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个人信息

翁真如

加关注
艺术家手机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开通服务:雅昌博主

性    别:

出生年份:1946年

籍    贯:广东省

擅    长:国画

毕业院校:西安美术学院

学    历:其他

注册时间:2014-07-15

今日访问:161

总访问量:169770

个人简介

翁真如,1946年生于广东梅州。教授,澳洲太平绅士,澳洲美术家协会主席,澳洲书法家协会主席,香港岭南画派赵少昂教授入室弟子,七十年代移居澳大利亚。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河 ...详细

参展经历

出版经历

合作机构

热门展示|热门推介

翁真如首页> 资讯>岭南画派/翁真如: 谈中国绘画艺术发展

岭南画派/翁真如: 谈中国绘画艺术发展

2023-07-17 16:13:41

       (一)石上岩画 彩陶绘艺

        中国位于世界的东方,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五六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经过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显著标志是使用打磨过的石器,开始了定居生活,出现了原始的农耕和畜牧业,这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使用泥土烧制陶器,有了对美的追求,会制作简单的工艺品,掌握了简单的绘画技艺,这种描绘在陶器上、木板上、岩石上的图画开启了中国画的起源。
       由于地理、气候、生态、人种各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国与西方世界相对隔绝。东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象两条平行的铁轨一样向前发展,没有交汇,彼此陌生。中国绘画也是这样,在没有外来影响的情况下独自前行,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东方艺术。大约在6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原始氏族部落,相对固定的生活为制作生活器皿提供了条件,聪明的原始人发明了用粘土烧造陶器,为了使这些素面的陶器更加美观好看,他们又在陶器的表描绘出各种图画,由此开启了中国画的起源。这些图画因不同的地区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件,大汶口文化等,在长江流域有大溪文化,良渚文化,青莲岗文化等等,在这些大的文化分布圈中,又可分出若干小的文化,类型多达几十种。在很多原始文化遗址中,几乎都出土过彩绘的陶器。这些精美的彩陶展示了原始初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事物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寄托了心中的梦想。他们用稚拙的双手开始了对世界的描绘与赞颂,在艺术的实践中掌握了如何使用毛笔、颜料,如何构图,如何涂彩。从世界美术发展史考察,不同的艺术体系往往决定于它最早的创造者,令人惊叹的是,中国原始初民发明的用毛笔写字作画的方法竟延续了6千多年而没有改变。我们从出土的彩陶绘画作品上,可以清楚地看出,画面上的线条粗细不一,两头尖细,中间粗壮,传达出起笔、落笔、收笔的运行过程,似乎也能感受到绘画者运笔时的脉搏跳动。考古发掘证明,中国最早的毛笔是用成束的兽毛或者羽毛做成的,用木条或竹子做笔杆,然后蘸着颜料进行描绘。幸运的是,在陕西省临潼姜寨一处新石器遗址中竟发现了一套绘画工具,有石砚、砚盖、磨棒(磨制颜料的工具)以及黑色的颜料,这些物品是最早的绘画的工具,只可惜没有发现毛笔,因为毛笔易朽,早已化为泥土了,那些彩陶上的颜料取自天然的矿物和带颜色的泥土,颜色有红、白、黑、黄等等。在绘画时,原始人将矿物磨成粉未调成色浆,然后图画,由于天然的矿物质不易氧化变色,保存至今,仍鲜艳如初。
图1-1,2,3
       由于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又受到地理、人文、风俗、信仰的影响,原始绘画呈现出不同的地域风貌。如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彩陶多以动物、人物、植物为绘画题材,而山东、苏北一带则流行草叶纹,植物纹,几何图形,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盛行草叶纹,几何纹饰。描绘在陶器上的图画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空间,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天上飞的鸟儿,水中游的鱼儿,田野中盛开的花儿,美丽的姑娘,健壮的小伙,都是他们描绘的对象。西安半坡村出土的一件彩陶盆上绘有二个人面和二条鱼儿,盆的口沿涂有水波纹。表现了人与鱼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些图案概括夸张,线条简易,游鱼张开的大嘴,圆睁的眼睛,摇摆的身子,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图1-1,图1-2 )。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还发现绘有青蛙的彩陶器,小青蛙在跳跃,身上的小圆点表示青蛙背上鼓起的气囊。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则以几何形纹饰为母题,常出现的有方格纹、水波纹、锯齿纹、旋纹等等。然而最为珍贵的是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一件彩陶盆,这是一件了不起作品。盆的内壁画了一组群舞图,舞蹈者共有15人,5人一组,每组的中间由竖条纹相隔,分成三组。舞者侧身手拉着手,步调一致,行动整齐,头上飘着长发,腰下系着象尾巴一样的兽眉,两腿叉开,身体略微前倾,甩动的发辫和兽尾以及叉开的双腿增强了舞者的动感,脚下的四条横线则表示大地。可以想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群活波可爱的姑娘手拉着手在小河边欢快地歌唱跳舞。在这件作品中,作者把舞蹈中最美妙的瞬间定格在了陶器上,用最简练的画笔描绘了舞者稍纵即逝的瞬间,让人联想到俄罗斯《天鹅湖》中4个可爱的小天鹅组舞(图 1-3),表明在六千多年前,人们可以运用手中的笔去描绘复杂的图象了,已经能够通过图像的形式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了。
图 1-4,5
       另一件珍贵的彩陶作品是在河南临汝县阎村遗址出土的红陶缸,陶缸的外壁绘有一只鹳鸟衔鱼,旁边还画有一只带柄的石斧。鹳鸟全身为白色,黑线画出圆圆的眼睛,细致而又夸张,生动而又传神(图 1-4)。无独有偶,1995年,在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还出土了二件精美的人物彩陶盆(图1-5)。一件是两人抬物彩陶盆,盆口径24.2厘米,高11.3厘米,两人相对而立,中间是一个大圆球物,这是表现两人合作劳动的场面。人物形象简单,如同人体的投影。另一件是组舞彩陶盆,口径22.8厘米,高12厘米,黑彩描绘,盆的内壁绘有二组24位姑娘在跳舞,姑娘们身材祈长,双腿并立,手臂相连,头微昂,身穿圆球形的裙子,没有发辫和装饰性的尾巴,表明她们是正面而立。整幅画面简洁明快,人物刻画生动传神,特别是鼓起的裙摆,似动欲止的双足,整齐划一的动作让人感到整个画面都在流动中,似乎能够听到舞蹈者的呼吸,这真是一件上帝的杰作(图1-6)。在甘肃省、青海省的一些地区,还有一种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它的显著特色是以复杂的几何纹,弦纹、水波纹,同心圆、半圆、网状纹,方格纹组成的图案,马家窑彩陶通常是绘满器物的全身,从口沿一直画到底部,显得异常丰满。
图1-6,7,8
       而在山东省、江苏省北部的大汶口文化彩陶,则很流行草叶纹、星纹、网纹、几何纹,是模拟树叶的形状组成的图案。有的形似树叶,有的形似豆荚,这些彩陶是用红、黑、白颜料绘成的。江苏省邳县大墩子出土的“八角星纹彩陶盆”是一件典型的器皿,高18厘米,口径33厘米,口沿用褐色绘出六组相对的弧边三角纹和红黑彩相间的竖条纹,腹部用白彩绘七个八角星,中间留有方孔,边缘用墨色勾勒(图 1-7)。另外一件是连栅纹镂孔器座,高有24厘米,器表满饰彩绘,上下以连栅纹为主体,中间部分同半圆纹和圆形镂孔相组合(图 1-8)。这二件彩陶是大汶口文化彩陶的代表作品,图案简洁明快,颜色鲜艳,极富装饰效果。特别是纹饰与镂孔的相互组合,表明绘画和雕刻已经结合在一起了。镂孔的器物借助图画变得漂亮,彩陶因有了镂孔而更加生动。
