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个人信息

李强(工笔重彩)

加关注
艺术家手机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作品润格:

2018年国画: 30,000 元/平尺

开通服务:雅昌博主

性    别:

出生年份:1965年

籍    贯:江苏省

擅    长:国画

毕业院校:南京艺术学院

职    称:一级美术师

任职机构:曾任南京书画院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院长、副馆长;现为专职画家

头    衔: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协理事、南京市美协副主席

学    历:本科

注册时间:2014-07-21

今日访问:640

总访问量:244095

个人简介

李强,男,1965年1月生于南京。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同年8月进入南京书画院任专业画家。曾任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院长、副馆长。于2014年4月辞去所有行政职务。现为 ...详细

参展经历

获奖收藏

出版经历

合作机构

热门展示|热门推介

媒体专访

2015-01-09 15:23:27

 
1、李强老师,据了解您现在创作重心集中在工笔山水画上,我知道您曾经因为工笔花鸟被画院选拔为专职画家,而后您又专攻工笔人物。在此方面也取得了极佳成就。那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把兴趣和创作重心转到工笔山水画上的?您转变的契机和原因是什么呢?
答:大约七、八年前开始画工笔山水。在大学里的课程以人物为主,所以毕业后的创作都以人物画为主。在创作人物画的过程中总感觉人物画对自己的创作思路束缚较大,自己心中的创作激情在人物画里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宣泄,而2006年我一张山水画获得省级画展的银奖,这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在山水画创作里我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自由王国,在这里我可以更好的说话更好的做事。

 

2、工笔画较之写意画,其无论学习研究还是创作的过程困难都要大一些,而工笔山水就更有难度了。就您实际创作的过程而言,您认为这种难,主要难在哪里?
答:无论是山水画还是写意画要想画好其实都不容易。工笔画因其讲究制作,在此过程中弄不好就落入了匠气,或是死板,或是画腻,对山水意境的描绘有种阻碍。还有,山水画是在古代已形成多个高峰,笔法、皴法、石法、水法、云法等等都已经高度程式化,最难的是要能画出新意。

 

3、李强老师,看您的工笔山水画,我有一种传统回归感,就像您的部分作品的用色及创作技巧上都与青绿山水的随类赋彩及少皴法的特点相似,您在创作作品时是否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您的风格有没有受到哪些前人的影响?
答:我觉得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宝库,也没必要重走“钻木取火”之路。完全可以用传统之营养壮个人之身躯。作为一个对传统感兴趣的画家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影响,我也不例外。当然影响最大的当属渐江。

 

4、说到随类赋彩,您又是怎样在您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呢?
答:我始终认为随类赋彩是绘画里的初级阶段,我崇尚的是随心敷彩!色彩只是画家表达语言的工具,必须为心所使,如果只能随类赋彩那怎么能有“雪中芭蕉”“朱砂之竹”!

 

5、石涛有言:笔墨当随时代。外界评论您的画既具传统理法又备现代审美意趣,您是怎么解读传统和创新?又是如何把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的?
答:传统和创新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说没有传统哪有创新,我的看法是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形而下的看传统,传统是各式各样的艺术和艺术品,而形而上的看传统,传统应该是一种凤凰涅槃的精神。

 

6、了解到您在工笔山水画的研究与实践中,汲取了众多的艺术元素与养份,您从学习西方绘画基础入手,又对中国传统绘画深入研究,您觉得西方艺术赋予了您哪些灵感,对您的艺术创作又有哪些帮助?
答:西方艺术给我的灵感就是自由。其实也不能说是灵感,就是一种感受吧。他们对待艺术创作不像我们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没有太多的束缚。因此我在创作中也努力使自己放松,打破约束,尽可能地尝试多种手法、多种形式地表达自己的内心。

 

7、据我了解,您曾有多次在国外办展的经历,如马来西亚、德国、日本美国等,您在这些办展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是否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了你后来的创作中?

答: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经历,拓宽了创作思路,丰富了创作题材。

 

8、您的作品经常被称为“有意境”的佳作代表,山水画意境的格调与作者的功力、学识、修养、人格、性格、情致、品位、格调及审美追求密切相关,您又是怎样把这种“意境”在您的创作中表现出来的?
答:靠勤奋,靠积累,靠学习,靠思维,有时还靠一点天赋。

 

9、我觉得您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可以归结“静、净”,并且成功的做到了情、景、境化而为一,您是怎样做到的?您是否能够给予一些正在工笔山水中摸索创作的当代水墨艺术家一些建议?
答:通过用线的穿插组合、用色的冷暖变化,让自然愉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我作品的基本音调。不拘泥于地形地貌,追求的是舒适淡泊、幽美寂静的意境。要说建议其实也是自勉:多和古人对话,找到契合点并发扬光大。当然也要关注西方现代艺术,吸取营养,洋为中用。

 

