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性 别:男
擅 长:油画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职 称:教授
师 承:孙景波
任职机构: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 历:本科
注册时间:0000-00-00
今日访问:484
总访问量:248688
横看成岭侧成峰
黄 滨
学生美术习作评价标准方法、价值初探对学生的美术习作进行评价是美术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高中美术课的教学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体,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主要体现在作业的设置、随堂解决作业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学生完成作业后的评价三个环节上。在教学中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其中,“作业的设置”是教师教学意图的体现;“随堂解决作业过程中的问题”是对教学意图实现的保证;而“对学生完成作业后的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查。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在《教育过程》第40节中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珍视这些成果才是真正对过程的尊重与后续力量的激励。”多年来,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直是教学的重头戏。但由于美术课作业的评价涉及美术评判标准、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等因素,因此不同时期、不同教学单位甚至不同美术教师对作业评价有着千差万别的处理方式。
以作业判分为例,以往各大美院附中的评分沿袭苏联“5分制”模
式,5分为最优,3分为不及格,每个分数档用“+”“-”来区别微差。而目前为了与文化课判分标准同步,各教学单位普遍采用百分制,作品优
劣的差别判得更细微。又如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保护学生积极性,采取轻“评价”、重“实践”的教学思路;而有的教师处于同样的目的,使用的方法却大相径庭:通过严肃认真的评价来鼓励竞争。
究竟这些评价方法谁优谁劣?抑或美术教育根本就是个性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何才能利用好“评价”这个教学重要环节,提高教学效果?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将对涉及“评价”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评价的标准
学生在高中阶段,随着体力、精力进入人生的黄金时期,理解力对事物的专注程度也较以前有了重大突破。随着知识的增长和对历史上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能力的提高,他们要求学习更多的专业技巧,创作出更为准确、生动的作品来。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指出习作画面的问题所在,使他们获得新的知识,获得技巧上的进步,但不必过分担心批评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为,随着人格和世界观的逐渐成熟,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中肯的批评会带来学生技巧的进步,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一次飞跃往往来自几句如“醍醐灌顶”般的批评,且终生受用。但是,对美术作业的评价毕竟不同于数学作业:那种“非对即错”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一次艺术实践来说显然太过于简单了。有几个原因造成了高中美术作业评价标准的复杂性首先是艺术标准的多元化。“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古训,揭示了自古以来艺术作品一直以打破旧有套路、创造新形象者为佳。以统一的模式来判定艺术作品的高下,只能显示出评判者的保守和僵化。对高中美术作业评价也不例外。谁能说一张笔触狂放的素描作业,就一定比用笔细腻严谨的要差呢?又有谁能论定,用十七笔画出的一个水粉苹果,就一定优于用湿接法表现的水彩效果呢?在对美术作业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只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多样性。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艺术天赋,把学生培养成只会按固定模式批量制造某种风格绘画的“机器
其次是高中美术课的目的性不同。在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一直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来进行的。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美术活动“陶冶吾人之感情,使之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1937年著的《艺术与社会》一书中也提到:“我们认为,某些天生素质对艺术家来说十分重要,只有拥有这种素质的儿童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所以,美术教育首先必须努力引导、发掘学习者自身内在潜藏的或被外界因素所压抑了的美术天赋。在这种观念下设置的美术课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是“发掘”,是“激励”,因而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美术学习目的出现了分化:在普通高中,美术课则强调其审美功能,强调对公民艺术素养的培养;在专门的美术中专或普通中学的美术班,学生学习美术则主要是为了应付美术高考,以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而,在应付美术高考中如果不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觉就得不到提高,只能停留在一个画匠”的层次上;同样,光有对美术的欣赏而不介入美术的实践,这种欣赏也只能徘徊在一个“外行”的水平由此可见,在对高中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从艺术学习的客观规律,既强调“技巧”层面的标准,也不应忽略“感受”审美”等属于艺术修养层面的标准。
具体来说,如果有两个同学,个技法纯熟但感觉麻木、缺乏对具体对象的新鲜感受,另一个技巧稚嫩但充满了对绘画的热爱。作为美术教师,在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评价中,应该体现出双重标准:对前一位同学的绘画技巧加以肯定,同时引导他(她)的艺术感受力;对后一位同学则肯定其绘画热情,同时明确指出技巧上的不足。