图1-9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还表现在对玉石的雕刻上。玉是一种美丽的石头,中国人把色彩鲜艳,晶莹剔透,温润如脂,光洁细腻的石头称为玉,赋予它们神秘的色彩。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山顶洞人就有了用玉石做成的装饰品,到了新石器时代,佩戴玉石和用玉石陪葬形成普遍的风俗,分布也十分广泛。在原始人看来,玉是一种神灵之物,可以通天理地,消灾避邪,给人们带来幸福安康。他们把玉石雕刻成各种形状的物品,用来祭祀天地,供奉祖先或者佩戴,拥有玉器的主人如果死去,还要把它作为陪葬品随墓主人一起去往天国。早期的玉器都是素面的,为了使玉器更加漂亮,才在上面加刻了许多 图案,这些图案都是先画在玉器的表面,然后雕琢上去的。玉石的硬度很高,究竟用什么工具刻出如此细致的花纹到现在还是个迷。玉器上的雕刻画表现了雕刻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互结合,它也是早期绘画形式之一。中国早期的玉器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辽宁的红山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浙江的良诸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都有大批的玉器出土。原始玉器的图案有动物纹、植物纹等。最具代表性的玉器是玉琮,它的形状是外方内圆的柱状形体,内里呈圆筒状,外侧呈方柱形(图1-9),它的外表通常用半浮雕的方法刻出人的双眼,鼻子、嘴,又用细线刻出五官的细节。这些玉琮显然不是佩戴而是用于祭祀天地神灵的祭器。“双鸟朝阳牙雕”中间是一个光茫四射的太阳,太阳的两侧是两只展翅的飞鸟,这是最早的“双凤朝阳”图,也是最早的牙雕作品(图1-10)。
图1-10,11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文字,它的出现一开始就与图画相连系,是一种图画式的象形文字。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的童年在传达意念,记载事件,表述情感上都是用的象形文字,这是因为在人类的童年,人们相互之间在表述一种意思时最好的方法是画一个图像,别人就好理解了。如古埃及文是刻在泥板木板上的楔形文 字,早期两河流域的文字也都是象形文字。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上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国被传承下来,一直使用到现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象形文字后来都衍生为字母和拼音文字了。当抽象的思维和众多要表达的东西超出了象形文字所能承载的范围,中国人又发明了许多造字的方法,如形声字、会意字等等。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刻有“日”、“月”、“山”的图画文字,还有把“山”和“日”合在一起的图画文字(图1-11),这些刻绘的符号即是图画,也是文字。当图画被改造为固定的文字时,它与绘画就开始分离了,文字专门用于记事,传播思想,而图画则用于审美与教化。书画同源指得就是书写文字和绘画源于同一个时期,同一种方法,使用的是同一种工具。书画同源一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实践证明,优秀的画家他的书法一定是很好的,因为他们通晓书画中的奥妙,无论画家和书家都必须能够熟练地运用毛笔。中国的毛笔由笔肚、笔尖组成,具有柔软、吸水的功能,运笔时可粗、可细、可深、可浅,用笔尖可以画出细线,用笔肚可以画出粗线,用力则浓厚,抬笔则轻浅。中国人发明的毛笔为中国书画艺术提供了神奇的工具,直到今天,毛笔仍在广泛被使用。
图1-12
       与彩陶和象形文字出现的同时,还有另一种绘画形式广泛分布在中国大陆上,那就是岩画。岩画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每个地区每个民族似乎都经历过岩画的时代。岩画是一种在岩石上磨刻或者用颜色描绘的图画,有的刻在裸露的山崖上,也有的刻在山洞里,内容涉及动物、放牧、祭祀、狩猎、生殖、舞蹈等等。在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一些地区都发现过岩画。比较著名的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内保留的岩画,上面画有牛、马等的图案,所用的颜料是带有颜色的自然矿物质(图1-12)。这处岩画最早发现于1879年的夏天,西班牙考古学家SAUTUOAL带着他4岁的女儿来到阿尔塔米拉洞穴游玩时。女孩子指着岩石上的图画问爸爸是什么时,父亲职业性地感觉这是远古人类留下的绘画作品,后来,经过考证,认为这是一处约2万年前远古人绘制的岩画,是世界上年代最早、艺术价值最高的艺术品,它的发现开始了世界性的岩画调查与研究,经过100多年的探索发现,在世界五大洲近百个国家140多个地区都发现有岩画。
       在7千多年前,地球上的人类完全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他们没有文化艺术的交流,为什么都同样在岩石上绘画,而且其风格、内容如此类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呢?这可能与早期文明起源有关,即文明愈早,相同的东西就愈多,反之差距就愈大,就象早期的文字一样,开始都是象形文字,后来才发生了分化。绘画也是如此,无论生活在哪个地方的人类,在开始绘画时,只能使用自然提供的简单工具从事创作,他们的思维模式都是相同的,都在直接表现身边发生的狩猎、战争、生殖、崇拜等等。
       中国的岩画多分布在边远的群山之中,自从1915年岭南大学黄仲琴教授在福建华安仙字潭首次发现岩画后,到现在已有21个省166个市县发现了岩画,如宁夏的贺兰山,新疆的阿尔泰山,花内蒙古的阴山,云南的沦源地区等等。这些岩画的年代相当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或者更晚一些,刻画的民族尚处于游牧时期,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不知道耕种,食物的来源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因此,所表现的内容大都是狩猎的场面,刻画的动物也都是马牛羊鹿和飞鸟,但同时也有一些人物图画。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保存最丰富最完整的山脉,对研究岩画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研究中国绘画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贺兰山位于中国的北部,南北长200多公里,东西宽15-60公里,海拔2500米,是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上的最高峰。贺兰山岩画发现于上世纪的60年代,是由非专业的人士发现并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经过30多年大范围的调查,现已发现岩画个体1万余处,组合画面3000余处,自1991年以来,在银川市召开了三次国际岩画研讨会。贺兰山岩画被称为“人类原始艺术之门”和“人类童年生活记忆”、“史前人类艺术的长廊”。贺兰山岩画内容十分广泛,有人物、动物、天体、符号、祭祀、射猎、交媾、放牧、巫术等等。在北山大麦地,岩画的密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就有180处之多。贺兰山岩画的代表作《太阳神》凿刻在一块裸露的岩石上,呈人面状,双眼重环,有睫毛,口鼻俱全,头部有放射状的光芒,面朝着东方。这是一个人面形的太阳,一个神人,反映出远古先民对太阳的崇拜(图1-13)。《交媾图》则十分夸张地刻划了男女做爱的动作,表现了生殖崇拜和种族繁衍的观念。围猎的场景则更生动,有张弓射箭的猎手,有奔跑的虎、羊、鹿等动物。贺兰山岩画除磨刻外,还有用彩绘的岩画。颜色血红鲜艳,描绘的动物有山羊、马、骑马格斗的人物等等。彩绘岩画的发现丰富了贺兰山岩画的内容,增添了岩画的品种。
图1-13
       阿勒泰山岩画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南麓。岩画分布十分广阔,绵延约1千公里。这里的岩画大都是磨刻在岩石上的,与贺兰山岩画有相同之处,内容最多的是动物图像和狩猎场面,达到岩画总量的90%以上,其中羊的数量很多,包括北山羊,岩羊、盘羊,另外还有马、骆驼、鹿、狗、狼、牛、狐狸、野驴、鸟等等。这些岩画反映出人们对动物的崇拜,同时也反应出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生殖崇拜是阿尔泰山岩画中的一个主题。因为生殖是人的本能,它使人类得以延续,得以进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在欧洲,有许多国家就曾发现过的裸体妇女雕像和岩画,在中国,也同样发现过用陶土、玉石做成的“陶祖”,“石祖”(男性生殖器官)。红山文化中出土的女性雕像,她的显著特点就是夸张的丰乳肥臀,表现了对女性生殖的崇拜。阿尔泰山生殖图刻画了男女裸露的身体,有男根女阴,两性交媾等等。在一个山洞里发现过彩绘的岩画,上面画有7个椭圆形的女阴。有些磨刻的岩画上还表现了男性生殖器的勃起。新疆天山地区的岩画,生殖崇拜更为强烈,在一块长14米,高9米的岩石上,刻画有二三百个裸露的男女在交媾,真可谓最古老的“群交图”了。