10、魏晋以来的隐逸文化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我听说您信佛,不好肉食且不嗜烟酒,而您的这种品格也正应和了您作品中的“静、净”,请问,这种隐逸文化是否对您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答:绝对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 “润物细无声”的。所以我的山水作品里没有“剑拔弩张”,没有“张牙舞爪”, 我所表现的是一个既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又是经过净化后的理想世界,像宁静而幽深的梦。

 


11、您信佛,并且曾经住过古寺,您是否有在将来创作一些关于佛教作品的想法?
答:我不知你讲的佛教作品是何种定义?目前在创作的作品就和佛教有联系。是关于佛教名寺的一些山水画。说到将来还真有一些打算,如去四大名山各画一批写生创作,还想自驾去西藏画一批关于藏传佛教的重彩作品,徐总是否有兴趣搞个策划,我们合作一次。

 

12、您曾经深入西藏、云南、欧洲和非洲等地进行写生,您觉得这段经历是否对您的创作产生了影响?您是否鼓励当代艺术家们打开房门多去转转?
答:当然会有影响。不同的景需要用不同手法去表现。这也逼着自己不停的学习新知识、新思维、新手法。
记得有一次去新疆写生,偶遇山洪,洪水把路冲垮,大家呆在大客车里无处可逃,眼睁睁看着旁边的大卡车被冲进峡谷,大雨再多下一会我们的车也就被冲进峡谷全军覆没,那种恐惧无法用语言描述。从此看待大自然又多了一份珍爱和敬畏,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条件。在欧洲和非洲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和谐,一份宁静,因此在创作中有意刻意作了表现。

 

13、听说您最近要在品映社举办一场画展,这次画展主要展出哪些作品,您是根据什么遴选出这些作品的?您对于这次画展的反响又有怎样的期待?
答:预计在十二月上旬在品映社做个小型画展,主要展出国外写生作品,说到期待,我希望大家在看了画展后有种“不虚此行”的感觉。

 

14、说完艺术咱们不得不说下现在的艺术市场,李强老师,据了解,您曾经担任过金陵美术馆的馆长,以您多年的经验来讲,哪些作品在现在的艺术市场上更具投资潜力?在工笔画领域里又有哪些类型的作品更被市场认可?
答:我一直觉得工笔画应该“去电脑化”。我总觉得现在好多工笔画电脑设计的意味太浓,有种工艺品的感觉。工笔画应该有写意精神。一幅作品首先打动你的应该是作品所表达出的意境,一幅好的作品应该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你只是被画面的制作所折服那真有点“见于儿童邻”了。所以我总是讲要画出“画意”。技法只是小道,“画意”才是大境。

 

15、近年来,兴起了一股民营美术馆热,据我了解,民营美术馆的数量已经占据了全国美术馆数量的三分之一,这么多美术馆的崛起,对于艺术市场是否是件好事?这个应该根据什么来衡量利弊?
答:既然占据了三分之一就说明社会有这个需求,应该是件好事。因为每个美术馆都会有收藏,收藏的侧重点又不尽相同,一方面可以繁荣艺术市场,另一方面对众多的艺术家来说又多了一些自己作品被认可的途径。
 

 

16、现在很多民营美术馆可谓举步维艰,一方面因为资金问题,另一方面也因为在人才、展览资源上的争夺,您觉得它们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资源里走出自己的模式,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答:民营美术馆的好处在于自主多样化,其要想在艺术领域有所建树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规模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不能贪大求全。因为是民营的,所以必须充分发挥馆长的才能、偏好,如若跟风,前途堪忧。办出特色,方可持续。

 

17、很多人认为,民营美术馆的竞争只是一场有钱人之间的“土豪游戏”,您怎么看?
答:对美术馆的定义还需要一种共识。有的只是画廊的性质但它也被主人定名为美术馆。话说回来,能入“土豪游戏”的美术馆其规模、体量都还是可以的。人类需要游戏。只要这种“土豪游戏”玩的好,能给大家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提升,就应该欢迎。有竞争是好事。

 

18、在现在鱼龙混杂的艺术市场里,虚假抬高,恶意炒作现象非常严重,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您能给初入艺术市场的藏家一些好的建议么?
答:恶意炒作只能带来一时的光环与利益。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李嘉诚在说到房地产的价格因素时说: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对艺术品的收藏我觉得第一是喜爱第二是喜爱第三还是喜爱。只要喜爱就没有后悔。

 

19、在收藏市场中,书画、瓷器、玉器、钟表钱币等种类繁多,目前看来最好的是书画市场,你觉得书画市场是否能依然保持现如今“名列前茅”的现状?是否会有新的“黑马”杀出?如果想发展的更好,对于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们而言,应该做些什么?
答:未来我觉得书画依然会在市场“名列前茅”的,多年的积累这个地位无法撼动,西方现代艺术尽管五花八门,但拍卖市场依然是架上绘画为主。“黑马”会有,我的兴趣不够广泛没法预测,但再“黑”也黑不了书画。如果想发展的更好,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们应该各司其职,艺术家只管画好自己的画,市场交由画廊或经纪人,艺术爱好者们要提升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努力使自己有一双慧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李强(工笔重彩)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