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性 别:男
出生年份:1967年
籍 贯:江苏省
擅 长:陶瓷
毕业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职机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头 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注册时间:2014-06-12
今日访问:1790
总访问量:667782
【内容提要】宋代以建窑盏为代表的茶具以及上品茶色尚白的鉴赏标准在中国茶文化史中实属特例,它以吻合其时代文化生活中审美共识的方式鉴证了宋代饮茶技艺。演绎了古代中国精致文化和品质生活。宋代斗茶中的抹茶冲点法技艺的发生发展到形成独立的宋茶文化体系,无疑是对整个人类茶文化历史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的。叩源推委,宋代茶技可谓是日本、韩国等诸流派抹茶茶道的源头。作为特例,伴随宋代茶技的跌宕起伏,建窑黑釉瓷茶盏的盛衰以及独属于建窑黑釉瓷茶盏的“宋式”审美美感类型与现象的存在,是值得思考的。
【关键词】宋代茶技 点茶 分茶 斗茶 建窑黑釉瓷茶盏
引 言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茶艺活动特征各不相同,附着的茶具也各具极为明显的时代特征。煎泡茶叶的技艺,唐、宋、明三代各具特色而又相因发展:唐代煎煮,宋代冲点,明代沏泡,明代以后,沏泡散条形叶茶成为中国茶叶品饮的主导方式,而在泡茶技艺的发展之路上,宋代的点茶法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茶具可以使人们深刻了解不同时代文化的特性,然而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方面很多细节材料在文献方面的缺乏,传续至今的陶瓷茶具不仅从功能性作用,还可以在器物本身的造型审美作用等方面为物质文化史研究提供有力的佐证。从而使茶文化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丰满起来。
由宋代茶具形成的关于宋代文化现象与生活方式,可为参照。为研究和对比现代文化现象中的多样性复杂因素问题。以便从中寻找两个时代当中的差异与共性,研究这种个体差异的偶然与必然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目的在于为完善人文学科与古代,与当代,以及为未来发展的思考,以便引起当代研究者的重视。
一. 宋代饮茶技艺类型:分、斗中诞生的建窑黑釉瓷茶盏
宋代点茶法是由建安民间斗茶时使用的冲点茶汤的方法逐步发展完善而来的。北宋时期,由蔡襄 整理编纂成艺术化的茶艺理论《茶录》 ,记叙了由 碾茶 —罗茶 —侯汤 —熁盏 —点茶 构成的宋代抹茶点茶法步骤。其中熁盏的习惯至今仍然在中国人的日常饮茶及日本的茶道中仍然保留,人们普遍认为“熁盏令热”,可以使茶末上浮,“发力耐久”,有助于点茶。正如蔡襄《茶录》自序中所说,主要是系统归纳建安茶的烹试方法的。然而,从建安白茶、建人饮茶斗茶方式、建窑黑釉瓷茶盏、建籍文人的大量传世茶书来看 ,建安地缘对于宋代茶文化的动辄影响可见一斑。
宋代的分茶,基本上可以视作是在点茶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茶艺,一般的点茶活动,只须在注汤的过程中边加击拂,使激发起的茶沫“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紧贴着盏壁就可以算是点茶极为成功了。而分茶则是要在注汤过程中用茶匙击拂拨弄,使激发在茶汤表面的茶末幻化成各种文字、山水、草木、花鸟、鱼虫等等各种图案、分茶在形式上的随意性很强,而这种随意性,恰恰能够激发文人的才思和智慧。可见分茶技艺中的宋人在绘画、诗赋、书法、禅修等诸多领域的才能是极高的。因此分茶的技术难度是相当的大,艺术价值也是极高的。分茶,曾一度成为与琴、棋、书、画相并列的一项才艺,风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
斗茶的出现早于点茶。早在五代初时就形成的流行于福建地区的地方性习俗 。独特的建安斗茶影响并形成了之后的宋代斗茶方式----“斗色斗浮” 由于宋代点茶、分茶、斗茶技艺的成熟,使得以抹茶点冲法为主要形式的饮茶方法丰富着宋代文化生活。当然,也正是这种需要色彩对比,需要痕迹鲜明的宋茶文化要素成就了另一种审美。在宋代茶技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影响之下,才有建窑黑釉瓷茶盏登上了中国茶与陶瓷器具历史的舞台。
二. 空前繁荣的宋代茶技与艳压群芳的黑釉瓷茶盏
宋代宫廷禁苑、地方官吏和文人学士的尚茶、崇茶,以品茶为雅的做法,使饮茶之风日益高涨。与此同时与饮茶相关的社会性活动如:贡茶、赐茶、政府茶礼也从形式上主导着茶技的繁荣。而民间形式的赠茶、茶会、也加速着茶技的发展。
福建建阳产的黑釉瓷盏在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件极为普通的饮具,但在宋代却受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青睐,其原因都与宋代斗茶相关联。这种宋人主要的点茶用具,有着极为独特的审美趣味与标准。这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中,除了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类型的黑陶之外几乎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例如宋代这样在全国南北上下诸多窑址中均烧制日用的黑釉碗盏却是空前绝后的。