       云南省沦源地区的岩画是用矿物质褐彩画上去的。其中一幅《舞蹈狩猎格斗图》最为精彩。这幅岩画高3.6米,宽2米,画有几十个人物和动物,上层画有一群武士,手执兵器,手握盾牌,有得做骑跨状,有得作奔跑状,他们在进行格斗;中层画有猎人手执弓箭猎杀奔牛,野兽;下层是激烈的格斗场面,人物众多,战斗激烈,有的手执弓箭射向敌人,有的挥舞长矛与对方较量,更有意思的是有几个人体横躺在地上,这是表示已经被打死的战士。画面上所有的人物形体都呈倒三角形(图1-14)。
图1-14
       无论是贺兰山岩画,阿尔泰山岩画或者云南沦源地区的岩画(图1-15),其绘画手法、艺术风格都与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图”,仰韵文化彩陶“人面图”“游鱼图”有相似之处。这说明人类的童年都是相同的,他们在思维模式,对外界的认识上都是相通的,因而在绘画艺术的表现上也是相同的。
图1-15
       彩陶与岩画开启了中国绘画的起源,它如同儿童画,显得非常稚拙,从简单的笔划开始一步步走向成熟,在题材方面,由植物发展到动物,由单体物象发展为多种物象的组合,在绘画构思上,由直觉到自觉,由具像到抽象,反映出远古先民对绘画循序渐近的探索路程。
       原始绘画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那种稚拙,天真,直率的风格为人们所欣赏,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至今仍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为今天的艺术家们所借鉴,他们追求原始绘画中那种符号、图案化的效果,从中吸取营养,不少优秀作品成为今天某些地区的标志物和符号。中国的绘画不同于西方,它在用笔、着色,构图,表现方面有着独到之外,它是用柔软的毛笔作为工具,颜料是用水渗和,然后进行创作,正是远古先民的这些创造,开启了中国画的先河,遵循着这条道路一路走来而延续至今。
       (二)周鼎夏彝 金玉图像
       原始社会结束以后,中国进入了夏商周时期,由于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国家,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并开始使用青铜制造的生产工具和器皿,又被称为青铜时代和奴隶制时代。青铜时代较之石器时代是社会的进步,它从原始的氏族部落进入到国家,出现了贫富差别,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征战讨伐,其结果,使得强大的国家和民族越来越富强,弱小的国家则被吞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只剩下七个强大的国家了,即秦齐楚燕韩赵魏,其中的六个国家又被强秦所战败,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帝国,从而统一了中国。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开始到秦始皇称帝,大约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历史。这二千多年漫长而又模糊,史书记载语焉不详,历史传说扑朔迷离。十几年前,中国科学院公布的夏商周断代数据显示,中国有历史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推到商王盘庚迁殷后,即公元前1300年。
       夏代的历史比较朦胧,只有几位君王串起了这段历史,而且考古资料也很薄弱,很多问题尚待研究之中,有关绘画的资料也很贫乏。自从商王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市)以后,历史学家能够依靠文献和考古资料还原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地下出土的文物给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画卷,以青铜铸艺和玉石雕刻为主体的艺术形式成为商周时代的代表。青铜、玉器、甲骨文、锺鼎文成为商朝艺术的代名词,人们不仅能从这些古老的器物中看到历史,还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图2-1.2.3
       商代早期的彩陶在继承了原始彩陶和岩画的基础上更加趋于成熟。1960年代,在内蒙古赤峰赤古西拉木仑河以南的敖汉旗大甸子村发现大量4000年前的古人墓葬,出土了许多精美的彩陶器,有鬲、 爵、鼎、罐等等,约有1600多件,陶器的表面大都绘有图案,是用红白两种色彩绘成的,红色的颜料为朱砂和氧化铁,白色的颜料为碳酸钙;陶器的本身为黑灰色,形成了红白黑三种颜色,对比强烈,搭配得当,古朴典雅。所绘的纹饰多为弯曲的“卷云纹”、“回纹”、变形的“龙纹”、“鱼纹”等。其中一件陶鬲通体用红白两色绘出卷云纹,口沿的上方镶有贝和蚌珠,已经很象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花纹了。可以看出,青铜器上的花纹就是从这些花纹上衍变而来的。这些彩陶线条流畅,运笔自如,衔接有致,浓淡相宜,体现出绘画者熟炼的技巧(图2-1.2.3)。
       商周青铜器是用铜与锡合金铸造的,它集绘画、雕塑、铸造于一体,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令后人叹为观止,它的造型优美,装饰手法多样,图案细密,描绘物象概括准确,体现出东方艺术的神韵。
       商周青铜器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然而最丰富最精美的青铜器却出自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而以河南殷墟出土的最为精美。
       殷墟是商王朝的都城,从盘庚迁殷(前1300年)到商纣王灭亡(1046),共经历了12个王,254年的历史。这些商王死后大都葬在都城的周围,他们的墓葬中陪葬有大量的珍宝,基中包括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骨角器等等。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厚葬的国家,在人们的观念中,人死后不过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去生活,所以要把东西带入地下,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人重孝道,敬畏祖先,要把最好的东西送给死去的祖先。于是,无数的金银财宝就被当做殉葬品埋入地下了。
       在安阳殷墟,考古人员曾发掘了几座商王的墓葬,同时也发掘了许多官员的墓葬,在出土的青铜器,漆器和玉石器上有不少铸刻描绘的图画,为我们研究定这一时期的绘画提供了实物资料。青铜器上的花纹不同于用毛笔绘制在陶器和丝帛上的图画,它具有独特的风格,是集绘画、雕塑、铸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人们在制造一件青铜器时,首先要绘出图案的稿样,然后描绘到泥制的模具上,再用刀契刻修整,最后浇铸成完整的器物。因而青铜器上的花纹显得刚劲有力,线条清晰,图案鲜明,斧凿痕迹浓重,图案化强等特点。制造青铜器的工匠们特别擅于对动物的刻划,他们能够准确把握动物的姿态,用最简练的线条展示它们的神态,不做细微的描绘,而是取其大意。最常见的花纹有回纹,蟠螭纹、龙纹、餐餮纹、人面纹等,这些日常所见的动物经过高度的艺术夸张变形而成为图案。如龙纹是由蛇变形而来,餐餮的形象则更像只老虎。为什么要把常见的动物刻画得如此威严狞厉呢,这与商周时期人们的信仰崇拜有关。在商人看来,图画有着教育和惩戒的意义,“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意思是说看了这些图案,使人能够知道善恶忠邪。
图2-4
       在北京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方形的青铜鼎,因为上面刻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称为司母戊大方鼎。“司”是“祠祀”的意思,“母”是“母亲”,后来也有专家把“司”解释“后”的,不论如何解释,此鼎是商代某国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所铸造。大方鼎重875公斤,高133厘米,长100厘米,宽0.78厘米。它的表面铸满了花纹,有龙纹、餐餮纹等(图2-4)。
       商代的青铜器纹饰大多取材于动物,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变形奇特,想象夸张而成的动物纹,如餐餮纹、虬龙纹、凤鸟纹等;一类是写实的动物,如大象、犀牛、熊、鹿、牛、羊、马、蝉、龟、蛙、等(图2-5)。
图2-5,6
       餐餮纹是青铜器上最为流行的一种纹饰,这种纹饰一般是由两只大眼睛,两个鼻孔,两只角组成,实际上是一个变形的虎头(图 2-6),它脸面显得十分凶猛,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后来演化为门上的铺首(门环)。在餐餮纹的两侧通常配有夔纹。夔纹作侧面形,头大张口,有细长的身子,卷曲的尾巴,史书记载夔是神灵之物:“有兽壮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如果仔细分析,夔的形象则更象一只老虎。龙纹的特点是盘曲带鳞的长虫形状,也是一种神明之物:“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凤纹是由鸟变形而来,有啄,翅膀、冠羽、鸟尾、双足,是一种吉祥鸟。另外,青铜器上还铸有变形的象纹、蝉纹、龟纹、蚕纹、鱼纹等等。
