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性 别:男
出生年份:1967年
籍 贯:江苏省
擅 长:陶瓷
毕业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职机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头 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注册时间:2014-06-12
今日访问:2100
总访问量:668092
从去陶瓷学院念书,在景德镇瓷器大缸里浸染,到进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书,这一路走来已有十五个年头。学陶、作陶、烧陶、教陶,不自觉地早已深陷"泥潭",越陷越深,不愿自拔。
近十年,我痴迷于将陶瓷器皿物用功能的工艺层面向文化审美的纯艺术高度提升。生活境遇的转变使得审美习惯和艺术理念在不停的修整,所烧制的坛坛罐罐“陶肤烧色”特质和图式风格呈现一定差异,但在这其中恒久不变的是:选择材料和表现器皿的技术始终没有脱离过陶瓷文化固有的肌质。
这个网站上的2001年作品是今年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在闽浙两省交界处的山中创作的。教师职业的特有的寒暑假让我有机会远离都市矫饰和虚伪的社会生活,走进大山之中寻找着遗忘和宁静,为追索艺术的理想而追怀属于自然的那份优雅和舒畅,以便很好地领悟人生。为把作品的符号性艺术风格定格或稳定下来,我曾思索良久,反复揣摩陶瓷的文化和材料、时尚与潮流,才恍然大悟,深深感到自己的生活经验无法忘怀对历史文化发生发展过程的咀嚼。我研究宋元时期文人的绘画和"官窑"、"龙泉窑"的"文墨"和"文化性",体会到宋瓷的秀美造型、釉层的丰厚如玉、光泽的柔和温润,已超越了单纯的物用,属于精神性观赏物品。宋瓷和文人的画作一样,上升为文化性内涵和艺术性形式融合为一的"文化性艺术"。
我在山中一座柴烧龙窑作坊里制陶,体认和省思传统文化,追踪历史的影子,实践有宋代瓷器特点的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闽浙两省交界的山区环境清新,那里的山水有着诗情画意。清澈透明的山溪映出迷人的卵石,明媚无边的青色天地仿佛青瓷的釉彩。夕阳、溪流以及烟雨云山等的自然景观是我创作的灵感。我选择山间的田土作为坯泥的基料,过筛后加以适量瓷泥和瓷粉熟料,通过真空练泥机来改善泥的结合性和可塑性。我依靠辘轳旋转产生的力提拉坯泥塑造心目中的器皿,选择和配比青色、白色、黄色、红色釉料,用笔涂抹或以线条分割、切割的方式将自然景观和梦中的记忆片断浓缩在器皿上。创作时构成方式往往是即兴发挥。把握窑火烧制过程中气氛对泥料和釉料的结合、切面和沿口变形的形式、缩釉肌理产生的作用。我力求作品有"书卷气",在笔调中透露出笔情墨趣、笔意墨韵。陶瓷的"笔墨"与釉彩绘料不仅有着技艺的标准,更有文化性的价值尺码。
悉心体会传统的审美价值观,是我创作的最基本取向。画册上的新作,受文化美学公认的判断标准左右,在强调保留陶瓷材料特质和制作时的手感痕迹同时,充分发挥泥料、釉料材质的美感,反映创作者的情感体验和美学思绪。晴川夕阳、夕照,溪山清远、深秀、春水、春晓、春深、春山的花雨、雨霁、夏日和秋天里的梦境等等,这一切都是我创作灵感的真正泉源,这一源泉亦是宋、元时期文人画作中流露的生活感受和文化主题。我吸吮着文化的乳汁,割舍不断代代相传的文人处世思想,梦想在二十一世纪塑一种"转型期"的"诗、书、画合一"的当代陶瓷艺术风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下一篇:著作《茶具》后记(2002年)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