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走出非遗传承新路子杭州地铁展出21套“棉花娃娃”惊艳市民
2021-11-15 13:45:25艺术家提供
摩登与古典、民族与世界、Z世代与非遗传承人……如何保护非遗文化、寻找传承路径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及技艺灿烂千年。如何让年轻人的潮流喜好与非遗文化有机结合,用现代设计激发传统技艺生命力,11月7日举办的“国际大学生节非遗创新展”给出了新回答。
东华大学“棉花娃娃”亮相杭州地铁
201年11月7日,杭州地铁举行了一场“棉花娃娃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国际大学生节非遗创新展(以下简称”非遗创新展“),活动由潮流亚文化品牌Rua娃吧、浙江省云上公益服务中心、杭州地铁凤起商业街共同举办,来自杭州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和参展市民,在现场感受了一次不一样的非遗传承体验。
马尾绣、平绣、拼布绣、蜡染、织锦……现场展示的每一套娃衣都有它的”非遗故事“,各具特色的民族印花与制作工艺令现场观者如云。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身着改良虎头帽、云宝鞋、小礼服的棉花娃娃是由来自仡佬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和东华大学的学生一同设计展出的。现场共21套款式各异的小衣服,不仅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也闪烁着Z世代潮流设计元素。非遗传承研习新路径在这儿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三部委联合推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三部委联合推动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全国121所高等院校相继贡献了数量巨大、群众反响热烈的非遗系列创作活动。其中传统工艺研究与学习是”非遗“中参与面最广、流通性最强的门类,搭建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桥梁,让传统工艺走进大众生活,有利于高效地传承和保护”非遗“。
在此背景下,非遗创新展联合社会各界,串联爱心公益,传递美好温暖。展览内容主要涵盖”非遗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技法介绍“、”公益棉花娃娃展览“以及”非遗元素自闭症画作“等板块。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发起了杭州地铁凤起商业街爱心商户”1元捐“活动,参与者向指定公益项目捐赠1元,即可获得对应的爱心赠礼,线下商户则借助互联网把点滴爱心汇聚成了公益潮流。
非遗技艺驱动娃衣设计创新
此次展出的21套非遗娃衣,均优选自潮流亚文化品牌RUA娃吧与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遗教育研究中心柯玲教授团队共同合作发起”非遗传统工艺娃衣设计比赛“。
大赛共邀请彝族、仡佬族、布依族、苗族等7位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联合苗绣、拼布、蜡染等传统非遗技法,以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棉花娃娃为载体,与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学生一同设计参赛。旨在通过”非遗新传承“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积极关注和参与,增进人们对非物质遗产文化的认识、传承与保护。
比赛过程中还发起了网络投票推选最佳新”绣“奖,由于内容新颖、娃衣造型别致,成功吸引了上万网友参与投票。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活动时间从11月7日开始一直持续至11月21日结束,市民朋友可自行前往参观。
(责任编辑:胡艺)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