       青铜器上的纹饰还具有层次的感觉,餐餮、夔、龙、凤、象都作主纹,形象突出,占据画面的主要位置,回纹、方格纹都作衬底。
       有一件铜壶上面刻了双方攻战的场面,执兵器的战士在陆地上刀枪拼杀,在水中搏斗,天空上飞着鸟群,地上奔跑着野兽,上面还有采桑的,弋射的,刻划者用十分夸张的手法,概括性的将物象勾画出来,出神入化,形象生动。比如飞翔的雁群相互错落、高低不一,展示了大雁高飞的阵势,而弋射者则仰望天空,高举弓箭射向大雁。
图2-7
       这一时期的图画除铸刻在铜器上外,还描画在漆器上。漆器易朽,但上面的花纹却保留了下来,依稀可见,使我们能够观看到那时漆器花纹的样子。在河北  藁 城曾发现很多木雕板上的漆器残片,上面用朱红色画有餐餮纹、夔纹、回纹等(图2-7),有的花纹上还嵌有磨制成圆形、三角形的松绿石,色彩绚丽鲜明,漆面乌黑发亮,表明当时漆器工艺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
       商周时期的绘画题材多以动物纹和植物纹为主。这是因为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最为密切,它们也是绘画者最熟悉的题材,驯服的马牛羊鸡犬豕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但凶猛的豺狼虎豹,也给人类造成伤害,人们在享用它们的同时也在敬畏它们。人们相信,在这些动物身上一定有某种超越自然的力量,它们在左右着人的生活,那些夸张变形的动植物形象往往成为人类崇拜和迷信的神圣之物,这是青铜器上铸刻动植物花纹的根源所在。
图2-8
       商周时期的绘画艺术还表现在对玉石的雕刻上。在光洁的玉器表面上刻下细致的花纹不仅使玉器更加生动传神,而且更能表现玉器的象征意义,传达出玉器的神奇功能。玉器雕刻的技法有线刻、浮雕、镂孔雕等等。殷墟出土的玉人表面刻有繁缛的衣纹,甚至连头发也表现得细致入微,如一件玉石水牛身上刻满了回纹(图2-8),石磬上还刻了一条变形的老虎,白石枭通体刻满了复杂的纹饰。这些花纹都与青铜器上的纹饰如出一辙(图2-9)。
图2-9
       周代继承了商代的绘画艺术,但也产生一些新的变化,无论青铜、玉石、丝帛上的花纹都变得弯曲柔软,装饰风格优于写实风格,到了秦汉之际,在器物上刻铸的花纹则走向衰落。因此,商代晚期和西周是青铜器发展的高峰。
       周代最常见的纹饰是窃曲纹,《吕氏春秋》记载“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实际上它是商代鸟兽纹夸张变形的结果。另外还流行鸟纹,样子象一只直立回首的鸟,在主纹的周边还配有环带纹,垂鳞纹、瓦纹等等。周代器物上的纹饰很少用地纹,纹饰只是一层,花纹也是反复使用,或是窃曲纹,或是垂鳞纹,或是环带纹等等,使得纹饰整齐一律。1979年在陕西省淳化县史家源村发现的 “牛首兽面纹铜鼎” 是周代典型的青铜器。它是一件饮食礼器,直耳、圆腹、柱足、腹上周围铸双龙相对,张口欲吞一牛,鼎腿上铸兽面。这件器物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千克,形体宏大、气势庄重,是迄今发现的周代最大的一件青铜器,可与商代“司母戊”大方鼎相媲美(图2-10)。
图2-10,11
       不仅黄河流域有着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在长江流域也有着相同的文明。在四川广汉市就发现了相当于殷周时代的一种青铜文化——古蜀国文化。据史书记载,秦汉以前,在四川的广汉一带(今成都市附近),生活着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的相貌很特别,眼睛大,眼珠子就象柱子一样夺出框外。1986年四川广汉市三星堆商代遗址的发现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在远离商周王朝统治的四川盆地,巴蜀人相对独立地生活在这里,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拥有自己的国王,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这里的青铜器多以立体的铜人像为主,人的形象高大威猛,面部表情庄严肃穆。其中一件“古蜀王像”高262厘米,重180公斤,这是古代中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青铜人像之一(图2-11)。蜀王头戴高冠,身着燕尾长衣,双手握成圆环形,双臂作搂抱状,赤足立于镂空的方座之上。其面粗眉大眼、高鼻阔嘴、方颐长耳,神态肃穆自若,憾人心魄。专家分析,这可能是一位国王的铸像,也可能是一位事神弄鬼的“巫师”。这件铜像采用了十分夸张的手法,其脸部五官、双手 都超过了正常人的比例,以增强国王的精神气质。“金面铜人像”采用了贴金的方法使人面显得富丽华美,金光灿灿,铜人双眼炯炯有神(图2-12),眼珠呈球形、柱体、双耳尤如扇面,鼻子大可通天,嘴开裂可达双耳,更显得非同凡人,他是一位想象中的“神人”。
图2-12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种新的工艺,是把金属细丝镶进铜器内组成图案,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图铜鉴”上刻画了300多个人物,展示了一场征战格杀的场面,有的张弓射箭,有的持戟刺杀,有的摇船荡桨,有的搭梯登城,有的奔跑,有的追杀,战斗十分激烈(图2-13)。而河南辉县赵固镇出土的铜鉴上更为精彩。纹饰共分二层,上层为松鹤图,鹤12只,松37棵;下层刻绘宫殿6座,人物31位,器物66件,鸟兽38只。共有176个物象。展示当时宴乐、射猎等场景。这些图象是用细如发丝的金属镶嵌在铜器的。这种工艺叫做“金银错”,已经比用颜色描绘在器物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图2-13
       如此复杂的场面,是要经过周密的构思,精细的绘制才能完成的,并非随心所欲之作,它需要一些专业人士去做。商周以来,绘画和刻铸技艺都是由专门的工匠来完成。史书记载,商代宰相伊尹“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是说伊尹画了九个君主的形象来劝戒汤王,《尚书》记载了商王武丁梦见了一位圣人,于是他找了一位画者,把梦中人的形象画了出来,令人去寻找,终于在人群中找到了。孔子曾到过周的王宫,见到在墙壁上有尧舜、桀纣的画像,还看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南面以朝诸候之国。”还单独把周公的画像挂在墙上:“独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乃绘像于明堂之墉”。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已经有了专职的绘画人员,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考工记》记载了很多有关绘画的故事:“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 章 ……凡画缋之事,后素功”。“缋”是“绘”的古字,也就是绘画的意思。
       春秋战国的绘画,除动植物图和几何形纹饰外,还画天地、山川、神灵、古圣贤,乃至战争、狩猎、宴乐、出行等。屈原的《天问》就是诗人遭放逐来到了楚王的宫殿及宗庙后写下的:“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则问之”。可以想象,当年楚王的宫殿里有着多少瑰丽的图画啊。东汉人王逸的《鲁灵光殿赋》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鲁国宫殿壁画的瑰丽场面。
图2-14,15
       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绘画的题材还有很多,如丝织品、瓦当、漆木器、铜镜等等(图2-14,15)。
周代晚期,各诸侯国大兴宫室,营筑城廓,宫殿不仅雄伟壮观,而且装饰极为华美,甚至连屋上的瓦都印上花纹,这就是瓦当艺术。瓦当是屋面最下边滴水的瓦。春秋战国时期的瓦当一般都烧制有美丽的图案,有的是文字,有的是植物或者动物花纹。由于各国地域文化不同,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齐国的瓦当图案以植物动物为多,而燕国则以“山”字纹饰居多,秦国则盛行“卷云纹”瓦当。另外在砌墙的砖上也模印出几何形的花纹。简洁而又明了,单纯又显稚拙,有一种图案化的美感。
       漆木器上的图画更加绚丽多姿。漆木器多出在楚国,也就是湖北、湖南、浙江省一带。因为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盛产漆树,制作漆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漆器有木胎和麻布胎两种。常用的颜色是红黑白褐色,也有用镶扣、描金等工艺手法做成的,以增加艺术效果。所画的题材也是动物、植物、天象、宴饮、车马、乐舞等,有的漆器还配有几何形花边图案等,有云气纹、带纹、旋纹、回纹等等。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虎座立凤”是虎和凤二种动物的结合体,虎伏于地下,作欲飞之状,一动一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虎凤的身上用红黑黄白色绘成花纹,色彩鲜艳,装饰华丽,是一件艺术杰作(图2-16)。另一件虎座凤架鼓与“虎座立凤”基本相同,只是两套背对背的虎凤中间悬挂着一面鼓,上面同样画满了图案,构思十分巧妙。
