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个人信息

姚媛

加关注
艺术家手机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开通服务:雅昌博主

性    别:

出生年份:1971年

籍    贯:浙江省

擅    长:国画

毕业院校: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职    称:二级美术师

流    派:工笔

师    承:范扬

任职机构:南京书画院

头    衔:南京书画院院委会委员兼山水画研究所所长、南京开明书画院院长

学    历:本科

注册时间:2014-06-05

今日访问:869

总访问量:588375

个人简介

199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后调入南京书画院。现为南京书画院山水画研究所所长。南京开明书画院院长,南京市总统府书画院副院长,南京市政协 ...详细

参展经历

获奖收藏

出版经历

热门展示|热门推介

姚媛首页> 资讯>静默之境

静默之境

2014-06-11 10:28:11作者: 姚媛

       中国画素来崇尚意境,讲究“萧疏简远,妙在笔墨之外”,由技而近乎道,所谓道,我的理解是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作者的真实体悟融合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对应于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思维观念和哲学思想,传统绘画中往往讲求空灵清淡,含蓄隽永,气韵为先,高逸为尚,最终归结为老庄虚无的道家境界。绘画中的图式则成为“对世界感悟的符号”,那么绘画作为自我与世界的交流的语境,应该是一种自然心态的真实流露。

       中国传古代心理学有认为人“性”的原始状态是静的说法:“人性而静,感于物而动”,按照古代心理学,不论是什么样的情感都是“性”暂时失去了本来的平静,不论欢愉、愤怒、悲伤、烦恼、嗔痴、爱欲等等,都是“性”的骚动,好比水与波,“静时是水,动则是波,静时是性,动则是情。”那么人是因为有感而发、或需要发,才会写诗、著文、谱曲……当然也包括作画,在那么多的艺术的形式里,绘画无疑是很直接很重要的一种形式,并且,中国文艺传统里有一个流行的意见: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好的作品。古人云“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眇,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好的绘画作品往往流露着“忧伤的色彩”,而“诗是关于忧伤的奢侈”。不论喜怒或悲郁,有感而发的创作总能对欢乐或忧愁的心绪体贴入微,绘画于我,只是一种真实。

       自古以来,由 “物不平则鸣”的不变理论衍生出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很多艺术品往往是“郁结”与“发奋”的结果,而且,往往“怨恨之歌”才是生活里的事实。在真实生活中的不说,缄默-----不论是说不出来,还是不说出来-----往往意味和暗示着更深切的情感,或者转为时下流行的一个词“郁闷”,而绘画(或别的艺术的形式)是可以消解郁闷的,如果抛开大环境与大语境不谈,只是在自我的范畴里浅酌,绘画中的不间断性,在一种近乎悟禅的语境中不断消解静默情绪,当然,既然是真实的消解,-----而且是有效的、起作用的消解,那么作为它的具体的图式:绘画作品的形成,则一定是真实心态的自然流露,不论是心智的流露抑或是图式的表达,重要的是感悟,是过程,即:你画了,你在画。而不在于具体的图式-----即你画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元素。

       常听见有艺术没有好坏之分的议论,我对此的理解是:不论是哪一种情绪,重要是真实心境表达在作品中了,都能成其为艺术作品-----至少它是真实的。我对于绘画有一种“健康的病态依恋”虽则山水永恒静默,但花开花落,时光悄逝,与永远存在的事物相比,自然地消逝而去的状态总能让人感受到更深层的美和无奈。这是一种不能很清晰表明的态度因而显得委婉暧昧。艺术有时不需要说得那么明白那么理性那么直接,有时,间接的表达更能感受到美的含蓄。通过绘画,或者别的艺术手段,将发之于性情的波动,回归于平静,并且通过笔墨的修炼,而达到空灵,萧散的意境。这是我对绘画的真实感悟。

       在生存空间愈见狭小而精神压力愈见强大的当代社会,很多人急于跳出窠臼,溶入西方现代,后现代,当代艺术的思潮中去,然在我的主观意识里,不论是那种艺术,所表达的也都艺术家对当时生活的思潮的忧虑或批判,是对当时熟悉的世界的嘲弄或诠释,事实上正常语境中的艺术就是艺术家对世界的敏锐观察,捕捉,表述等等,是那被承认为是艺术家的人的内心意识形态在作品中的流露与发泄。绘画不该缺乏对生活对内心的感受而流于表面,中国画用笔墨细叙精神境界,天地自在我心中,不论是遵循传统与于传承,还是力求创新与变化,强调绘画的真实性,总是决定画品高下的重要标准。

       都市化生存的当代人处在一个充斥着喧嚣、浮华的物化环境,行色匆匆而精神浮躁,生命却又在毫无遐想的缝隙间如此的梭然而过,人们逐渐丧失的不只是考量生活内在意义的生存状态,还有对于生命本质的叩问,实验性、批判性、探索性、现实性就是当代艺术挥之不去的基本属性。中国画在当代艺术界域面临着行进中的新十字路口,它在给予我们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我们的艺术批判立场——在继承与创新、守旧与突破、徘徊与跃进的进化过程中,作为艺术家我们渴望着如破茧而出的蝴蝶一样,在思考中蜕变,找到那属于自己的艺术之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下一篇:画余随笔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姚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