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个人信息

王作均

加关注
艺术家手机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性    别:

擅    长:国画

职    称: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师    承:陆俨少;童中焘;孔仲起;卓鹤君;谷文达

任职机构: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

头    衔:理事

注册时间:2015-03-23

今日访问:1031

总访问量:336404

个人简介

王作均; 1960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1977年入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8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师从当代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孔仲起、童中焘、卓鹤君等名家,毕业后因品学兼优 ...详细

参展经历

热门展示|热门推介

王作均首页> 资讯>“水墨”再识

“水墨”再识

2018-04-23 15:37:32作者: 王作均

“水墨”再识

王作均  

中国当代艺术格局已渐渐形成多元并进的现状,传统写实主义的艺术主线正不断被诸种新艺术形式的出现所碰撞。在目前中国绘画艺术形态中,抽象水墨的概念不断地被提起,并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时段的展览中被冠名,诸如与抽象水墨相左右的一些名称,如“现代水墨”、“实验水墨”、“都市水墨”、“现代水墨”等都被一些批评家和相当一部分绘画实践者无绪的置放和功利性的利用,以致于绘画界特别是水墨艺术的创作者无法清醒地面对而盲从地受摆布。水墨艺术自律性发展在众多虚妄的概念中受到不良影响而受到阻碍,为此我们必须加以清晰地梳理,以还原水墨艺术自身的发展逻辑。

水墨艺术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面对传统水墨形态作品时,它可能是一种风格学上的概念,特指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样式:在面对西方现代艺术时,它可能是一种表明自己“中国身份”的文化概念,是表明“东方精神”的载体;在面对当代艺术时,它有可能成为时间上的概念,特指1980年代初由谷文达、卓鹤君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画家们所实践的一些新中国画语汇。“水墨艺术”有其相对丰富而无界的中国画概念,却又是清晰而有界的中国绘画的新组成,它明显有别于传统中国画笔墨造型结构的“特指”。“它”可以表现为具象形态,更可以表现为抽象形态;“它”可以描绘都市,也可以描绘山川;“它”还具有自身的独立的形态美,比如晕化效果、线条效果、干湿对比与互相交融的效果,层层叠加增厚的效果等等,所谓“水晕墨彰”与“干裂秋风”之味。水墨自身材料特质为“水墨艺术”的重新发现和鼓吹提供了新的可能,“它”有界的材质却可能被发展成“无界”的艺术形态。水墨艺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未来性,在传统绘画中学习笔、墨、纸、水的运用将会为当代和未来创立一种独立品格的新艺术样式而提供给世界。

水墨艺术的历史形成和演变给我们新时期的创作,提供了极多元指向性的启发。传统水墨的根基是在“意象”美学范畴之内,从艺术整体上讲,它要求主题“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言”,把对“道”的妙悟和自我的表现作为艺术的高峰体验,水墨所形成的任何具象和半具象的形态都符合对“意”的追求,都必须表现一种自律的“精神境界”,六法中的第一法要求“气韵生动”,倪云林只求“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耳”,石涛的“一画”说更抽象地表述了中国绘画的超然境界。“水墨”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主要趣旨所在,它必然是以水墨迹象背后的精神意义为第一诉求。

水墨艺术在当代处于艺术纷呈期,经历了诸多形态的转变,但不外乎具象与抽象的两大类。具象类的水墨艺术基本涵盖了绘画中描绘的人物山川田园景象,这类绘画可读性强,具有直观可辨性的绘画形式,它包括宋元时期偏写真的细笔画如范宽、李唐、马远等艺术,以及明清之后的一些直抒胸臆的大写意画如八大山人、徐渭、石涛、扬州八怪等作品。1980年代初,中国具象类的水墨作品在历史的审美评品系统中,其艺术精神定位主要依据艺术家截取自然景物时经营位置的能力,笔墨功底——也就是通过笔线和墨色组合所形成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书法以及诗文辞赋的组合能力,这种画外和画内工夫结合的成功与否,是论及艺术家艺术成就高下的主要依据。古称“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等线描法,宋人的“马一角”、“夏半边”以及“有笔无墨”、“有墨无笔”、“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等美学规范具体又抽象地总结了古人在水墨艺术审美方面的经验,这些经典的审美原则和法度把传统水墨艺术定位于高格局的艺术境界中,同样引领着历代水墨艺术的发展与延继,它自身的本体性,同时也适用于当今抽象类新水墨艺术的审美体系。

所谓抽象类水墨艺术,大致发瑞于1980年代初,由浙江美院谷文达、卓鹤君等一批山水画家们以传统大泼墨形式的绘画方式呈现,由于运用了大面积墨色的积淀和铺张,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山水画的视觉格式,从而引领了一场新水墨艺术的审美思维和习惯,这样的审美模式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逐渐被理解和接受。近二十年来艺术运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现当代的艺术思潮一浪接一浪地呈现,水墨艺术的原旨趣味也在不断地受到挑战。抽象类水墨形式相对于具象类水墨艺术来讲,更具有不写真性,它不追求客观事物真实的方位、体量,比例、质感等因素,抛弃现实感和可读性,强调喻意、意会、象征联想的审美特性,它和传统的审美习惯相去较远,更强调用不确定的因素来直击事物的本质,用不可言传的感悟来表达艺术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却又明晰强烈的主旨。水墨艺术的衍变成了中西艺术汇合的共栖处,在当下国际艺术相互融合,彼此借鉴和理解的大环境下,抽象类的水墨艺术更容易走进世界艺术平台,成为具有中国文化艺术基因的“环球艺术”。

抽象水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无数不同艺术家实践和创造的结果,由于不同艺术家的艺术思维各异,审美不同,切入点不尽一致,创造形态纷呈,如抽象类水墨又被梳理成“现实水墨”、“都市水墨”、“表现水墨”、“观念水墨”等等。但无论被理论家分属于哪类艺术,都必须表现好“水墨艺术”自身形式的美学逻辑,都必须具备对于水墨宣纸的美学规范的遵循,如果一味地强调外形的夸张气势,尺幅的硕大,强调空间的“宇宙感”或悲壮的“哲学意味”,这类水墨作品只能称之为水和墨在宣纸上的涂鸦,并不能被称之为艺术。我认为水墨艺术是观念先行而后用完美的“水墨语言”去支撑的高档艺术,是视觉审美过程带动意象审美实现的完整艺术,缺少“水墨语言”的所谓观念是不适合由“抽象水墨”之容器所承载的。不懂得“水墨艺术”自身的形式规律就如同不懂得英文单词的意义,缺乏造句能力,如何表达思想?当代艺术中不乏许多滥竽充数者、投机者,他们误以为好的观念就可以成就好的水墨艺术品,误以为只要用漆黑的墨块就可以成就前卫艺术大师,所以社会上到处都泛滥着展览会、研讨会和伪批评家们。因为水墨材料的简便性,使很多投机者们以为发现了金矿,殊不知正是因为材料的简便性才使中华水墨艺术显得更深奥更有高度。这一点,无知者是无法企及的。

水墨艺术是一个大话题,不可能一日道完,相信历史会将前人留给我们的艺术智慧真正地播散到真诚的艺术家的作品中,“水墨艺术”的真正传承者一定不是那些只玩观念不会笔墨的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作均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