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个人信息

胡小军

加关注
艺术家手机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开通服务:雅昌博主

性    别:

出生年份:1967年

籍    贯:江苏省

擅    长:陶瓷

毕业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职机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头    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注册时间:2014-06-12

今日访问:1411

总访问量:533047

个人简介

胡小军,男,1967年出生于南京,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1992年进入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同时攻读历史学硕士,助教、讲师;1998年至2019年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任人文学院艺术学系副教授、教授 ...详细

参展经历

获奖收藏

出版经历

热门展示|热门推介

胡小军首页> 资讯>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研究生陶艺教育发展方向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2012年)

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研究生陶艺教育发展方向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2012年)

2014-07-07 17:32:47来源: 艺术家提供 (2012年)作者: 胡小军 洪枫

 

  【内容提要】本文从中国传统陶艺教育模式谈起,思考了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研究生陶艺教育新模式,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浙江大学研究生陶艺教育体系和其课程的设置,并对研究生陶艺教育的未来作了设想。其主要目的是希望陶艺专业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心智的训练与提升,以便于其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塑造。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研究生陶艺教育  浙江大学研究生陶艺专业教育


  一、中国陶艺教学流变研究


  (一)中国陶艺教学的沿革
  我国的传统陶艺教育模式主要是师徒传授的模式,以陶艺的制作技艺为主要内容,学习方式不是通过理论分析和方法总结,使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而是直观的操作。这种教育方式是中国古代陶艺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建立在受教者的“悟性”的基础上,由技术入手,在技术达到熟练的基础上才进入到艺术创造的领域的教育模式。


  随着时间的变化,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对陶瓷艺术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原有的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已经不适应当下的陶艺发展。推行正规的学校陶艺教育,改变原来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加强陶瓷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已经势在必行。


  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熊希龄先生于1906年在湖南醴陵首先创办了湖南瓷业学校。这是中国近代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以办学方式推行陶瓷教育的学校。其课程分为国画(装饰)、辘轳(成型)、模型(模具)三科,是以技艺为主的陶瓷专业教育,为后来湖南陶瓷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北方陶瓷艺术教育由于得到了徐悲鸿先生等人的关注和支持,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设陶瓷科。南方陶瓷艺术教育由于蔡元培等人的扶持,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在建校初期的图案系的设定包含了很多当今设计学的内容,其中就有陶瓷方向。 林风眠、潘天寿、邓白等大师均有陶瓷的彩绘作品,对陶瓷学科教育也起到了很大影响。


  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作为专门的陶瓷专业院校的景德镇陶瓷学院,直属中国轻工业部。由于中国当时的经济处于落后状态,陶瓷工业生产也一直得不到很大的发展,陶瓷艺术教育主要还是处在一种传承功能上。


  (二)中国陶艺教学的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陶艺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官方对陶艺教育的重视,全国美术院校在此前的基础上陆续增设陶艺专业系、科,设立硕士学位点的亦不在少数。


  其中,八大美院除了天津美术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在陶瓷上尚无独立专业或方向的硕士生点外,其他六所均设立了相关硕士点:中央美术学院的城市设计学院设有产品设计专业陶瓷方向;中国美术学院的公共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有陶瓷与工艺美术理论及设计研究专业;广州美术学院的设计学院设有陶瓷设计研究专业,研究课题包括陶瓷产品设计研究和陶瓷艺术设计研究;四川美术学院的设计艺术学院设有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西安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系设有陶瓷艺术研究方向;湖北美术学院的雕塑系设有陶瓷艺术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包括当代陶瓷图式语言研究和现代陶艺研究。


  此外,作为陶瓷专业教育一所老牌专业类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所多学科陶瓷专业高等学校。近三十年来,形成了一套完整教育体系,发挥陶瓷学科交叉与瓷都基地办学的优势,在美术学学院、设计学院、科技学院等二级学院都设立了学科硕士学位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陶瓷文化艺术人才,活跃在中国陶艺界,为振兴中国陶瓷艺术做出巨大贡献。还有,南京艺术学院等学校也设立有陶瓷研究生学位方向。


  随着国家陶艺教育的发展,为建设面向当代、面向社会、面向国际的中国雕塑教学体系,中央美术学院在雕塑系设立的陶艺工作室,以陶艺为龙头,开启了陶艺研究硕士学位点。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中心设立的当代陶艺教育研究方向的学位点,即硕博士学位建制和模式,成为了中国陶艺教学良好平台。