图2-16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大发展的时期,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老子、墨子、荀子等著名思想家奔波于各国,宣传自己的主张,经过长期的较量,最终以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占据统治地位,这已经是汉朝的事了。
       春秋战国还出现了在布帛上作画。帛是用蚕丝织成的“布”,轻柔细密,具有收卷自如,携带方便,经久耐用等特点,最早是做衣服穿的,后来人们发现在上面还可以画画书写文字,相对于不可移动的壁画和笨重的漆木器有好多优点,于是就在上面书写绘画了。帛画帛书最早发现于春秋战国的楚墓中,想必它出现的年代还会更早一些。帛画帛书后来被绢画所代替。
图2-17、18
       最著名的帛画是《人物御龙图》(图2-17)和《龙凤人物图》(图2-18)。《龙凤人物图》是1949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高31厘米,宽23厘米,很小,如同书本一样大。画面中心是一位双手合并前伸向前行走的女子,她长袍曳地,衣上绣花,神态安祥自若,她的头上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凤鸟的前方是一条扶摇直上的游龙。龙凤是传说中的珍禽异兽,能够引导人升天。这幅画的主题似在表现贵妇人在龙凤的引导下升天。画面以线条勾勒,流畅自如,长裙涂成墨色,增加了人物的稳重姿态,展示出中国早期绘画的特色。另一幅《人物御龙图》于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画面的主题是一个男子乘龙舟的形象。男子侧身而立,腰佩剑,长袍曳地,手执缰绳,龙昂首挺立,尾弯曲上扬,作“U”形扁舟,下面的一条游鱼表示龙行走在水中,龙的尾部立有引吭的水鸟,更有意思的是男子头上顶着一张华盖,所有的衣饰都向身后飘去,表现出龙舟和人物都在疾弛之中。这幅画是用毛笔画成的,线条如行云流水,人物表情坦然自若,萧洒飘逸。
       (三)  帛书壁画 砖石刻像
       中国历史自秦朝以后就进入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王朝,但秦朝只有短暂的14年就被项羽刘邦率领的军队推翻,项羽与刘邦又经过5年的楚汉相争,刘邦战胜项羽夺得政权,于公元前206年建立大汉王朝。刘氏家族统治中国达400余年,前200年由于国都在长安称为西汉,后200年迁都洛阳,史称东汉。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汉承秦制,秦汉往往被视为一个历史时期,短暂的秦朝只是历史的一个拐点和过渡期,在文化艺术上却承袭了先秦遗风,汉代别开生面,文化艺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西汉的早期,很多艺术形式都还未摆脱战国时代的影响,但到了西汉中后期,随着外来文化的传入,很多艺术形式发生了变化。
       由于秦代的历史非常短暂,留下的绘画作品很少,但在秦朝的宫殿遗址中也发现过壁画的残迹,有车马、仪仗、建筑、树木、几何等等图案,在秦代的砖瓦上亦能见到模印的龙凤花纹等,然而最为精彩的是彩绘的铜车马。经过地下发掘,在秦始皇墓周围的陪葬坑里曾发现过几辆彩绘的铜车马,上面绘满了图画,有白、红、绿、蓝、褐、黑六种颜色,这些颜色都采自天然的矿物质。在发现的兵马俑身上也有着彩绘的(图3-1,2)。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征战六国时还带有随军的画家,他们将六国宫室的图画描摹下来带回秦国:“秦每破诸候,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于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可以想象,尚未打开的秦始皇墓中一定埋藏着很多艺术品,连他的棺椁上面也画着山川河流,天文星象。
图3-1,2
       汉代是一个厚葬的社会,人们相信灵魂不灭,无论是帝王将相、商贾巨富,只要有能力,死后都要建造豪华的墓室,这样做一是寄望于死者在阴间继续生活,二是表明生者对死者的忠孝之道。由此,一些艺术手段也都被用于丧葬之中。研究这一时期的绘画,其材料大都来源于地下的考古发现。皇宫里的壁画,用以教化臣民,墓室中的壁画,用以安慰死者,陪葬的帛画用以招魂升仙,刻在墓室上的石刻用以事神敬祖,军事地图上的山川水系用以指挥战斗,绘画被广泛用于社会生活之中。汉代的绘画艺术呈现出新的气象,它摆脱了商周时期以几何图案为主的风尚,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描绘,题材更加丰富,手法更加多样,表现技巧更加成熟,对物象的描绘更加准确生动,汉代人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透视方法,在汉代的皇宫内和诸侯王的官府里设有专门的绘画机构,叫黄门署长,画室署长等。汉武帝曾令黄门画工绘周公辅成王的画像并赐给霍光。
       然而,汉代的画家都是工匠,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图画被当做奇技 淫 巧,那是具有一定才艺工匠做的事,他们为人画像,在作坊里绘制陶器,漆器,描金画银,为富有者的墓室刻制或者绘画。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熟练地掌握一门技巧,以灵活的双手制作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甚至留下了很多不朽之作。汉代的绘画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帛画。汉代帛画继承了春秋战国的传统,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一是幅面增大,二是内容充实,三是色彩绚烂,四是用途多样。战国时期的帛画往往只表述一事一物,画面较为单一,如《人物御龙图》等,只是墓主人乘龙舟升仙的内容,幅面也只有巴掌大小,所用色彩为单一的墨色。而汉代发现的几幅帛画则较大,有的长达2米,画面往往充天塞地,内容也十分繁杂,天文地理,人间事故,神话传说无所不包。如同战国帛画一样,汉代帛画也用于陪葬,用来“招魂”和“升仙”。
       帛画较之于彩陶、壁画、青铜雕刻更能展示画者的艺术才能。因为柔软的丝帛能平铺在榻几上面,作画者可席地而坐,手执笔管在平展的帛上自由发挥,细心地描绘,线条的提捺、深浅、长短、粗细、转折都能够随心所欲,更能够很好地体现笔意,展示画面的效果,待到纸张出现后,画家更能在吸水的纸上驰骋了。因此,帛画为纸上绘画奠定了基础。
图3-3
       汉代最著名的帛画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共有五幅。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早期分封在长沙的诸 侯王和他妻子、儿子的家族墓地。一号墓出土1幅,三号墓4幅,一号墓出土的帛画定名为《侯妻墓帛画》。帛画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呈“T”字形(图3-3)。发掘时,它是覆盖在棺椁上的,象伸开两袖的上衣,墓中的竹筒上称作“非衣”。这幅帛画从上至下分为三段:上段画天上的景物,有日月星辰,飞龙,人首蛇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扶桑神树,祥禽瑞兽;中部画人间世态,画面中心是一位50余岁的妇人,形象高大,身着绣衣拄杖缓步前行,头上是屋顶样的华盖,身前身后是跪地的侍从,这是诸侯王妻子生前的写照;下段画地下世界,一位大力士赤身托举着一只盘子,象征着大地,身旁绘游龙穿璧,鳌 鱼,表示地下。三个段落分别表示了天上、人间、阴间三重世界,内容丰富,物象繁多,构思严谨,刻画细腻,色彩绚丽。代表了汉帛画中的最高水平。
