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崔琳 二维码图标

加关注

性  别:

擅  长:油画

职  称:副教授

任职机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头  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东油画学会理事

注册时间:2018-12-28

今日访问:134

总访问量:136759

艺术家年表更多

获奖记录更多

艺术家风采更多

崔琳首页> 资讯>崔琳风景:寻找心灵的原乡

崔琳风景:寻找心灵的原乡

2019-01-31 22:10:35来源: 艺术评论作者: 孟宪平

 

   

内容提要

 

论文以青年油画家崔琳的风景画创作为主题,讨论了其绘画中所蕴含的心灵原乡的寻找、发现和表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画家跟风景对象的三种层次关系,将原乡表达延伸到从自我精神和个体艺术形式的发现角度加以理解。原乡观念对山东油画有特殊意义,文章分析了地域艺术家成长中精神表现面临的问题和解决之途。

 

关键词

 

崔琳  风景  油画   心灵原乡  

 

                                                             一

 

      在我的印象里,崔琳子惟女士的油画和她的性格一样单纯而有力。就像很多执著于绘事的优秀画家一样,她用谙熟的形色语言,用油彩图绘她所感受到的生活世界,藉此表达纯粹而细腻的美妙情感。与此同时,子惟的表达又如此鲜活、强烈、充满生气和力度。这是她的性格,这是一个看上去柔美,但内心却充满率真刚直之气的北方女画者精神的自然表达。

子惟女士逐渐迷恋于风景的描绘。她在风景画方面的出色表现,可见于近几年来在一系列重要展事中提交的作品。比如去年,她的风景画在《多彩·全国女画家作品展》《和·当代中国小幅油画展》《平行•视界:中国油画家赴欧交流展》等活动中都有表现。特别是上个月刚刚举办的以“心之海”为主题的个人画展,让我们细细体悟了她关于风景创作的情思、妙悟以及心路历程。她描绘异域风情,欧洲古城,教堂寺院,高原大川……无论自然物象还是人文景观,都能够在她笔下得到生动淋漓的表现。

       但毫无疑问,她笔下最让人动心的风景图像却是大海。

       看子惟的海跟看她画的其它风景很不一样。你会蓦然感到,大海在她的画面中仿佛变成了一种鲜活的、有生命的存在。你能目睹海的神彩。阵阵微风下,坚硬礁石后面的湛蓝海面跳动着一片片鱼鳞般的金色光芒,那光色刺人耳目,动人心魄。你能体察海的性情。宁静的港湾,在远处金灿灿的晚霞映衬下,笼罩在一片翡翠般的蓝色夜幕中,蓝的深沉和澄澈让人心动神迷。你能倾听海的脉动。养马岛的岛礁不再孤独无语,仿佛在柔婉碧波的牵动下飘摇而哼唱。退潮之后的海岬浅滩水石散逸,似乎在惊心的记忆里回味而呼吸。

       这种动人的生命活力,显然并不仅仅来自自然本身,更重要的是画者情感朝向对象的注入。对自然充满爱,真情融入,物我一体,绘画就变成一种在画布和油彩的交互运动中展开的物我两忘的真情流动。正如画家本人所说的,“绘画,是我与我爱的风景的一场恋爱”。在情境交融的状态下,用心描绘属于自己的风景,这就是子惟女士的绘画观。

 

                                                             二

 

       观子惟女士的风景,让我蓦然间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位注重写生或者形象描绘的艺术家来说,选择一种景象,究竟意味着什么?

       子惟对风景有一种很强的“选择感”,或者“寻找感”。我打算将画家在经意不经意的、命中注定或机缘巧合的情境之下选择某种描绘对象的过程称为选择,或者寻找。将艺术表现的兴趣投放到风景,这本身就是一种选择。早年的子惟是从人物画开始自己的艺术之旅的。20年前,她的人物作品《节日》就入选了第九届全国美展,画中顶天立地的人物构图,特别是蒙古少女火红热烈的节日盛装令人印象深刻。之后的多年中,她又陆续画了《节日之二》、《转经》、《巴格达》、《归航》等一系列人物作品。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画家的兴趣在从人物向风景扩展,那种曾经只是作为色彩习作和人物背景的风景,越来越变成画面表现的主题。

       选择风景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在创作人物画之余偶作风景,或者干脆从人物转向风景,在很多情况下,常常意味着画家从艺术的限制、规范、他者走向自由、表现、自我的过程。子惟的选择恐怕也是如此。正是在风景画中,她过去不得不悉心设计的形象、结构、主题、寓意都悄然隐退了。她可以径直捕捉自然中的线条和色块,可以将画面自由的分割和重构,特别是,她可以自由选择让自己动心的风景,表达自我的情思和妙悟。