  不仅专业类院校有陶瓷方向的研究生点设立,综合类大学排名前十的大学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有陶瓷艺术设计系并招收研究生。浙江大学艺术研究所有陶瓷方向的硕士点。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有玻陶艺术设计方向研究生点,上海交通大学的媒体学设计学院设有陶瓷艺术专业研究生点。这表示,虽然大多综合性大学已经设立了设计学院或者艺术学院,但陶艺方向的研究生点在综合性大学的设立还不是很普及,还有很大的发展。


  (三)研究生教育问题研究
  1.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特点
  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其教育和培养的理念主要是以能力为核心,在教育和培养的方向上重在个性的发挥,在教育和培养内涵上注重专业领域的研究能力培养,在教育和培养的内容上以专性(专能)教育为主。教育的重点是能力教育,培养研究能力,注重个性发挥。


  2.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为90余年,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出现在1920年前后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918年北大有研究生140余人,1925年清华有研究生30余人。1935年全国有12所大学呈请设立研究院或研究所,到1937年,研究所增加到18个,1945年为45个,全国研究生在那一时期总共数百人。1949到1978年的30年里总计培养硕士研究生21927人,平均每年732人。自1978年至今,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正式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真正形成一定规模并逐步稳步发展则始于1978年。而实际上,正式的学位制度也晚于1980年才建立,这样,中国才有了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完整的学位系统。1980年12月建立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不久就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并于1981年开始实施。


  2011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根据教育部《关于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的通知》(学位办【2011】25号),各大院校进行了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和申报工作。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议,美术学、设计学2个学科提升到一级学科。该两个一级学科的获批,为突出特色发展提供了空间。国务院学位办新调整的学科目录共设13个门类,110个一级学科。


  3.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系统
  我国参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单位有四个系统:1.高等学校系统;2.科研机构系统;3.军队系统;4.各级党校系统。而其中的主力军应该说是高校系统与国立科研机构,因此,承担着研究生教育培养任务的重点高校与国立科研机构就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执行主体。


  二、陶艺研究生教育的一些问题


  作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陶艺自身已经具备了连接诸多学科研究并成为学科交叉枢纽的诸多因素。从抽象的数学到具体的手工实践操作,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美术学、设计学、材料科学、建筑学等诸多学科可以直接参与到陶艺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来。而由于时间、地域、材料的影响,陶艺的教育又会显示出个人技艺和地方特色。因而我们在陶艺教育方面应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中国的陶瓷延续了几千年,其中的文化沉淀的延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受西方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思想的影响,当代很多所谓艺术家过分强调技和艺的区别,甚至扬粗避精,认为精致的瓷器只是技术的体现,是工匠的东西。这种抛弃传统的思想显然是不可取的。


  为了更好的发展陶艺教育,笔者根据陶瓷艺术本身的特点,在整理我国陶艺教育史的过程中总结出问题如下:


  (一)招生制度问题
  从1998年以来,由于中国正处于教育制度的转型阶段,普及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带来的高校扩招间接的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使得中国的大学中又掀起了考研热潮。而艺术类专业,更是考研大潮中的热门专业。国内的研究生考试往往将外语、政治作为入学时的门槛,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专业优秀而文化课不过关的学生对考研望而生畏,而英语、政治好的同学则可以“一试锋芒”。这样,艺术专业研究生生源进校后,就不可避免的产生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分离的现象。而在当今艺术专业研究生考试生源中,所考研究生专业与本科专业不一致的情况,还包括非艺术专业的本科生进入艺术专业的研究生考试行业。这些情况的出现和我们历来的艺术专业招生制度以及今天的研究生考试制度等问题是无法分开的,这是现今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只能期待在未来可以得到改善。


  (二)课程设置问题
  既然目前既有的考试机制造成了研究生的水平不一,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也应该在大处着手调整,要针对提高不同研究生对创作实践过程的研究能力进行设课,尤其是针对本科专业非陶艺方向的研究生。高校陶艺专业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陶艺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其自身对艺术的鉴赏和评判态度,使其对陶艺的形式语言和目前的艺术现象能有所理解和思考。


