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别:男
出生年份:1950年
籍 贯:安徽省
擅 长:书法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职 称:高级编辑(记者)
任职机构: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江苏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头 衔:名誉主席、终身名誉主席
学 历:本科
注册时间:2014-09-05
今日访问:178
总访问量:230624
儒雅清新 俊逸深沉
——读汪寅生先生的书法
叶鹏飞
有高格的心态,才能有高格的作品,这是历代书家孜孜以求又难以达到的高境。而汪寅生先生即是当代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高境的书家。最近,赴南京参加江苏省书协理事会,最大的收获是又遇到汪寅生先生,读到他许多书法新作,读到他的书法心语,让我受益良多,增加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清人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说:“学书者除了要有天份、要多见、多写之外,还有二要:一是品高、二要学富。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学富则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溢于行间。”读了汪寅生先生的书作,觉得正和杨守敬之言。
汪寅生先生的书法,首先体现的是他的勤奋与识见。
从汪寅生先生的心语中得知,他成长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徽墨之乡休宁,这里是历史上曾出现十九位状元的地方,保持着优良的传统文化习惯,让他自小即以晋唐书法为范。唐人书法的严谨、晋人行书的俊逸,催发着他的耕砚意志,山川的灵秀纯净,孕滋着他的艺术天份。因此,在“文革”结束,书法艺术方兴未艾之际,他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时,即脱颖而出,以端庄的楷书,俊逸的行书而让人瞩目。
然而,有天份的人,对艺术总是有着独特的思考。汪寅生先生大学毕业投身新闻工作后,他视野开阔,深深地意识到,书法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大众实用与审美的文化需求,而硬笔书法是最迅速、最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于是,他利用新闻平台,通过举办各类型的展览、多层次的交流、多视角的研讨和多形式的教育,推动了硬笔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难以计数的庞大爱好者队伍,汪寅生先生也成为“播誉遐迩、功绩卓著的领军人物”(言恭达评价之语)。
在硬笔书法如火如荼的同时,汪寅生先生清楚地意识到,要在书法艺术上有所建树,必须软硬兼施。他说:“硬笔书法字体较小,线条变化不大。毛笔书法讲究虚实空间、枯涩相宜、浓淡结合,在练习硬笔书法的同时练习毛笔书法,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硬笔和毛笔的书写规律,双管齐下,软硬兼施”------,这充分体现出他的睿智。由于硬笔书法直接发轫于毛笔书法,起点就有着一定的高度,其艺术效果虽不同,可美化汉字的基础和宗旨是相同的、追求的艺术境界是相同的。所以,汪寅生先生将硬笔书法的普及作为自己的社会担当,而将书法艺术的追求作为自己的志业。由此,也显示出他高格的心态。尤其是在书法市场日显热闹,对硬笔书法日渐冷落的状况下,他仍不忘初心地关心着硬笔书法的发展。他在“双管齐下,软硬兼施”的观念的坚持下,书法艺术不断精进。硬笔书法的细小精微的结体优势,也为汪寅生先生的书法奠定了精到、耐看、清新的基础。
读汪寅生先生的书法,能感受到他扎实的功底和创作能力。
我一向认为,不会写楷书的书家,任其多著名,肯定是基础欠佳或半路出家者,或识见不高者。故而,我认为的书家,必须看其楷书,否则不以为然,这也可能是我的偏见。
汪寅生先生平时多以行草书鸣世,却是一位精于楷书的书家。我读到他的楷书作品有:《曹丕典论 论文》、《刘伶酒颂诗》、《刘禹锡陋室铭》和《杜甫秋兴诗册》等。从这些精妙的作品中看,他的楷书是立足于唐人而上溯晋人的,既有着当前很少有人涉及的柳体楷书意味,又蕴含了钟繇式的古朴意味,显示出既儒雅又俊逸的特色。可以说,不论在用笔上、结体上都显得精致入微,这正是他追求精到的硬笔书法在毛笔书法中的作用所致,是他软硬互补的结果。况且,用柳体改良,形成了他的楷书特色,这在当代书坛还是罕见的!
读汪寅生先生的书法作品,最引我入神的是他的行草书。
从他的作品上分析,他掌握的技法是非常纯熟的。不论行书还是草书,用笔的提按、顿挫及枯湿、疾迟都极其自如。正如宋人黄山谷在论用笔时说的:“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能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所以,汪寅生先生非常讲究用笔,他的点画挺拔中包涵韧性,讲究中锋运笔,以刚柔相济、枯湿兼容为特色,尤其是一些局部,放大后更让人看到其中的变化,用笔的俊逸、笔迹的深沉,显得内涵非常丰富。
行草书的结体最能体现个人风格和学古出新的能力。汪寅生先生的行草书有纯粹的行书作品,也有行草书和草书作品。从他的行书《自解老子上善若水》和《宋太祖缘识诗》看,保留着浓郁的晋、唐意味,明显地感觉到他的行书与楷书的师法同源。我认为:真正的书家是能够各体互补的,当代一些人,所写楷书与其行草书风格不一,判若两人所作,这就是不会融会贯通。而汪寅生先生的成功之处,即是各体都能互补。再则,用纯粹的行书创作的作品,还是有难度的,这体现出他的实力。所以,我读他的《辛稼轩词》斗方和《孙肇圻句联》印象特别深刻。清人梁闻山在《承晋斋积闻录》中说:“孙过庭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如平正,务追险绝,复归平正。须知终之平正与始知平正不同,始知平正,结构死法;终之平正,融会变通而出者也”。汪寅生先生书法的结体正是他复归平正的体现,也正是因为能如此,才能给人以儒雅清新的高格感受。细读他的行草书,觉得比行书更加开张,蕴含着米芾的刷字风采和黄山谷的舒展体态,已是取法多样而合而为一了。有着俊逸深沉而生趣盎然的特色。让人看到他从楷书到行书再到草书这一脉相承变化的轨迹。在布白上,他坚持传统形式,他的《张耒偶题诗》、《陶渊明诗》和《李白桃李园序》等条幅,注重掌握墨色的轻重调和,将重墨、湿墨和枯墨的应用,随字势节律而自然变化;在字形大小方圆等变化上,注重穿插、起伏,行气上下呼应又左右相顾,给人以整幅的美感。可以说,他的这种布白能力是经过艰辛磨练的体现,也是他天份所致,更是他多见后的自然流露。当前,书法创作走向展厅化、装饰化、制作化的弊端,而汪寅生先生单纯的传统布白方式,反而让人耳目一新。正如元人盛熙明《法书考》中所说:“翰墨之妙,通于神明。故必积学累功,心手相忘,当其挥云之际,自有成于胸中,乃能精神融会,悉高于书,或迟或速,动合规矩,变化无常,而风超逸”,是他成书在胸的流泻!