       没错。即使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子惟似乎也是在不停的选择和寻找。她爱海,但她并不将自己局限于海。她画甘陕的黄土高原,也画西北的雪岭和崇山,她可以随手描绘市井巷陌,也乐意勾绘乡村的水草池塘。这两年来,借助参加海外研修的机会,她风景表现的触角伸到了世界各国。于是我们看到色彩斑斓、鳞次栉比的童话小镇,聆听庄重静谧布拉格红色小城的晚钟,我们惊异于占婆塔景观的绮丽风情,也感叹涅瓦河畔色彩缤纷的流光夜色。

       表面上看,这形形色色的风景,无论是有意探寻,还是偶然邂逅,似乎都为画者提供了某个最为简单的描摹对象,无需更多的判断和选择。风景之美足堪描绘,画者何须分心劳神。可是,我们的问题正在于此:风景,对子惟来说,是不是就像印象派所强调的,是一种没有意义差别的形色构造的对象?或者如巴比松画家所实践的,去发现和描绘打动你并富有象征意义的景观?

       显然并非如此。在笔者看来,风景的发现和选择至少包含着三种层面的含义。其一,画者必须努力发现一种跟自己的心灵息息相关的风景,由于它关涉主体的记忆、个性、生命体验,因而这风景成为画者心灵的原乡;其二,画者对风景的表现乃是将形式跟心灵契合、融汇并完全释放的过程,只有心灵栖息之景才能获得完善的形式表现;其三,一个有着强大心灵的画者必将超越风景的局限,心灵将撕碎造物的表象,重构自己全新的栖息之地。

 

                                                             三

 

       因此,子惟女士对海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表现,乃是基于一个漂泊的心灵对于栖息之地的向往、追寻,而她在海景描绘中获得的精彩画面,乃是一个人在心灵原乡体验到的极端热烈、和谐、深沉情感的自然表达。

       在我看来,所谓“心灵原乡”,就是一个人心灵深处所蕴含的跟他的记忆、童年乃至基因息息相关的,浸入了他的性格、情感、趣味、理想的自然意象或生活图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原乡。为什么有的画家痴迷花草?有的热衷山水?为什么有的画家纠结于幽冥的暗夜,有的则酷爱惨淡的熹微?过去,画家受制于传统法则或者世俗趣味,对自己精神风景蒙昧无知。甚至,在现当代的主流写实绘画中,画家也追逐官方主题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暇过问。而现在,随着艺术越来越关注自我,表现心灵的景观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了。

       无疑,子惟是一个对自己的心灵原乡有着强烈的自觉意识的人。为什么画海?在短文《记忆中的海》中,她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歌“大海啊故乡”。大海就是她的故乡,她的童年。她讲到:“我在海边长大,从小吹着海风,浸泡着海水,聆听着大海的喜怒哀乐,与小伙伴在沙滩上滚打着长大……大海蕴含着这么强大的生命力,我能深切的感受到它的欢愉、平静、温柔、激荡、愤怒……以及叹息。那澎湃之音,像心跳、像呼吸,像不断流淌的血液,绵绵不断,生生不息。”不难理解,画海,对她来说就是画自己、画大海性格以及大海赋予自己的性格;大海的气息和召唤,也必然是自己对自我精神的探寻和发现。

       子惟曾经讲述自己在南国水乡的体验。虽然多次去南方,虽然江南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但每次拿起画笔她都感到无从下手。那连绵不绝的土山,那葱茏蓊郁的丛林,跟北方的大山大水、巨石长空都相去甚远。固然,她的有些海景是南国海边之作,但大海就是大海,一定是让她嗅到了熟悉的故乡的气息和味道。 

       当然,对于一位职业油画家来说,她能胜任任何风景的描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笔者尝试表达的观点,只有面对一种打动了画者的风景,或者说,只有当面前的风景跟画家的心灵原乡发生了某种契合的时候,这种风景才能在画家的笔端得到富有生命力的描绘。也许,这能够解释子惟海景风景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四

 

       闫平教授谈到崔琳画作印象,认为她的画风趋向于“表现主义”。把表现作为绘画的主旨,对于子惟来说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如何判断画者在一个画面中完美地实现了表现?这个问题却难有定论。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发现,其实,风景原乡的观念恰好能帮助我们解决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何以界定风景表现性的实现。

       为了更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一种特别的划分。一个风景画家,无论采用什么风格和手法,无论对写生有何种依赖,单单从他完成一个画面的心灵状态来说,其所有的风景可以分为两类:“草稿风景”(或“风景稿”)和“创作风景”。风景稿,所表达是画者心灵向外界的趋从,是心灵尚未开启的状态下画者对一种异己风景的感知、构思、模拟和建构。而创作风景,所表达的则是画者向自我心灵的转向,是心灵开启的状态下画者借助某种风景意象实现的自我心灵的发现、展示、栖息和释放。

       那么,无形的心灵若要开启,不正是需要一个可藉以栖身的画面图景吗?当心灵栖息在了一个理想的家园,不正是风景获得了表现吗?