  因此,应将专业文献、艺术批评方法、艺术创作研究方法等内容纳入课程建设中,通过这些方面的充实,让艺术类硕士在掌握创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对艺术创作实践中存在或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归纳成指导理论的能力。实践出真知,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通过研究能力的提高促进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才是艺术类研究生培养的根本。例如《艺术学原理》这门课就是浙江大学所有艺术类研究生的必修课,以期引导艺术研究生用“艺术的理念和思想”去解读具体的专业创作实践,并把眼光从“技术”提升到“艺术。


  通过这些既衔接本科教育又提高硕士生个人修养及专业性教育的课程,使艺术硕士能在创作实践中将自己的作品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实现由“工匠”到“艺术家”的蜕变,是陶艺研究生教育亟需改进的。


  (三)师资问题
  虽然俗语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一个或数个好的老师对于学习道路上的帮助是功不可没的。老师的直接经验可以避免学生在前进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但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老师毕竟不能面面俱到,要想一个老师掌握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的。


  我们知道,一件陶瓷艺术品的制成,从采石练泥到出窑,中间要经七十二道工序。仅在瓷器绘画上,画圈和染色都有专人担任。(清)朱琰所着《陶说》中,(清)唐英在《陶冶图说》中详细地记载了青花的生产:“青花圆器。一号动累百千……故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画者、染者分类聚一室,以成划一之功。至如边线青箍,出镟坯之手。识铭书记,归落款之工……此青花之异于五彩也。”一件青花器尚且需要不同的人力,何况如今讲究“综合性装饰”?所以需要不同特长的老师相辅相成,共同教育出更好的学生。


  不仅如此,中国的陶瓷向来以窑系划分,是因为地点、材料、气候的原因会造成器物的不同,其中窑无疑是烧造陶瓷的最关键工具。不是每个学校都能依附窑系而造,而小的电窑不能很好的烧制还原气氛,大的气窑甚至柴窑又不能普及,所以窑的有无,质量,也成为教学的一个问题。能够自己拥有优质的窑固然很好,如若不能,老师应带领学生定时去大的窑厂烧制。因为陶瓷如真金,必须经过火炼,才能知其好坏。


  因此,解决好每门课相配置的师资,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四)论文和毕业创作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评估以论文为主。综合性大学往往以学术为重,其教育评价体系更是重论文不重创作设计。如此一来,大部分学生将精力花在了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方面,由于选题脱离了实际而仅仅停留在大而空,玄而虚的思辨上的论文不在少数。本来是学习和研究美术或设计的研究生,却变成像纯粹做史论研究的学生一般只懂得理论,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题。而如今学生的实践与论文相分离,以理论为主,不重视实践。总是用既有的文本,又如何能产生更多的有用的理论,创新精神何在,实践能力何在?理科生的论文都是经过各种实验和数据得来,艺术类研究生同样可以对自己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自己的论文,并用相关的设计作品来更好的证明自己的理论。作为一名研究生,其论文应该结合自己参与或着手的项目,而非仅从自己所学的科目中选择一个主题来进行文本到文本的理论研究。因为研究生的在校时间并不长,用短暂的时间去做两件不相关的事情显然是事倍功半的,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而关于毕业创作的问题,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学生都以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为主,往往会摹仿教师的风格,缺乏创造力和艺术个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引导上,以创意优先,注重思想的表达。设计时代里的陶艺并不是要摒弃传统,而是要扬弃不泥古,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美感类型并做出有自己“声音”的作品,而不是让人觉得千篇一律,似曾相识。


  (五)学术的缺失
  目前由于陶瓷艺术的教育大部分存在于专业类院校,主要还是作为一种技能的培养,在学术方面做得还不够。图书馆架上关于陶瓷的书,不是技法训练就是陶瓷的考古,很少或几乎没有人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并阐述这一存在了几千年的文化本身已经或可能具备的艺术信息及潜质。大部分同学在一心想要当艺术家的时候没有想过先用学术来武装自己,这是高校教育的问题,也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现象。


  三、浙江大学陶瓷艺术研究生教育制度


  (一)浙江大学研究生制度
  浙江大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或两年半。学校实行每学年四学期制教学和研究生课程学分制。硕士研究生根据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时间,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完成课程学分。一般用三个学期完成课程学习(部分专业可视情况延长至1学年),其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于2002年9月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将学生的培养定在“宽、专、交”的人才模式上。在此基础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要科学、规范、相对稳定、集中,提倡在学科交叉和渗透的领域设置研究方向,鼓励在国家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设置研究方向。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也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士生个人学习计划,组织读书报告和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