       三号墓出土的帛画其中一幅长212厘米,宽94厘米,亦呈“T”形。整幅画面可分四个部分:上部有一位着深衣的高大男子带领一群人向一高坡走去;左下方是击鼓奏乐,执兵列队的人群,表现一个盛大的仪式;画面的右上方是车辚辚、马啸啸的出行场面;画面的右下方是将士出征的场景,一百余骑兵浩浩荡荡,向前奔去。四个不同的场景都以男子为中心,全部的活动都围绕着他而展开的。如果说一号墓帛画向往着天国,那么三号墓帛画则更重人间。因此,这幅帛画则再现了长沙王生前征战、出行、宴乐的生活场面。帛画《导引图》长约100厘米,高50厘米,上面画了44个人的体育动作。上下四排,每排11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穿长袍,有的着短裤,以墨线勾轮廓,以朱红,灰、蓝色涂彩,图像旁有题字。取《庄子》中“导气会和”,“引体会柔”之意,称《导引图》。它是古代体育健身的图谱,描绘了运动的一些姿态,有伸展、屈膝、体侧、腹背、转体、会身、跳跃、舞蹈等肢体动作。还有摹仿动物的动作,如“熊经”、“鸟伸”、“沐猴灌”,是说在运动时要像熊一样仰卧、举头蹲地,像鸟伸展双臂,像猴子一样喧哗等等;还画有一些针对疾病应当做的运动,如“引”,是治眼病的等等,这些人物画得十分简洁,只是用线条勾勒出外形轮廓,或用墨块涂画出人物的动作,而不像帛画那样精细。《导引图》中的各式动作十分夸张,脸部的神态惟妙惟肖。从两件“非衣”帛画中可以看出西汉时期的绘画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在构图上,画师们利用竖条形的尺幅将所画内容分为天上,人间与地下三个部分,具备了中国画竖幅悬挂的特点。注重突出以人物为中心,人物前高后低,具有一定的纵深感,初步掌握了透视原理,同时也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方法。这与西方绘画以一个点为基础,采用透视方法描绘一个场面不同。这两幅画采用了散点透视,把各种能相互联系的形像画在一个平面上,把所能想象到的物像容纳到一起,这就使画面变得十分丰富,也十分广阔了。为后世人物画、山水画立了“法度”。汉代帛画十分讲究对称关系,如一号墓帛画中,有一对双阙门,日月对称,两个守门神 相向而坐,悬钟两旁是双龙,玉璜也是悬挂在中间,连两条大鱼也是互不相让,平分秋色。绘画者有意识地注意疏密关系,动与静的结合,以密来衬托疏,以动来衬托“静”,如一号墓帛画中的老妇人让读者第一眼就能看到她的形象,她面前的侍者则跨在她面前,一动一静,非常鲜明,她的头上则留有一大块空白,显得特别疏朗,《仪仗图》巧妙地把几十辆乘车,200多匹马和200多个人物组织在一起,井然有序,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疏密有致,表现了一个完整的鸟瞰式检阔场面。
       西汉帛画在用彩上大胆而奔放、厚重而深沉,丰富而鲜艳。矿物颜色有朱砂、土红、银粉、石青、石绿等,植物颜料有青黛、藤黄,动物颜料有蛤粉等。施彩的方法是单线,平涂,也有的地方使用渲染画法。
图3-4、5、6
       壁画。壁画是画在墙壁上的一种绘画形式,出现在宫室庙堂、墓室之中,早在商周之际就已出现,但保存下来的却极少。我们所能看到的壁画大都是汉以后的。汉代壁画分布很广,几乎在中国各个省份都有发现。壁画不同于帛画,它是站着身子或仰着身子画的,壁画的幅面较大,有的长达十几米,显得比较粗犷,颜色多用红、黑、兰、白等。在绘制壁画前,先要抹一层白色的底子,然后在白色的墙壁上作画。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因出土一枚铜质的“卜千秋印”而得名,时代在西汉中晚期(图3-4)。墓主室绘有熊面怪兽,青龙白虎,方相氏打鬼等图。墓室的顶部彩绘升仙图,形象有伏羲、女娲、太阳、月亮、执节方士、二青龙、朱雀、白虎、仙女、奔免、猎犬、蟾蜍、卜千秋夫妇像、黄蛇等。是一个充满神话的世界。天象图是汉壁画的主题。这是因为浩瀚的天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那里是死者归宿的世界,是人生希翼的天堂,这些画能够把墓主人的魂灵带到那里去。洛阳《西汉太空图壁画》就表现了这个思想。壁画绘于墓顶和墓壁上,上绘伏羲 、女娲、太阳、月亮、白虎、双龙、仙人、祥云等。在另一座汉墓中则画了许多天上的星座。有太白白虎图、岁星苍龙图、箕星飞廉图、东方句芒图、西方蓐收图、南方祝融图、北方玄冥图、天马辰星图等,内容十分丰富(图3-5)。汉墓壁画除描绘天上的神秘世界外,还重在展示现实生活。洛阳《东汉出行图壁画》就描画了墓主人生前车马出行的场面。壁画长达12米,宽0.6米,共画了9部车马,70多个人物、50余匹马,气势十分壮观。再现了墓主人生前带领他的门人眷属浩浩荡荡出游的场景(图3-6)。这幅画动势感很强,技法也很娴熟,线条流畅,是一件十分成熟的作品。汉代壁画发现很多,都是由不同地区的工匠所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画的优劣,那么绘制这幅画的作者一定是位高手。1971年在河北安平县发现的一座汉墓也有一幅《车马出行图》,自上而下共四层,有车马80余辆,所有车、马都是在奔弛,有很强的动感,车中的人物安然自若,骑吏前呼后拥,热闹非凡,色彩红、黑、白相间,敷彩鲜明艳丽,线条流畅自如,无论车马、人物都是一笔写就(图3-7)。河南洛阳出土的一幅壁画把人物的面部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头戴高冠者昂首仰视,身前一武士,怒目而视,咬牙切齿,右侧一人手执板斧,场面十分紧张。这是一幅精采之作。
图3-7
       汉代帛画与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上承战国绘画遗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则与规范,为后世的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画像石与汉画像砖。汉画像石是雕刻在墓室、祠堂、地面建筑上的一种石刻画,他最早出现于西汉中晚期,它是伴随着钢铁时代的到来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因为凿刻竖硬的石头只有钢铁才能得以实现,而在钢铁没有产生以前,人们只能借助于彩笔去描绘图画,或者用沙子磨出岩画,在石头面前就束手无策了。汉画像石如同帛画、壁画的用途一样,它也是刻功纪事、传达思想,祈求仙灵的一种形式。它要表达的一是刻绘死者生前的生活场面;二是刻绘历史人物,先贤圣哲,用以教育后人;三是刻绘神灵怪异,天象星辰,神话故事等,用以羽化登仙,祈求灵魂不死。在汉代人看来,绘画是传达思想,表明心迹的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图画的生动性、形象性、真实性、艺术性最能打动人心,沟通与外界的联系,再现现实生活,而文字只能产生想象。所以,汉画像石这种艺术形式一旦出现便很快被广泛应用。
       汉画像石分布于多山的地区,主要在山东省的南部,江苏省的北部,河南省的南阳,四川省的雅安,陕西省的吕梁地区等,艺术风格也有所不同,有的偏重于浅浮雕,有的是高浮雕,有的是平面线刻,也有几种方法互用的,形式多样,手法多变。画像石的刻制一般要经过以下几道工序。一、选取石材,首先要从山体中开凿出料石,凿平磨光;二、在料石上画出稿样;三、根据图案纹样凿刻;因此,它是以刀做笔,集绘画雕刻于一体,因而少了一些帛画、壁画的纤丽柔媚,而呈现出刚劲挺拔,气势非凡的效果,产生出刀劈斧凿的金石之美。为当代艺术家所推崇。中国的鲁迅先生就评价汉画像石:唯汉画气势雄伟,豪迈奔放,唐宋画婉丽。这位先生还收藏了许多汉画像石拓片用以研究。
       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汉画像石也经历了发生、发展、衰亡的过程,它最早出现于西汉,东汉达到高峰,魏晋南北朝以后就消失了。
图3-8、9、10
       最初的汉画像石是刻在墓室不起眼的角落里的。如徐州韩山西汉墓、河南永城芒砀山西汉墓,所刻的图像只是一树一鸟,一璧一环,十分简单,如同儿童画的图画一样,后来发展到在石椁上刻画,画面也变得异常丰满了。后来人们发现,刻在石头上的图画比起帛画、壁画保存的时间更长,石头砌筑的墓室更加坚固难以盗掘,因此在墓室中刻制画像逐步成为一种时尚,竟相模仿,相互攀比。完整的画像石墓就像一座座画廊,展示出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徐州地区保存有完整的画像石墓有十几座(图3-8、9),国家收藏和民间收藏的画像石达几千块,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汉画像石的种类、风格、技法,内容有神话传说、乐舞百戏,车马出行,游射田猎,耕织生产,宴饮唱和、体育竟技等等。其中的一块《牛耕图》刻画了汉代耕作的场面(图3-10)。画面上一农夫一手扶犁,一手扬鞭,身后有一童子左手提篮,右手扬起,似在播种。旁边还有一人举锄耘田,后有一人担食提壶,为耕耘者送饭。旁边放着一辆装货的大车,一条大狗伏卧地上。真实形象地刻画了汉代农家生活的景象,充溢着生活气息。还有《纺织图》(图3-11),画面上有妇人络纱、摇纬、织布的全过程。旁边有一位老奶奶抱起一个婴儿在找妈妈喂奶,这些妇人边织布边哺乳是非常辛苦的,让人想起:“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诗句。汉画像石中的宴饮、车马出行画面很多,这可能源于墓主人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因为对于富贵权势人家而言,社会交际、宴饮宾客几乎占据他们生活的大半,他们要在阴间继续这种生活。车马出行往往十几辆车排成车队向前疾驰,宴饮的宾主则神采飞扬,谈笑风生,旁边还有音乐舞蹈杂技助兴,恭谦的随从侍立两旁。
图3-12,13 
       汉画像石最为生动的刻画是对飞禽走兽的表达,刻画者采取夸张变形的手法使动物变得异常生动传神,生机勃勃,充满着运动、速度、张力。盘曲扶摇直上的飞龙,张牙舞爪的老虎,奔跑的骏马,飞翔的神鸟无不让人感到震憾。在刻画龙虎强劲的身子时,要翻卷几道弯,以增加它们的动势,展翅的凤鸟姿态优美,有的引胫鸣叫,有的低头觅食,有的相互追逐、或单飞,或群翔,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图3-12,13)。
       汉画像石同样继承了帛画,壁画的构图方法,以充盈为美,整个画面都绘实画满,不留空白,即使在画幅的四角,也塞进飞鸟或游鱼,当然他们还不懂得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道理。即便如此,汉画像石中那种顶天立地,满目青山的效果仍给人美的享受。这些看似杂乱无章,乱七八遭的物象,如果条分缕析,都是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百戏图》中描绘了汉代百戏的宏大场面,它如同现代的杂技表演,上有龙车、鱼车、有转石成雷,水人弄蛇、驯象、幼术表演等等。沛县栖山西汉墓棺椁上的石刻画也很丰富,西王母坐于几案前,有神鸟衔食,仙人捣药,有一群仙人还前来拜谒西王母,还画了 弋射、击鼓、斗鸡、比武、下棋、弹琴、车马、舞蹈、烹饪等等,十分热闹(图3-14,15)。