       用这种视角来看子惟的风景就显得更有趣味。纵观她多年的风景画创作,我们可以发现,她一直处于孜孜不倦的探寻和发现的过程中,也一直处于从“风景稿”积极地向“创作风景” 转型的过程之中。从自然中发现形体和色彩,在画面中创造构图和空间,努力营建一种色调和氛围,在建构中培养并施展技巧和风格,对于学院派画家子惟来说不过是绘画的常态。不难看出,子惟风景的特征——娴熟的技巧,成熟的语言,巧妙的构图,和谐的色调,以及对自然特质准确而精妙的表达,都不能不归之于专业素养的累积。

        但是,子惟很清楚的意识到,所有这些不过是“风景稿”的品质,尽管精妙而完美,都跟真正的“表现”相去甚远。她坦然的谈到,“我现在越来越感到,技术和技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灵魂和思想的出口,要在绘画空间中看到自己,为此我宁可忘记或者放弃技巧”。她要实现的乃是“创作风景”,要获得真正的、彻底的心灵的表现。为此,她必须不断的探寻和发现。一方面,她要发现自我,走进神秘的内在心灵,另一方面,则要为自我心灵寻找一个最契合的栖息之所。

 

                                                             五

 

       我希望,读者不要因为“寻找”或者“发现”这样的字眼,而忽视了心灵所蕴含的巨大的建构力量。寻找心灵的原乡,对于高超的艺术家来说,并不只是意味着满足于发现一个似曾相识的住所,而是如前所述,艺术家要超越风景的局限,撕碎物的表象,获取心灵形式,重构自己全新的栖息之地。

       子惟画于2017年的作品《秋冷》就是一件这样的作品。这幅画描绘的是欧洲一所东正教建筑前面的几棵在蓝天和白云背景中自由飞舞的枯树枝条。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树枝的曼舞在蓝天中泛起了涟漪,画家似乎看到了海洋碧波中水草和鱼的游荡。另一件作品《占婆塔》也很值得注意。在她笔下,建筑已经不是建筑,树木也已经不是树木,环绕着南亚丛林宗教场所的一切,似乎都幻化成了画家记忆里的斜阳夕照下海岛、礁石、洋流、波涛的交响。无疑,这里才是闫平老师所谈到的子惟绘画表现性的关键。

       在我看来,从寻找到重构,从描摹到表现,恐怕是一个地域性艺术家扩张自我表现力,转型成为一位民族性或者国际艺术家的必经之路。当然,要想实现这个转型,她就必须具有一种直面、拆解、重构异域风景的能力,她必须用自己强大的心灵快速地在陌生环境发现和撷取种种造型元素,重新创构成自我的原乡之境。张大千在蜗居的美国海滨小镇卡梅尔就是这么做的。赵无极在巴黎的漫长岁月也是这么度过的。从巴塞罗那到巴黎,当年毕加索也辗转实现了这种跨越。这种跨越,甚至成为山东地域艺术家的一种两难之境。有的画家因痴迷本土风景而局限了艺术扩张之路;有的出走他乡的画家,却只局限于异己之地的生涩描摹,或者因无力创构而不得不重返故乡。当然,也有像杨松林先生、王衍成先生、以及王克举和闫平伉俪这样的成功者,即便身在异乡,笔端也总是因为流淌原乡血脉而感人至深。

       子惟已经意识到这种更高境界的原乡图景。新的一年,她正在计划新一次黄土高原的写生之旅。显然,让她感动并不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而是那种早就融入她血脉中四处满溢的巨大空间和强力色彩。她已经明白,原乡不是对审美心灵的限制,而是真情和力量的源泉,也是个性化形式的培育之地;甚至,原乡也不是地域的偏狭之景,而是人跟血肉牵连的生活世界的审美想象。也许,一个风景画家的成长,就是个体的心灵家园的扩张之途,她必须不断重新定义精神栖息地的形式、范围和意义。

       不难理解,原乡的本质乃是艺术家的心灵。所以我相信,子惟女士对心灵家园的寻找之途,也必将是她的个体心灵的成长和超越之途。

 

                                                                                          孟宪平

                                                                                         2019.1.4

                         

                                                                                                                                                  

                                                                                                                                           

 

————————————————————————

 

孟宪平

鲁东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艺术评论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崔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