  在教学过程上,浙江大学所有被列入“专业”教学计划外的全校性公选课均由研究生自由选择,并且可以选修或旁听本科生的课,因此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在自由安排时间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同时,可以辅助地选择修习对学业有帮助的其他课程。


  (二)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陶艺模式
  众所周知,专业类院校重技能,综合类院校重学术。浙江大学的艺术类研究生教育办学模式思维是从整体的“艺术学”视野扩展到具体局部的艺术门类,再从思维训练(学)走向技能训练(术)即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基于这个理念,浙江大学陶艺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分为两块,即研究性学习和实验性学习。


  浙江大学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获得的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并得以应用(思维训练)。


  而实验性学习则是在研究性学习获得理性知识后进行的,强调在“做中学”,在已具备相关知识的前提下自己操作,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技能训练)。因为陶瓷艺术始终是一门手工的艺术,学习者必须经过亲身体验才能掌握陶艺操作的技术进而做到知行合一。


  四、浙江大学陶艺研究生教学设定


  基于前文提出的陶艺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以及浙江大学本身研究生教育制度,浙江大学研究生陶艺课程相应做了调整,课程由公共学位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四部分组成。所有课程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课程和知识,详见下表。


  浙江大学研究生陶艺专业的课程设置表: 

 

学习类型

课程类型

课程题目

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

 

实验性学习

 

专业学位课

 

陶瓷器皿创作专题研究

 

① 艺术学导论或艺术学原理;

 

② 茶具创作专题研究。

 

专业学位课

 

彩绘瓷创作专题研究

 

① 陶瓷器皿创作专题研究;

② 人物、花鸟、山水创作专题研究;

③ 中国书法史专题研究或中国画史专题研究;

④ 艺术学导论或艺术学原理。

专业选修课

茶具创作专题研究

①中国山水画赏析;

 

②艺术学导论或艺术学原理。

研究性学习

 

专业选修课

图案学专题研究

① 人物、花鸟、山水创作专题研究;

 

② 中国书法史专题研究或中国画史专题研究;

 

③艺术学导论或艺术学原理。

 

专业选修课

 

古代陶瓷文献阅读

 

①中国书法史专题研究;

 

②中国画专题研究;

 

③艺术学导论或艺术学原理。

 

浙江大学是研究性的大学,其专业艺术教育在体制上与单科美术学院、艺术学院是有区别的,而在教学质量和理念上却要保持一致的标准。研究生的课程在设置上努力以研究性学习模式讲授理论,以实验性学习模式完成造物实践。让学生先掌握史料及相关知识再动手实践。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只有先掌握充分的知识,才能在实践的路上走的更远。现附每门课程的设定如下:


  (一)陶瓷器皿创作专题研究
  1.课程设置理由和目的
  原始人从异型器捏塑法探索出其它的技法:将拳头打进泥团使其变高且形成器壁;用双手将粘土搓成泥条,用这些泥条作为器皿成型的基础。在辘轳发明之前,用这两种方法制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所有陶器。还有我们所了解的手工成形实心制品的方法,例如宗教仪式上象征神的小塑像。仅用这些手工成形的方法,人们就能制作各种器皿,但是还出现了其它的技法,比如用泥片或泥板成形等等。新石器时期人类开始利用力学原理发明的辘轳拉坯制造圆器的技术一直沿用至今,是制陶技术的基础语言。


  围绕茶、酒、烟等器皿做专业课题研究,能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寻求到综合性大学陶艺设计艺术学的创新点与突破口,走出一条富有浙大特色的研究之路。将文化生活、艺术生活、品味生活、休闲生活作为研究学的入手点,对当代时尚奢侈物品的研究、设计和创造将是陶艺模块方向硕士生培养的新思路。


  2.教学日历(见下表)

 

周次

 

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讨论、考试等)

 

备注

 

1

 

泥料分析:陶泥、瓷泥技法创作专题:① 陶泥; ② 瓷泥

 

实验和讨论

 

2

 

圆器皿的辘轳拉坯制造法; 异形器物的盘筑法

 

实验和讨论并提交作品

 

3

 

模范成型法; 设计与图纸

 

实验和讨论并提交图纸

 

4

 

揉、压、拍、挤、卷技术分析;修刻、刮削、贴叠技术分析

 

实验和讨论

 

5-6

 

彩绘装饰技术手法、施釉技术手法、烧造技术手法

 

实验和讨论并提交作品

 

7-8

 

茶具、酒具创作成型技术研究:1.泥土种类;2.设计与创作;