图3-14,15
       中国的石雕艺术从开始起步就与希腊罗马不同,西方石雕精于写实,即按照真实的物象进行雕凿,而中国石雕重在写意,追求大块面的效果,西方讲究科学原理,东方追求神态意念,西方绘画真实再现,东方艺术意蕴空蒙。
       与汉画像石伴生的还有汉画像砖。它是模印在砖坯上经过烧制的画像制品。由于是在泥坯上雕塑画像,可以反复修改,因此更为细致精到,生动传神,它是泥塑与绘画的结合体,少了一些刚劲粗犷的金石效果,而多了一些柔媚清秀的神韵。画像砖主要用于砌筑墓室,分布比较广泛,在中国每个省份几乎都有发现,尤以四川、河南出土的最为精彩。
       四川成都的一座汉墓中出土的《弋猎收获图》分两层,上层塑造了收割,弋射的场景,水中的鱼群,天空飞翔的群雁,大地上的树木都交待得异常清楚;下层刻画的收割场面也很生动,前面两人挥舞大镰刀割禾杆,后面三个人弯腰割稻穗,还有一个人肩扛稻捆,手提水壶。另一幅《掘盐图》塑造了一群人在深山挖盐井的情景,高高的井架立在一房,几名盐工在煮盐,高低错落的大山掩映其间。这时汉画已经开始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了,景物比例加大,但还是人大于山,山水只是从属地位。河南画像砖艺术也很精彩,所塑造的物象简节概括,线条流畅,生动传神,寥寥数笔,就能活生生地勾画出各种人物动物的内在精神气质。由于画像砖较之画像石为小,不可能描绘更大的场面,往往只是由几个单体的物象组成一个画面,一树一鸟,一龙一虎,一人一物,有时将同一个动作反复模印,形成连贯性的图案(图3-16,17,18,19)。现代的许多画家汲取了汉画像砖的艺术风格而自成一格。
图3-16,17,18,19
       铜镜、漆木器上的绘画。中国的铜镜源远流长,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商周一直沿用到清代玻璃镜传入之前。铜镜是照面的一种工具,正面光滑反光用以照面,背面描绘彩画或铸造图案,增加观赏效果和美感。铜镜大多为圆形,也有方形,多边形等等。汉镜与唐镜是铜镜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就镜背面铸造的花纹而言,汉镜具有质朴厚重,方正规整,图案化强等特点,是绘画、雕刻、铸造为一体的艺术品,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绘画艺术的光彩。
图3-20,21
       铜镜背面除了精美的花纹外,还铸有诗词、吉祥语等等。1994年在江苏徐州北郊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一面“人物画像镜”(图3-20,21),直径18.5厘米,镜的背面铸造了四组题材相同的画像。有驯虎、驯豹、骑虎、抚琴、二人对语,山石、树木等,小小的镜面上竟铸造了32个人物,8只虎,4只豹,16棵树,12座山峰,4条龙,1只龟,共计77个物象。其风格与早期画像石相近,是用线勾出物象的轮廓,只求大意,不拘小节,如人物的眼睛象一个枣核,山峰如突起的蘑菇,尽管如此,整幅画面仍生机盎然,趣味横生。东汉中晚期,在长江下游的一些地方出现了高浮雕的画像镜,上面铸造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树木嘉禾,车马出行等场面(图3-22)。在立体的圆雕石刻上也刻有画像,如石虎、石马、墓室门楣、立柱、横梁上也都是刻绘画像的好地方。
图3-22
       中国的建筑是木结构,雕梁画栋,上面画有美丽的图案,“叶公好龙”讲的就是彩画的故事。是说一位先生非常喜欢龙,在他的房屋梁架上画满了龙,但真龙来的时候,他却吓跑了。汉代还流行在器物上彩画的习俗,如漆盆、漆盒,陶壶等等,陶俑的身上也有美丽的纹饰,(图3-23)是徐州北洞山汉墓出土的彩绘陶俑,上面绘满了彩画非常漂亮。
图3-23
       汉代的玉器也大都刻划花纹,以增加玉器的美感和用途,有谷纹,变形的龙凤纹,几何纹,云气纹等等,金银器上的纹饰也是异常繁褥(图3-24)。
图3-24
图3-16
       汉画中已经运用透视的方法进行刻画了,物象已不是正投影的样子,而是能画出物体的长、宽、深度,相互之间的比例也变得合理,人大于山逐步变为山大于人。汉代已经出现了山水画的雏形。(图3-16)是四川出土的一块画像砖,画面的左下角是两人弯弓射雁,身后是树林,水中有荷花、凫雁和鱼,天空有群雁在飞,作者意在表现弋射的场景,人与雁是主题,水、鱼旨在说明弋射者所处的环境,构图的立意很明确。《竹林群鹿图》只画了竹林和二只鹿,没有多余的景物。《采莲图》运用俯视的方法画了远山近水,一叶扁舟和摇浆采莲的场面,山的背后还有树林,完全是一幅山水画的样子。《狩猎图》画了崇山峻岭,老虎,奔鹿,野兔,一群猎人牵着猎狗在追杀,吓得它们惊慌失措,四处躲藏。有意思的是这些动物却占据了大半个山体,说明汉代的山水画还刚刚起步,这种稚拙的表现手法反而增加了不少的趣味。汉画中的山石、树木、水波、云气都有固定的画法,抽象大于具象,写意过于写实。比如山体作火焰状,树木如同蘑菇,云气好象灵芝,房屋类似剪纸。
       汉代的绘画从功能上有了一定的转折,从商周时期的事神功能转化到战国汉代的教育功能,汉未以后审美娱乐功能在逐步增强。
纸的发明为画家施展绘画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纸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据记载,纸是由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蔡伦发明的,他用树皮、麻布、鱼网等植物纤维捣成浆后做成了纸,被称为“蔡侯纸”。其实纸的发明远远早于东汉时期的蔡伦,蔡伦只是在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后进行改进的集大成者。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泊发现了汉宣帝时期的一片古麻纸,1957年又在西安东郊霸桥发现近百片汉武帝时期的纸,1986年在甘肃天水发现一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时期的纸质地图,199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400余张西汉晚期的纸,有的上面还有文字。纸最初是用于书写文字,绘制地国的,它的廉价、轻便、可剪裁的幅面远远优有竹简、帛书。后来人们发现,纸不仅能够书写文字,还能在上面画画,而且画出的画更加精美漂亮,笔、墨、纸、砚的结缘就象散失多年的兄弟重逢,他们的结合给中国画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当然,在纸上作画是东汉以后的事了。
       东汉(公元25年—220年)以后,中国进入三国争霸,魏晋南北朝的混乱时期,最后于公元581年统一于隋朝。前后三百余年,国家虽然处于动乱年代,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却处于上升阶段,绘画亦然。绘画在自由发展的道路上开始了自觉的行为,绘画理论得到总结,绘画的“工匠”开始进入宫廷,成为“艺术家”,仕人参与绘画,外来文化渗入,宗教艺术抬升,画家倍受社会的关注和推崇,绘画的社会功用在悄悄地深入各个领域,绘画的技法不断得到变化,改进与提高,绘画的杰出人物已经被载入史册,王羲之、顾恺之似乎成为中国书画的代名词,被后人称为书圣画神。所有的迹象表明中国的绘画艺术已经摆脱了战汉时期的稚拙画风,开始在理论的指导下走成熟。
       汉代的绘画者大都是“百工”中的“画工”,他们社会地位,文化知识都比较低,虽然汉代没有专门的绘画机构,但那些画工仍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而魏晋南北朝的绘画艺术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重视,一些掌握国家政权的人物就很喜爱图画,很多书画家就出身于皇室贵胄官宦人家,书香门第,他们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理论水平,鉴赏能力,表现技巧,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绘画的实践与研究。在战国,汉代以前,帛画、墓室壁画、画像砖石不过是为死者安葬之需,实用性高于审美功能,对绘画的表述只见于诸子百家的只言片语,一得之见,而魏晋书画审美愉悦高于实用,这个时代的画家已经知道如何写好字,画好画,什么是“匠”气,什么是“神”气了,知道如何鉴赏与评价书画之优劣了。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理论著作有顾恺之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谢赫的《古画品录》,王微的《画山水序》,宗炳的《叙画》等等。在这些著述中,作者将绘画的实践、心得和思想系统地表达出来,上升为理论,用以指导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是自觉的行为,在众多绘画理论的指导下,出现绘画的高峰当然是必然的了。