在长期的美术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提高绘画技巧容易,但培养艺术感觉难。因为已经获得一定绘画技巧的学生,容易陷人一种思维定式,认为画画就是这么一回事,从而渐渐淡忘了感受、创造等一些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对此,作为美术教师,必须通过增加对优秀作品的欣赏来开阔眼界、改换绘画主题以增加新鲜感等手段来促使学生艺术感觉的回归。
第三,是对美术考卷的评判标准不统
近年来,随着“美术热”的升温,高等院校开设美术专业的情况逐渐成为一大趋势。由于各专业要求学生的专业素养不同,导致了美术高考的考试内容、方式不尽相同。另外,处于全国美术教育“领头羊”地位的八大美院,由于办学理念、人文地域、风格传统不尽相同,长期以来,在美术高考的评分标准上存在着不同的倾向性。
这些标准的差异,客观上使得处于基层、为高校输送美术人才的高中美术班在教学上存在多重标准。除此之外,由于当代艺术观念新潮迭起,评判艺术作品的标准再被突破。尽管高中美术课有很强的目的性,但新思想、新观念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带到高中美术课的教学中来。这也给美术课的作业评价标准带来了一定的混乱。
总之,高中美术课学生作业的评价标准既清晰又模糊。清晰是由于高中美术课含有较强的理性因素和目的性;而模糊则主要是由理性和感觉的矛盾、社会艺术思潮的变迁引起的。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复杂性,以便在教学中灵活地把握。
二、评价的方法
在美术课教学中,评价有过程中评价和结果评价之分。“过程中评价”大多发生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对学生作业进程的评价。这种评价具有口头性、暂时性、随机性,对学生的影响大多限于艺术技巧阶段。例如素描教师指出某学生“画面黑白灰关系没拉开”,或设计教师告诉某学生“思路还应该再开阔些”。结果评价”多发生在课程结束时,是教师对学生整个作业的评价。
这种评价通常会以教师给学生一个成绩的方式进行,也可能以作品被学校收藏、参展等方式暗示,也可能是一场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对作品优劣的讨论。这种评价具有书面性、稳定性,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还包含了对学生努力程度、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的肯定,同时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效果的一个评价。
在目前的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在学生作画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和口头评价;遇到全班同学共同的问题时,进行集体讲评,指出问题;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小结式的口头评价,指明优劣,并针对每个人的问题,指出下一次的注意事项。在一个阶段的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某一阶段学习给出一个成绩。这种评价体系毫无疑问是行之有效的;但从多年的经验来看,由于美术学习的特殊性,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每每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感到不理解、不服气,甚至认为“老师对我有偏见”,带着情绪进入下一次作业,学习效果自然要打折扣。
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适当地引入师生共同讨论式的评价方法,可以弥补教师言堂”带来的缺憾。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往往把培养学生的评论能力,视为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的些教育专家也认为:培养学生的评论能力,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美术评论是现代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让学生对各自作品的优劣进行解释和讨论,通过教师的引导,采取民主集中的方式进行评价,可以使学生在众人相对客观的评价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增强其努力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实行这种评价方法的班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思维能力也大为提高。
三、评价的价值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儿童教育时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同样,在高中美术课的教学中,肯定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的成功,会带给学生巨大的动力。而这种肯定,很大部分是由教师的评价所带来的高中阶段是中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但个人意志尚薄弱,在美术课的作业过程中,学生大胆反复的尝试,千万不能离开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也许是面,也许是点,但不管怎样,只要发现一丝闪光点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经验,体验胜利,树立信心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在作业讲评这环节,更应兼顾大多数同学,即使学生画得与你的要求相去甚远,也不必批评,不要用画得“好”与“不好”妄下定论,本着一个培养、熏陶的原则,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都有被重视的感觉。比如说,有的学生构思大胆,想像丰富奇特;有的制作精细,一丝不苟;有的学生虽造型一般,但色彩漂亮;有的学生卷面整洁,态度认真等。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都应予肯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帮助学生使其美术作品获得最后的成功,这一点对心理教育作用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有的学生存在某些心理障碍和诸多心理问题,但教师在辅导学生美术作业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发现和肯定他们作业中包括作业过程中的优点,强化他们克服困难、完善自我的内动力—自己的长处或强项,创设完全舒适的心理环境,为他们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艺术学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从空间多义性到实验精神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