宋代的茶具釉色与“茶面”的呼应关系,决定了宋代茶盏的服务功能不仅仅是盛贮茶汤,而更重要的是对比、映衬茶色的审美功能。当盏作为盛茶汤的器物时,它与其中所载贮的茶汤便有了依赖。宋时茶色从唐时的“白红”色演变为“白色” ,茶汤盛在青色的碗盏里已经很难反映出“白”的特色,因此需要有色彩关系相对浓重的茶盏来衬托汤色 。因此北宋的蔡襄在创作《茶录》时提出了“茶色白 、宜黑盏”的对比关系。而徽宗赵佶 也在他的专著《大观茶论》 中予以了肯定,“盏色贵青黑”奠定了黑釉瓷茶盏极高的审美和鉴赏价值。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盏,润黑中闪射出釉面纹样,其色或白或黄,使人遐想连篇。建窑的品种很多,有金毫盏、银毫盏、玉毫盏、异毫盏等,而最为珍贵的要数细密如兔毛的“兔毫斑”茶盏,而釉面呈油滴形状的“鹧鸪斑”茶盏也深受宋人喜闻乐见。在上层社会的竭力鼓吹之下,建安“绀黑”釉色茶盏成为了宋代茶具的象征性器具。这样一来不难发现,宋人崇尚建窑茶盏的理由首屈一指便是它的色彩:黑色茶盏与斗茶所需的“雪白汤花”泾渭分明,强烈的色彩对比关系强调了心理上的“肯定性美感”又称心理安全感。斗茶时茶面所遗留下来的线性痕迹又很清晰,宋人也以此作为判定茶艺高低的依据。其二,建窑黑釉瓷茶盏的造型,大口小底,好似一只翻转的斗笠,又称斗笠碗。和宋代文人审美相得益彰,不胜合拍。注汤时使用的汤瓶(水吊子或汤提点),口流细长,以便注水时呈抛物线形的落水,可以促成更多的“汤花”更加适宜斗茶。第三是建窑烧制特色中黑釉茶盏均不是纯黑。陶瓷烧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釉面在高温下出现的“窑变”因素产生出美丽的花纹;茶汤注入异形花纹的盏中,使得茶汤五彩缤纷,从而平添了品茶的艺术美。同时,窑变的产生使得建窑茶盏的不可复制,给使用者带来了独一无二的欣赏乐趣。
三. 宋代茶技与黑釉瓷茶盏的一起陨落
事实上,宋代茶技与黑釉瓷茶盏的一起陨落是有根本的原因的。其一,宋代抹茶点茶及斗茶技艺当中许多观念已经与饮茶方式的初衷相违。即与自然物性相违。比如一味追求“斗”的结果而忽略饮茶本身的“饮”。为了追求茶汤之色皆尚白,极力榨取茶叶中的原汁来制造茶饼,使得茶汤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滋味。其二,统治阶级的个别代表所领导的极端奢华和审美意识无形中引导的并非茶艺本身,而是茶艺背后的高端消费。一方面,高制造成本不利于各个社会阶层的普及。而只限于文人士大夫阶层。另一方面,高昂的经济因素导致制假现象严重影响茶艺的品质。其三,点茶茶艺这种饮茶方式的泛化,在中国社会步入元代以后,文人社会身份的下降使得作为文人雅玩的抹茶茶艺失去了主体地位。为宋代抹茶茶艺而存在的宋代黑釉瓷茶盏,最终因其在审美趣味上为对中国历史上传统古代文人基本审美格调的重大偏离,致使其无法跻身于名瓷名具的行列,最终只能象流星一样,虽然有一阵光芒闪耀,却无法留在群星争辉的星空,而不再传世,与抹茶点饮法相继而亡。
入宋学习的日本僧人荣西于1191将中国佛教的禅宗六流派之一 ——中国的饮茶习俗传入日本。禅僧荣西在中国杭州径山寺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的茶种带回日本传播。1211年于日本写下《吃茶养身记》 ,影响着后来的日本茶道。
结 语
宋代黑釉瓷茶盏作为一种审美上的个例,在宋代也就只是局限于个例的地位,在两宋时代,黑釉瓷茶盏是讲究茶艺的文人雅士的钟爱之物,但他们的这种钟爱始终没能影响到中国明代中期后的饮茶习俗。可以说宋代饮茶技艺籍助并派生了黑釉瓷茶盏,而黑釉瓷茶盏又稳定了宋代茶技规则,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而不可。所以某种程度上说,美“器”的承载价值因当是十分重要的。当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活品质和精致文化的时候,大都不约而同的瞩目于宋代,那是因为虽然处于宋代饮茶文化之中的点茶、斗茶、分茶技艺和黑釉瓷茶盏虽然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它们都真实的存在过,而且是三百多年。值得重视的是,当一种新文化产生就应当对应于与之匹配的承载对象,那就是不断被继承的文化传统。而只有很好的衔接它,不断裂它,才能够准确的找到它从而发展自己。也许重拾一段历史很难,但重拾某种精神和信仰,某种文化感受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才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原因。
参考文献:
⒈ 沈冬梅 著 《宋代茶文化》,台湾学海出版社,2000年
⒉ 姚国坤 胡小军 著《中国古代茶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
⒊ 胡小军 著《茶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 艺术学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