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性 别:女
出生年份:1989年
籍 贯:广东省
擅 长:国画
流 派:“苦学派”
师 承:刘表洪先生,桂兆海先生
任职机构: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边城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
头 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注册时间:2018-12-17
今日访问:0
总访问量:28369
张滢,又名张迟舟,1989年生于广东阳江,现居东莞。师从刘表洪、毛保增、桂兆海。广东省美协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作品曾入选“二十四节气”柯城全国农民画作品展、纪念叶浅予诞辰110周年“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等,并于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国风盛典——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得入会资格。
张滢是一个聪明而富有艺术感觉的画家。她思维活跃,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在我的画室学习一段时间后,她领悟到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背景下,绘画创作都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这是产生精品力作的根本途径,只有基于现实生活、展开虚构想象才是有意义的创作。她明白,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的情况下,绘画创作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新的时代、新的感受、新的实践成就新的技法。能感受到这些,说明她对艺术有着很强的认知力和敏感度。为了发现生活素材,她不辞劳苦,曾连续多日手捧相机到街上拍照,最后捕捉到共享单车这一创作题材。
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作为“奢侈品”进入千家万户。那时候,自行车完全是私人物品,除了代步还是身份的标志。后来,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出行方式的改变,自行车也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近几年,共享单车唤起了人们对便捷、环保、时尚出行的热情,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因为共享单车记录了当下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所以被戏称为“新四大发明”之一。
决定创作“共享单车”系列作品之后,张滢又花了半个月去拍照片,搜集资料,思考创作上的一些问题。在精心准备下,有些创作构想被她否定,确定好的想法也在不断调整、修改。她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激情来完成自己的构思。在创作过程中,她会根据一块颜色或者一个形体,通过联想的方式来塑造出另一块色彩或一个更有意思的形体,从而竭尽全力地充实、丰富画面。在她看来,创作一幅作品,其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她认为,创作过程是强调感受的,没有真情实感的画面打动不了观者。其实对于所有领域的创作者来说,只要在作品中倾注自己的情感,用心来呈现自己的想法,作品就能打动他人。
张滢“共享单车”系列作品中的《携手节能 低碳环保》(见下图)入选了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此作以“低碳出行”为创作主题。画家希望通过这一主题来倡导人们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保护自己的家园环境。她想通过画面的感染力来使人们关注生活,让自己的作品更有存在价值。
在《携手节能 低碳环保》中,张滢用工笔重彩的技法、具有装饰风格的造型方式,再现了公交车站旁边的场景。她用大量停放的共享单车和单车旁边的公交站牌来突出“低碳出行”的主题。共享单车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面积,从而成为作品的主要表现内容,让人联想到用自行车代替汽车的环保出行方式。整幅作品构思巧妙、主题突出,有着较高审美价值的同时,也突显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关注。
艺术创作有着抒发情感、反映现实的作用。而在绘画作品中,画家可以通过形象的描绘和色彩的运用,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以及所希望传达的思想。我相信在未来,张滢会继续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不断进行探索,让自己的作品更具思想和情感,更有社会感染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下一篇:张滢(迟舟)印象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