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个人信息

胡小军

加关注
艺术家手机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开通服务:雅昌博主

性    别:

出生年份:1967年

籍    贯:江苏省

擅    长:陶瓷

毕业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职机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头    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注册时间:2014-06-12

今日访问:765

总访问量:544009

个人简介

胡小军,男,1967年出生于南京,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1992年进入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同时攻读历史学硕士,助教、讲师;1998年至2019年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任人文学院艺术学系副教授、教授 ...详细

参展经历

获奖收藏

出版经历

热门展示|热门推介

胡小军首页> 资讯>我与陶艺(1997年)

我与陶艺(1997年)

2014-07-07 14:32:04来源: 艺术家提供作者: 胡小军

 

   我的第一次个展是 1992年 7月在浙江画院举行的。 那时,我只有 25 岁。 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我的艺术创作没有停止过。 我是在“倾家荡产” 的生存境况下搞艺术的。 为了这个“中国陶·胡小军陶艺绘画展”,我整整准备了五年时间。

 

    这几年我在杭州大学历史系从事文物博物馆专业的教学。 我开始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规划我的人生,学会如何安排我以后几十年每个阶段的事。

 

    几年来的生活境况和从艺实践使我明白:劳动者的播种并不等于收获。 我的作品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一群孩子,每个都是家庭成员。我正是用这每一件作品来述说和体现" 中国陶”的思想的——我想,我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收藏才最为合适,但至今为止,没遇上大买家。

 

    历史上,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它的规律,这就是“人文”的承袭过程。 艺术家的作品都试图表现个人特色和风格,但最终都回避不了文化的承袭。研究“人文” 是有意义的,这几年我是在认真研究古人的陶艺作品后搞自己的创作的。

 

    陶艺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在杭州大学工作使我有机会学习科技。 例如:化学系的朋友教我一些硅酸盐知识,并提供我很多搞实验的化学原料。我又在历史系学习考古,有机会看很多古代陶艺。 我发现古人在陶艺烧造方面非常重视对科学技术的实验。 中国古代陶艺史,在某种程度上该说成是科学技术发展史。

 

    有人说我的几件陶艺作品有点东洋味。我的解释是:我从来没有学习日本陶艺,所学习的是中国陶艺。 但是,一,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艺术同属东方儒家文化圈范围,它造成了两国艺术风格历来有共同点。如日本陶艺,其江户时期以前的,就与当时的中国陶艺没有什么区别。二,日本人重视民艺,我的艺术探索也重视民艺学习。

 

    那么,中国传统陶艺的文化和艺术精神是什么呢? 我觉得一是“ 雅”,二是“真”。 “雅”即典雅、文雅,它来自于平静、淡泊,是“超然于物外”,求“雅” 是一个艺术工作者要花一生功夫和精力去做的。 而求“真”,只要作者心态平静、和顺一些即可做到。我的作品是我的日记,“真”,我是做到了。

 

    有人对我谈到有关陶艺彩绘的问题,觉得搞陶艺不要搞彩绘,应注重器皿上釉的自然烧成的色彩。我认为每个人的审美都有不同,每个时代对陶艺胎釉处理流露出的时代气息也不同。例 如:宋人对玉情有独钟,就大量烧制有玉感的青瓷。中国的陶艺发展史本身就已显示出绘画在陶艺制作中的位置,从元代开始,尤其明、清两朝,彩绘陶艺一直唱着主角。本世纪世界陶艺的几位大家均很重视对传统彩绘技能的掌握。可以说,陶艺是绘画、雕塑技艺等诸因素的相加 和延伸。 我个人较适合于搞彩绘陶艺,当然,注重陶肤烧色,也是我所努力的,我的近两年的作品就很注意胎釉自然本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胡小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