 

3.图纸;4.手工制作技巧模范成型技术

 

实验和讨论

 

实验和讨论并提交图纸

 

实验和讨论并提交作品


  (二)彩绘瓷创作专题研究
  1.课程设置理由和目的
  中国古代的彩绘瓷器物,都恰似一幅幅书画手卷。瓷器物上的绘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瓷质地的中国画。特别是从元代以后彩绘瓷画,与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画画风和书法风格的文化美感类型是一致的。


  学生通过研究青花瓷与文人画、青花瓷与画院工笔画、晚明和清代瓷画与画谱、青花瓷上的书法和标识,了解青花瓷的发展历史。研究从十四世纪至民国时代的青花瓷、中国各地民间青花瓷以及周边国家地区的青花瓷以了解青花瓷的流变过程。而对于釉上彩绘瓷的研究,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彩绘瓷的文化类型品种,以便对彩绘瓷进行更全面深入地把握。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立足传统,面向现代,创造出当代的彩绘陶瓷艺术作品。


  2.教学日历(见下表)

 

周次

 

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讨论、考试等)

 

备注

 

1-2

 

元青花与文人画, 青花瓷与画院工笔画

 

提交读书报告

 

晚明和清代瓷画与画谱,青花瓷上的书法和标识研究

 

青花瓷考:十四世纪末和十五世纪初的青花瓷,十五世纪的青花瓷画,十六世纪的青花瓷画技法,明末和清初的青花瓷画,“清三代”时期青花瓷画,清末的青花瓷,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研究,中国各地生产的民间青花瓷研究,日本、韩国、安南(越南)等周边国家与地区的青花瓷生产

 

3-4

 

釉上彩绘瓷专题研究:1.古彩瓷 2.斗彩瓷 3.珐琅彩瓷4.粉彩瓷 5.釉上彩瓷创作专题 6.烧制技术解析。

 

青花瓷制作技法创作专题1.坯和彩绘料:(1)制坯与补水;(2)氧化钴色料研究

 

5-6

 

青花瓷制作技法创作专题2.彩绘技法:(1)勾线与线条形式美法则;(2)青花分水与中国画的墨色五色比较

 

提交读书报告与作品

 

青花瓷制作技法创作专题3.器皿的表现形式

 

7-8

 

青花瓷制作技法创作专题4.青花瓷的烧造技术解析

 


  (三)古代陶瓷文献阅读
  1.课程设置理由和目的
  陶瓷经典文献的阅读引入是综合性大学研究性模式必须重视的问题。中国古代的陶艺经典著作不多,已留下的经典著作是对古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全面总结。研究古典文献,吸收古代的经验作为参照,以便得到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办法,不管是为了享受文化生活或是品尝经典的思维还是为了追求当代艺术发展之路,都会让设计艺术学陶艺专业的研究生受益匪浅。


  陶艺研究性模式要求对陶瓷史学史课程做研究。以大量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所认识的同时,还教授陶瓷与特定社会的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流变研究及陶瓷与其他物质文化对古代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研究,以便让陶艺专业的研究生不孤立看待古代陶瓷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对当代陶艺的发展也能有理性的认知。


  2.教学日历(见下表)

 

周次

 

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讨论、考试等)

 

备注

 

1-2

 

《周礼·考工记》

 

提交读书报告

 

文质彬彬——儒家工艺美学内核研究

 

道与器研究

 

墨家及其他诸子百家关于工艺美的尺度研究

 

历代工艺价值观和工艺趋向经典文献研究

 

3-4

 

《天工开物》、《茶经》、《陶雅》

 

5-6

 

《陶记》、《陶说》、《阳羡名陶录》、《阳羡名壶系》

 

7-8

 

《景德镇陶录》、《南窑笔记》、《古铜瓷器考》、《窑器说》


  (四)陶瓷材料与工艺学研究
  1.课程设置理由和目的
  陶瓷艺术的发展与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材料科学的影响和介入,陶瓷这种古老而传统的高性能材料,已经发展到可以同水泥及智能装置混合起来而互融共生。先进陶瓷材料的新应用不断涌现出来,如今陶瓷材料可制成小到盐瓶,胡椒瓶等生活用品,大到超导体等现代高科技产品。陶瓷这种最古老的材料,也许会成为我们未来世界的新材料。