读汪寅生先生的书作,又显示出他对篆隶书不落尘俗的取法。
汪寅生先生是一位全能型书家,走的是一条真草隶篆四体同研的创作之路,这在当代书坛、尤其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书家中是少见的。传世的篆书和隶书碑版极多,风格迥异,有粗狂的、稚拙的,也有古雅的、静穆的和清逸的。而汪寅生先生的取法,似乎有着自己的识见。我以为他的篆隶多取法于清人,从邓石如入手,而以杨沂孙作补充。他追求的不是“高古”或“金石气”,而是与他的楷、行草书的风格相协调的书法,追求儒雅清新,其实,这更有难度。因为秦篆的庄严、金石的神秘、石鼓的奇伟、汉隶的浑朴都是不可逾越的高山,而清代的篆隶的复兴期,清人发展了篆隶书风格创造:邓石如的厚实深沉、杨沂孙的流畅俊逸是秦汉时代所没有的。而秦汉都是铸和刻,清人则多为墨迹,更易向前贤取法。虽然,当前对清人篆隶不重视,却更引发他对清人篆隶的继承创新,这也显示出汪寅生先生的识见来。
从他的《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五言联看,他的书风是端庄清雅的。在用笔上稳重而显轻松,笔随心转,自然而畅达,可谓是其篆书代表作。而《虢季子白盘铭》虽是大篆,却与他的小篆书风相協,并不突出“金石气”,而是注重“书卷气”,让大篆也加入杨沂孙笔意,透露出俊逸之气。再看他的隶书《治学当思日精进,为官应效清正廉》联,是师法邓石如而来。其实,隶书要创新,比行草书似乎更难。历史地看,汉代以后的隶书皆不足观,只是到了清代郑谷口、邓石如等人的出现,才给隶书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汪寅生先生的隶书取法是有明确选择的。此联用笔扎实,结体厚重,形态静穆,有着儒雅深沉的气象。与当前书坛隶书创作不是简牍即是上大下小的流行书体,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是他不落尘俗的体现。
读汪寅生先生的书法,感受到他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学养。
当前书法展览频频,而所书内容却雷同单一,影响了书法所要表现的艺术内涵。而汪寅生先生所选择的古典诗文,都是他自己所钟情之作,与平时书家所书唐诗宋词有明显不同。前面所举他的作品例子就可明显觉察到这一点。除此,他还有许多自撰联语和诗文,有自己读传统经典后的感想,能让人一读再读,有着“文也者,其道焕焉”的风采,达到了翰墨互辉的高境。这说明了“品高”、“学富”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唐人张怀瓘在《书议》中说“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所能言,世智所能测!”由于汪寅生先生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学养,对书法艺术总能究其幽深之理,其审美积淀、创作思考,都会渗透到作品的杳冥之中去,才会有“烟波浩渺学无穷”(汪寅生诗句)的境地,这也是自古以来,评论书法一直重视书家的品格修养和文化修养的原委。但是,并非所有具有文化学识积淀的人,都可以不经他力地成为书家的。作为个人,读书是强化文化学养以助艺术的主要途径,还必须以天份和勤奋作为支撑,这才能将学到的知识来促进书法艺术多角度进取,而不是知识的粗糙扩展和知识量的简单堆积。学养差的人,哪怕他技巧再成熟,但在审美上往往内涵单调贫乏,再也提不高艺术品位,这在当代书坛一些获奖作者中有着明显的例子,最后固步自封,或走向俗气。而汪寅生先生可贵之处在于不断思进,花甲之后又能更上一层,这在当代也是罕见的,这都得力于他的思考、得力于他的勤奋。更由于他不论是硬笔还是软笔、不论是楷书行书还是篆隶,都能触类旁通,做到“因之为用,相须而成”,进入创作佳境,书品自高——正合于杨守敬所说的“二要”,有着儒雅清新的气象和俊逸深沉的内涵。
总之,汪寅生先生的书法,是他遵循孔夫子“志于道、依于仁、游于艺”思想修炼的结晶。是他社会责任的体验,也是他抒发内心的流露,是“岂常情所能言,世智所能测”之作。当然,对于一个现实世界的书家来说,必须在笔墨形式中充满激情、充满干劲,才能为进入高境而蕴蓄力量,这也正是汪寅生先生的书法既有着传统文人的特色,又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缘由!是他书法人生、艺术思想和社会责任的综合体现!
(叶鹏飞 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下一篇:战新冠疫情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微官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