       魏晋绘画家首推顾恺之。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生于建元二年(344年),卒于义熙元年(405年)。多才艺,工诗赋,善书,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佛像、山水等。创造了春蚕吐丝的线型画法,提高了绘画的表现技法,他主张“实对”,即画家要在现实生活中注意观察,提练、集中、概括,不仅解决了形与神的关系,也解决了如何提高表现技巧的问题,他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主张,即在描绘人物形态时更要表现内在的精神气质,要能从眼睛中洞悉内心世界。相传他画人物不画眼睛,为什么呢?他说:“四体妍媸,本亡(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做到了画龙点睛的功效。顾恺之还善于抓住人物的关键特征,在画人时,脸颊上添三根毛须,形象顿时神采飞扬,所画《维摩诘像》壁画光彩照人,轰动一时。由于历史久远,难以保护顾恺之的真迹,流传下来的作品都为唐宋时期的摹本,主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刘琴图》和《列女仁智图》(图3-25)。
图3-25
       《女史箴图》是依据西晋张华所撰《女史箴》所画,内容是描绘宫廷嫔妃的故事,以封建妇德来“劬劝”贾后南风,有劝戒教育之作用,如“云熊攀槛”、“班婕有辞”等。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将此画劫去,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所写《洛神赋》而创作的图画,再现了曹植与甄氏的爱情故事。它以叙事为线索,人物、山水、自然,世态交待得非常清楚,如同连环画一般。
图3-26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幅画中,山水的比例增大了,人物是行走在山水之间的,车也飞弛在崇山峻岭之中,满目的青山绿水,云海茫茫,如处仙境,确有“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味道,画中的山林象是盆景中物。展示出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列女仁智图》也是顾恺之根据刘向《古列女传》所画 ,表现了古代有智谋有才华的妇女形象,其中有楚武邓曼、许穆夫人、卫灵夫人、晋范氏母等等。他运用线描,勾勒出人物的形态,特别是人的五官画得非常细致。从以上几件作品中可以看出,顾恺之的画已经摆脱了汉画较为“死板”的风格,线条更加飘逸流畅,曲线增多直线减少,尤如“春蚕吐丝”一般,用“春云浮空,流水行地”来形容他的画是再恰当不过了。比如画中的女子常常是裙摆曳地,长袖飞舞飘扬,体态弯曲圆转。这种画法,更能展示中国服饰宽衣博带,长袍大袖的特点,衣褶之间还用墨色晕染,增强了明暗深浅效果,使得画像有了立体感(图3-26),1966年在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中,出土木板漆画屏风。每块屏风高80,宽20厘米,红漆面上用黑黄二色画出人物,同样取材于汉刘向《古列女传》中的故事,色彩鲜艳明丽,人物潇洒飘逸,与顾恺之笔下的画风相一致,从而证实后人临摹顾恺之的作品是真实可信的(图3-27)。
图3-27
       顾恺之所画的作品为卷轴横幅,《洛神赋图》长达5.72米,想必是绢本,由于是在柔软的丝绢上绘画,用的也是毛笔和水质的颜料,使得三者相互之间融和协调,相得益彰,笔触的轻重疾徐,墨彩的浓淡干湿更加富于变化。
       魏晋时南北朝时期,由于有更多的文化人士参与绘事,他们能把所思,所感,所用表达出来,能够把绘画的经验、技巧、奥秘上升为理论,于是出现了谢赫的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它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部理论专著。谢赫(479-502年),南朝齐梁时画家,擅画仕女,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社会功能。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绘画的“六法”,既: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法成为中国画所要遵循的法则,他还把画家分门别类,划为六品,分别加以评论,开始了绘画批评。他应是最早的美术论家了。
       宗炳(375—443),南朝著名画家,喜欢浏览山水,往辄忘归,后因病居江陵,曾叹息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  ,唯当 澄 怀观道,卧以游之。”他将景物绘于居室墙上,日夜观看,体察成败。他还写有《画山水序》,提出“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量数尺,体百里之迥。”论述了远近法中形体透视的基本原理,强调山水画创作是画家借助自然现象抒写意境的一个过程。
       魏晋南北朝还有很多著名的画家如曹不兴、卫协、戴逵、陆探微等等。他们各偏重一方,各有所长。曹不兴擅画龙、虎、马、人物。相传孙权命他画屏风,他将误落的墨点改画成苍蝇竟使孙权举手去拍打苍蝇。西晋画家卫协则画神仙、佛像和人物,戴逵画人物、山水、谢赫称其“情韵绵密,风趣巧拔,善图圣贤,百工所范,荀卫之后,实称领袖”。
       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北齐校书图》相传是宋人摹北齐画家杨子华的作品,所画内容是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阳命樊逊等人勘校五经诸史的故事,榻上四位先生神态各异,或展卷、或沉思、或书写、或问答,旁有侍女陪伴,官员恭候,极为生动传神。出土的北魏石刻画亦能印证这幅临摹画的真实性,河南洛阳宁懋墓石刻图中的人物与《北齐校书图》中的人物形象极为相似(图3-28),仕女头上的发鬓如出一辙,服饰衣纹一模一样,神态动作惟妙惟肖。
图3-28
       汉魏绢画与战汉帛画其实质相同,都是在丝织品上作画,只是时代不同,风格各异而已,前者粗犷稚拙,后者婉丽柔媚;前者画面充实,后者构图适当;前者线条生硬,后者轻柔曼妙;前者设色单一,后者涂彩艳丽,表现了中国画的发展进程。
图3-30
       魏晋时期的石刻画,砖雕艺术十分精采,最著名的是在江苏南京出土的“士贤图”画像砖(图3-30)。它是砌在墓室墙壁上的,有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七贤指的是前七位人物,但为了对称,又把荣启期加了进去。人物之间以青松、银杏、翠竹、槐树、垂柳相隔,形成各自独立的画面。嵇康在怡然自得地弹琴,阮籍在长呼深吸,山涛在饮酒,王戎在把玩如意,向秀闭目沉思,刘伶在看酒杯,阮咸在弹琵琶。他们神态各异,动作不一,表情丰富,形象夸张,作者抓住了每个人的典型动作加以刻画,表现了魏晋时期超然物外的士人放荡不羁的性格。在绘画的技巧上线条简单流畅,舒展飘逸,达到了驾轻就熟的程度。画像砖的制作过程是先在丝绢上完成稿样,然后刻成木模或塑成泥模,再印在转坯上,进窑烧制而成。泥塑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反复修改,因此它的线条较之石刻绵软柔长,而石刻画必须一刀刻就。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具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魏晋壁画大都是墓室里的装饰,它继承了汉代壁画的传统,但颜色都非常鲜艳,渲染效果加大,由于佛教的传入,人们的视线转向佛图世界,反映社会生活,神仙怪异的题材减少,绘画出现了新的景象(图3-31)。
图3-31
       中国与外界的接触是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开始的,东汉以后,与西方世界来往频繁,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入中国,特别是佛教的到来改变了中国人的信仰,当然,宗教的传播也同样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白马驮经”传入中国,位于洛城东的白马寺是中国的第一座佛寺。在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国度里,宗教象一剂麻醉药,抚慰着人们的心灵,宗教绘画占据着显著位置。
       本文作者: 翁真如,1946生于广东梅州,澳洲太平绅士,澳洲美术家协会主席,澳洲书法家协会主席,香港岭南画派赵少昂教授入室弟子,七十年代移居澳大利亚。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江苏师大等中国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美术教育交流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广州艺博院赵少昂艺术专资理事,以及李可染艺术馆、高剑父高奇峰纪念馆、陈树人故乡纪念馆、中国长城书画院等名誉艺术顾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翁真如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