  材料往往能激发设计师的灵感。然而,材料的革新与发展和材料工程似乎独立于材料的应用而存在。设计,在大部分的构架中必须为这些新开发出来的原材料找到新的用途,并利用它们来美化我们的世界,给人们创造出更具关怀、慰藉及诗意的生活空间。因此,釉的组成,釉式,矿物质组成和配釉基础,是重要的学习研究课题。对于中国古代各地名窑窑口的泥和釉的配比研究,浙江大学材化学院硅酸盐专业研究方向的几位教授从20世纪至今始终从事陶瓷釉配比和烧造工艺研究,设计艺术学陶艺方向的研究生必须研修材化学院的相关课程。


  2.教学日历(见下表)

 

周次

 

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讨论、考试等)

 

备注

 

1

 

赛格尔式表示方法

 

提交读书报告和实验报告

 

2

 

共熔混合物与釉的组成

 

3-4

 

釉的分类和配置:

 

1.石灰釉与灰釉;2.铅釉与锌、镁、钡、锆、锂釉;3.钙锌釉、钙镁釉、钙钡釉的基本配制原理;4.颜色釉原理;5.关于铜红釉配置。

 

5

 

陶瓷配料(赛格尔提出的陶瓷颜料配方研究)

 

6

 

陶瓷配料(色料研究)

 

7-8

 

釉料发生与烧造技术研究


  (五)茶具创作专题研究
  1.课程设置理由和目的
  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发生与发展,同其它饮食日用品一样,经过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用的历程。茶具是一种生活实用物质,自出现至今,就离不开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这两方面的要求,同时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它在为人们提供物质享受的同时,又在社会历史与现实发展中留下印迹,与政治、经济、思想、民俗、艺术、伦理之间结下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茶的母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并使用茶具的国家。教学从阐述茶史逐渐追溯最早饮茶器具的来龙去脉,把茶的文化放置于整个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去考察,这样便于人们了解器具由共用到专用的发生与发展及茶具由产生到定型、转型的演进规律。


  教学另一内容是介绍陶瓷茶具艺术风格及其形成茶具这种风格的历史条件,着重研究了唐代的青瓷茶具、宋代的黑釉瓷茶具、明清时期的彩绘瓷茶具等。对明、清时期彩绘瓷茶具的艺术特色的探讨,把茶具纹饰的主题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图式的象征和寓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其与民俗、伦理、艺术、思想与心理等方面联系起来。


  此外,本课程还教授茶具的制作技法技能,以便探讨当代陶瓷茶具的艺术特点,旨在推动当代陶瓷茶具的发展。


  2.教学日历(见下表)

 

周次

 

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讨论、考试等)

 

备注

 

1-2

 

器具的起源与茶具的起源;茶的技术史;茶的药史;茶的文化地理

 

提交读书报告

 

中国茶史史学史研究:1.茶史分期 2.茶史分期以及基本认识

 

3-4

 

茶的程式化、技能化与礼仪化

 

茶具的确立与茶的精神; 东方饮食习俗的西渐

 

5-6

 

日本、韩国茶文化研究

 

提交读书报告

 

当代茶具设计与创作

 

7-8

 

茶具创作专题成型: 1.泥土种类 2.陶泥、瓷泥技法创作专题

 

提交作品

 

设计与创作:1. 图纸 2. 手工制作技巧 3. 模范成型技术

 

装饰和烧造: 1. 揉、压、拍、挤、卷技术手法 2. 修刻、刮削、贴叠技术手法 3. 彩绘技术手法 4. 施釉技术手法 5. 烧造技术手法


  (六)图案学专题研究
  1.课程设置理由和目的
  中国古代器物上的图案,是设计艺术学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古代任何一种实用与美观结合的艺术品的欣赏,例如古建筑中的砖、木、石雕物品上的纹饰和饰件,都要联系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习惯。除要了解图式对象的内容,还要考虑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环境中人们描绘图饰有何种心理期待和情意需求,以及图饰象征和寓意的精神文化内涵。例如:莲生贵子、莲池鸳鸯是暗示的情爱缠绵等。古代器物上的纹样,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故而通过对古代器物上纹饰的讲解,引导设计艺术学方向硕士生对民俗学欣赏的习惯。同时,专题研究强调“做中学”,把传统纹饰应用到当代设计领域,以便立足传统,面向现代。


