中关于‘笔墨等于零’的真精神”。“我认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应该画他最熟悉的地方”,“我们在看大自然山水时,有我们自己的现场感受,为什么不画自己眼睛看到的感受,非要用老师教的勾皴擦点染章法,为什么没有自己的表现语汇”。“比如我画的竹子是我所感受到的竹子,过去没有这样的画法…”。其实戴鹰眼睛观看的熟悉的地点和景物很多,包括华丽炫目的太古里、仁和春天商业城,也包括自己喜爱收藏的各种烟斗。

戴鹰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潜心水墨艺术创作已经多年,他的水墨画擅长把时尚的审美情趣与传统绘画表现精神,西方学院教育的技术训练与本土传统师承临摹学习方式相互渗透融合,在持守传统基础上注重兼收并蓄时尚新思维的视觉张力。关于笔墨当随时代精神的新书写新水墨艺术创作探索,在国内似乎已经为老生常谈没有太多新锐敏感度的文化话题,但始终存在着有些封闭没有充分打开的实践行为问题。追究其深层次原因,却十分简单明白:笔墨当随时代的话题就是一个笔墨形式与自我内在情怀精神如何发生关系的话题。艺术家是否能够敞开个体内心的本真体验,去真实地感受现实场景,那些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是崭新的勃勃生气的自然物象。戴鹰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在于他从工具材料到画面表现所进行的严谨刻苦的实践,在于他执守笔墨浸润主体内心的原创气质,由主观性情使转的传统精神,追求诚挚感悟认知当下生发富于生活生命存在的鲜活韵律。他把自我于情景交融过程中瞬间心底自由涌动而成的片断印象轻松自如地生化浑然为自然整体,以景观概括大势氛围形式平实图像,用“墨分五彩”的水墨渲淡出单纯沉着的灰色调细腻韵味,在直观视觉图像中酣畅淋漓地书写单纯生动的气韵气势,由此,戴鹰开始形成了自己个性特色的笔墨语言风格。

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语境下的多元文化交流热潮,国内日益聚焦本土民族现代文化重构,水墨画创作也更多地以现代艺术新视觉的观察被重新再认识再发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文化及其书写精神也可能成为一个不断开放不断建设的表现系统。当社会的生态变化不再以二元对立线性发展式的破旧立新革命运动向前推进时,当公共社会公共领域里各种各样的个人个性化公共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热闹时,艺术家们渴求自由自在独立开放的个性化空间,渴求独立开放地运用于个性化创作的观念及其多媒介材料和方法的愿望更加强烈,随之而产生的个人个性的张力与大自然生态、现场景观、自然物质材料的关系,个人个体自由创作行为与公共社会的普世价值公共艺术标准关系的认知和建设也更加重要。在中国艺术界,未完成的文化现代性追求与未完成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一样,任重而道远。承载着传统儒道中庸精神的笔墨书写气韵作为本土文化基因,在众多艺术家工作室里,正在以当下艺术个性化视觉体验方式和多媒体方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以及风格。正如大自然中每一片叶子都是不一样的那样,所谓自然生命本性、本体、本质精神都可能在自然现实生活环境的每一个人具体的不同的现场感悟语境形态呈现出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气韵生动”,而“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 ·十三章)“天人合一”境界中人的自由的主体认识以向大自然敞开的姿态获得深入地反省。在这个国内现代性文化艺术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其探讨研究的文化课题中,戴鹰的水墨画创作无疑成为其中一个有活力有价值意义的个案案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戴鹰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