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个人信息

胡小军

加关注
艺术家手机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开通服务:雅昌博主

性    别:

出生年份:1967年

籍    贯:江苏省

擅    长:陶瓷

毕业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职机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头    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注册时间:2014-06-12

今日访问:488

总访问量:533679

个人简介

胡小军,男,1967年出生于南京,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1992年进入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同时攻读历史学硕士,助教、讲师;1998年至2019年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任人文学院艺术学系副教授、教授 ...详细

参展经历

获奖收藏

出版经历

热门展示|热门推介

胡小军首页> 资讯>第七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上的发言(2010年)

第七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上的发言(2010年)

2014-07-07 16:53:02来源: 艺术家提供作者: 胡小军

我清楚地记得:1998年11月初至12月7日在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展厅,在中国美术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陈淞贤教授、刘正教授等学者的主持下,有22位青年陶艺家自发性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作品展”。

 

一晃13年过去,从生理结构讲:青年们已经成为中年人。而在这过程中,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陶瓷艺术学事业,他们把对陶瓷艺术创作于教学发展的信仰贡献给了祖国的陶瓷事业。从那以后至今天,“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双年展”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六届,青年的队伍始终在扩大,这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加强和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扩大的,而今天,我们欣喜的迎来了“第七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的开幕,艺术史将永远铭记参加七届双年展所有的青年艺术家们。因为,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正是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群体对陶瓷文化发展的探索,才促成了国家陶瓷艺术学教育在专业类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普及性发展与学科推广。至今为止,七届的双年展,从某种程度上,成功促进并推动了中国陶瓷高等教育的发展。今天,我仅代表综合性大学中陶瓷艺术学教育学者向大家讲述浙江大学关于陶瓷艺术学的教学、发展状况。

 

一、陶瓷艺术“通识”课程教学将促进陶瓷艺术产业的发展

近十年的高校教育发展中,教育部直属的几所重点综合性大学都在推广面对全校学生的“通识”课程教学模式。

浙江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大学,在学科交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先进的陶瓷艺术教学模式——接轨国际和国内教学体系陶艺“通识”课程。而此种富有浙江大学“求是精神”的“通识”化的教学模式极富特色:针对全校文科、理科、工科、农科、医科中各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陶瓷艺术“通识”课程。这种教育模式,促进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的发展,引导了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经过综合性大学培养后走向社会各专属领域的经济学家、建筑学家、语言学家、政治家……因为“通识”课程的设置,使得他们在高校里接受过陶瓷艺术教育,进而引发了他们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在生活中发自内心地呵护、收藏中国陶瓷艺术作品,从古代的陶瓷文化传承到当代的陶瓷艺术探索,从而进一步促进当代陶瓷艺术产业的发展。

另外说明:浙江大学“陶艺专业”研究生教学,遵照研究性学习模式,以研究基础理论为前提,以创造性学习并创作陶艺作品为实践过程,讲究学术的成果性呈现:论文和作品。

不管是“通识”课,或者是专业教育,学生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探索,必将在未来的某一阶段,对中国当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某种程度上的推动作用。

 

二、“转型”与“定型”的人文历史结构将促成陶瓷艺术产业的发展

未来的陶瓷艺术产业必将会体现中国陶瓷的悠久历史与人文精神的沉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陶瓷艺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我国陶瓷工业化进程和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前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逐步调整了人造的陶瓷物质产业结构,引发了许多学者、艺术家对陶瓷艺术的价值与品质的转型过程的学术性思考,并努力付诸于实践。

多年来,浙江大学在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中,以推动国家文化大发展的长远目标为己任,重视各学科专业学生的综合性知识结构的塑造,持之以恒的从师资力量、教学软硬件措施等各方面努力,使得浙江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因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在对中国陶瓷艺术的研究中,浙江大学做了诸多努力,将陶瓷艺术与历史、考古等专业通过交叉研究,例如:研究宋代以及宋代以后的各朝代更迭,研究历史学中的朝代分期,研究在人文历史结构中的每一次转型与定型,研习每个时代陶瓷艺术风格流变,并择善而从,实施于教学中;另外结合对文化传承的研习,思考陶瓷艺术在当代如何“转型”与“定型”的人文历史结构,而这些探索都是为了促成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传承”与“创意思考”将服务于陶瓷教育产业的发展

陶瓷史学研究实质是对一种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铜鉴,那么里面的水映射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文化。而当代陶瓷物质文化的构成一定来源于非物质文化的派生,来源于根深蒂固的历史。同时,当代文化的开放性与交融性,构成了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的当代格局,而在今天,我们发现鉴于水面的波纹似乎已剥离了当代人对于完整的物质文化记忆。

在古代,陶瓷器物在物用中常常是作为商品、礼品或贡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之上。在其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始终是围绕对传统手工制造技术的阐述,当时社会中对器物造型、纹饰图式的审美共识,以及对某种形态的器物物用方法认同来实现传播。这其中的制造技术、审美共识、物用方法甚至展示销售等行为都属于非物质文化的研究范围。在当今社会中,就当代陶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而言,同样无法回避这种“非物质”文化性。目前,当代陶瓷艺术作品的非物质文化性尚未被纳入到学术研究领域中,我们认为,对于这个学术缺失点的研究甚为重要。

基于文化大发展的目标,浙江大学在构造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学未来的探索中,不仅仅对陶瓷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做出了极大地努力,同时也重视构建完整的当代陶瓷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统一体系,深入探讨并研究传统陶瓷文化及中国当代陶瓷文化的发展,并会继续努力。

上述几点仅代表浙江大学陶瓷艺术教学研究室对综合性大学发展陶瓷艺术学的思考、探索,更期待今天云集在此、并有推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坚定信仰的同行们,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我们一起为学科的发展尽自己力量,谢谢大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胡小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