  2.教学日历(见下表)
  周次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讨论、考试等)备注
  1图案学概论:1.概论(傅抱石、陈之佛、雷圭元和张道一研究)2.类别 3.基本特点提交读书报告
  2寓意论:1.植物篇 2.动物篇 3.人物篇艺术论 艺术论,审美论,历史流变
  3关于毕加索、克里木特、康定斯基研究 象征、寓意与抽象研究
  4图案设计教学与应用;形式美美则研究
  5写生与变形提交作品
  6-7图案在设计艺术学中的应用:1.纹饰的修刻 2.纹饰的描绘后现代时期艺术设计对图案设计的影响提交读书报告与作品
  8当代设计与图案研究


  五、结语
  浙江大学是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其研究生陶艺课程是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国内专业类院校及其他综合性大学学科的产物。20世纪中国的研究生陶艺教育,随着最近十多年国际化接轨实践,开始在国内一些高校中得以尝试,并形成专业类院校及综合性大学两种基本教学模式:一是20世纪初至40年代开启的美术(艺术)院校具体艺术门类形式,影响深远,培养了一批陶瓷文化与科技人才,也直接影响到综合性院校陶艺学科的教学课程设置;一是1998年以后借鉴欧美等院校做法,国内大学合并调整后出现的一批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与浙江大学等都属其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而来,几十年前即设立陶瓷艺术学科及研究生陶艺方向的课程体系,并一直保持良好的成绩,推动了我国陶瓷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浙江大学则研究专业类美术(艺术)院校、其它综合性大学的做法,研究生陶艺专业课程的做法,实施了综合性大学讲究研究专业的“通专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这两种方式对于推动中国高校陶艺专业研究生的教育走向的深入发展以及优化高校人才培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美术(艺术)类专业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一个最核心的话题是:到底怎么教……?我们整理出浙江大学研究生陶艺专业教育的几门课程设置,文句中有些内容也许早已是国内一些大学本学科教学设置,我们所做的陈述可能仅是“新瓶装陈酒”,徒具形式而已。但是还是希望抛砖引玉,吸引更多有见地的人一起投身于推动整个陶瓷教育行业的发展中来。


  从陶艺教学的现状来看,浙江大学的教学离陶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综合性大学的陶艺研究生教育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扩大陶艺教育的受众人群,做到陶艺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这需要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浙江大学的陶艺改革只是一个开始,它将和全国的高等院校中的陶艺教学改革一起,为我们新时代的陶艺教育提供丰富真实的努力,为培养技术和学术并重的人才而努力。

 

 


  作者简介:
  胡小军(1967-),男,浙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与当代陶瓷理论研究、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创作与研究。Huxiaojun_art@126.com
  洪枫(1987-),女,浙江大学陶艺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75640420@qq.com
  参考文献
  [1] 王松俊:《研究生教育导论》,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2]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版。
  [3] 谢桂华、许放:《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4月版。
  [4]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5] 胡小军:《综合性大学公共陶艺教育发展方向的探究--浙江大学公共陶艺课程改革的个案分析》,发表于《2005年首届国家陶艺教育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6] 陈正濂:《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办学新思路》,《首届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建设发展研讨会资料汇编》,浙江大学艺术学院、浙江大学正给艺术研究所2002年6月编印。
  [7]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


  注释:
  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文、理、工、商、法、医科皆有,学科门类齐全,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往往是以理论性见长,综合实力上乘的大学,具有多科学性、科学研究性、基础性等特点。以浙江大学为例:学科涵盖哲学、经济、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美术学等。


  胡小军:《综合性大学公共陶艺教育发展方向的探究--浙江大学公共陶艺课程改革的个案分析》,发表于《2005年首届国家陶艺教育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55-63页。


  见《湖南近百年大事纪述》第一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张求会:略析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几个特征,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0月第16卷第5期。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二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早在1905年12月(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熊希龄上前抚端考察醴陵磁业书,1906年熊希龄等创办醴陵瓷业制造公司,同年创办磁业学堂于醴陵。
  

八大美院指我国大陆地区最具知名度、专业度和地域代表性的八所美术高等院校,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天津美术学院(天津)、鲁迅美术学院(沈阳)、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四川美术学院(重庆)、西安美术学院(西安)、湖北美术学院(武汉)。

 

排名来自中国校友网发布的《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大学十强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


  王松俊:《研究生教育导论》,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页。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237~238页。


  谢桂华、许放:《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76页。


  参考《浙江大学关于制订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浙大研院(2004)7号。


  浙江大学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选修课9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胡小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