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个人信息

胡小军

加关注
艺术家手机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访问
艺术家手机官网

开通服务:雅昌博主

性    别:

出生年份:1967年

籍    贯:江苏省

擅    长:陶瓷

毕业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职机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头    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注册时间:2014-06-12

今日访问:2291

总访问量:668283

个人简介

胡小军,男,1967年出生于南京,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1992年进入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同时攻读历史学硕士,助教、讲师;1998年至2019年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任人文学院艺术学系副教授、教授 ...详细

参展经历

获奖收藏

出版经历

热门展示|热门推介

胡小军首页> 资讯>“中国陶——王修功 胡小军现代陶艺展”研讨会纪要

“中国陶——王修功 胡小军现代陶艺展”研讨会纪要

2016-03-07 12:47:23来源: 艺术家提供

    “中国陶——王修功胡小军现代陶艺展”于2007年4月14日至23日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展览由上海美术馆、浙江大学艺术学院、《画刊》杂志社联合主办,景德镇陶瓷学院、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协办,共展出王修功近年创作的圆盘系列作品50件、胡小军陶艺作品80件及彩墨绘画作品数幅。      

     1930年生于甘肃正宁,现年高龄77岁的台湾陶艺家王修功先生,1940年代就读杭州国立艺专水墨画科班,他的作品打破传统陶瓷风格与技术,创作出媲美抽象绘画风格、带有浓厚中国水墨山水画韵味的多彩釉,本次展出有別于他过去所展出的瓶、罐、陶板,而以大型圆盘为主,创作手法有了转变,也展现出不同的风格。王修功先生在三十多年前就主张,陶瓷本身有其独特语言,他对无光、有光的青瓷、釉里红、霁红等诸色釉,下过很深的功夫,才研试成功多彩釉,他在陶瓷坯体上的运用方式全然不同已往的表现风格。       

     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胡小军先生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他的作品开创了当代陶艺新的创作路径方向,既是对文脉的延续,又接轨于当代艺术。他反复研究试验泥、釉配方以及烧成方法,从拉坯、修坯、画坯、上釉到烧成全部自己独立完成,以形成自身独特的美感类型。胡小军常年居住于杭州西湖风景区的青山茶园之中,溪山清远、深秀、春日花讯、雨霁等,这一切构成了他创作灵感的源泉。对传统审美价值观的认同,构成他艺术创作最基本的取向。他研究宋元时期文人的绘画和官窑、龙泉窑的“文墨”和“文化性”,力求作品有“书卷气”,塑造新的“诗、书、画合一”的当代陶瓷艺术风格。

     4月14下午开幕式之后举行了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位艺术家、评论学者、收藏家与会。

主持人(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主任刘正):各位来宾,我受王修功先生和胡小军先生的委托主持学术研讨会。王修功老先生作为我们中国当代最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家之一,他的创作和思考代表了中国当代陶瓷的一个高度;胡小军先生的作品表现出了一个年轻陶艺家的锐气。


希望大陆陶艺界奋起直追
     台湾资深陶艺评论家宋龙飞:今天我们来看的“中国陶”,是中国人的一个骄傲,也看到了中国未来陶瓷艺术发展的希望。这次展览的意义,跟过去的个展完全不一样,展现了海峡两岸陶艺界很雄厚的实力。王修功先生是老一辈的陶艺家,从事于陶艺研究制作有50多年,象胡小军教授这样青壮年的陶艺家新生代,我觉得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任何一种艺术的发展,起步是最困难的。我希望他们的展览能够引起爱陶人士的共鸣,大家能够急起直追,努力的发展现代陶艺。1981年,日本政府派的代表团到台湾做了一个中日陶艺家的联合展览,那次的展览刺激了台湾所有陶艺家,几乎是毫无颜面。经过那次以后,台湾一些陶艺家的确是有一些反省,我在过去所写的文章里面特别的讲“这是一个良性的冲击,不是恶性的打击”。台湾的陶艺从那次展览以后,全面蓬勃的发展起来。它的发展要比大陆早一些时间,但是在大陆有先天最好的条件,这里有很多的人才,有很多的原料、窑,象王先生最近这批展览的多半作品是在景德镇完成的。我觉得先天上这里比台湾要好的太多,希望大陆的朋友能加油急起直追,我希望由胡教授开始带领年轻的一辈,最重要的要有舆论界,有媒体配合把陶瓷艺术发扬广大起来。


现代陶艺需要传播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黄华新教授:胡小军把他的创作和研究的成果用到教学当中去,我觉得很成功。小军成功的背后确实是有一个有力的支持,他太太林洁非常支持,小军是产学研一体化,林洁做推广。现在社会是传播的社会,艺术作品也好,文学作品也好,没有人传播都不行。有林洁这样的传播者,我觉得对中国陶的推广应用、面向大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从王修功作品中体会宇宙观  胡小军作品中感受中国人的生活
    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平教授:王先生的前言里讲到:“深入传统、走出传统”,我再加上“走向现代、走向未来”。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讲究的是道,道是天地运行之道,我觉得这个本身是很难把握的,但是王先生努力去把握到了。他注重的是大气象,不拘泥于那些小节,也没有特别着力去表现这些小节,但是这些大气象又是由每一处很精微的细微的地方来表现出来的。因为人生的道理、宇宙的道理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它可以表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真正要表现清楚又是很难的。在陶瓷艺术当中,由于它的艺术形式本身与绘画不同,绘画可以在调色盘里把颜色调出来,带有了更多的手和心的动作,而陶瓷艺术不但有手和心的动作,而且还有跟大自然的火、土结合的迸发出来的既有作者的创造性又有跟天然结合的碰撞造成的这样一种艺术效果。在王先生的作品中我体会到了中国人自己的宇宙观,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很深的理解。
 
    我对胡小军的艺术比较了解,他给我们最大的感觉就是亲切,好象走进了一家农家小院,然后跟你娓娓而谈的,都是你最亲近的人。从他的作品当中可以感觉到生命最深层的那种脉动,那种搏动,他的艺术不是刻意的去修饰或者卖弄或者忸怩作态的,他完全是一种真情的流露。胡小军要挖掘的是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些感受,在他的作品当中特别容易感受到。中国艺术、中国文化中一些最基本的元素原来一直反映在陶瓷艺术和陶瓷历史发展当中的,比方说象青花、象很自然的陶瓷那种状态,它并不是非常浑圆的,也不是非常规整的形态,但它是一种生命原来的形态,他就很自然而然的表达出来了,这点也是能让我们感动的,他的艺术的魅力。
 
 
艺术家要有自己的语言
   《画刊》编辑部主任靳卫红女士:我觉得王修功和胡小军的作品不仅仅是在一个单科的门类进行思考,而是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来思考。他们两个人的作品也同时反映出我们现在中国美术发展碰到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就是跟传统、跟现代的一些西方的思潮怎样来结合的问题。这好象是艺术家普遍碰到的问题,但是每个人都有解决的不同方案,王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了自己一套非常特别的语言。
      

    胡小军我们是老朋友了,他的作品我看了有十几年,一直在变化,他是一个对自己很有要求的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好艺术家的基本素质。
 
 
中国陶瓷的春天到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游宇先生:两位陶艺家都很有个性,王老用景德镇的原材料,但他用新的观念、新的视角创造出新的艺术;小军的颜色如油画那样丰富。
 
    中国现在的陶瓷状况分成几大块:产业陶瓷、传统陶瓷和现代陶艺。产业陶瓷量很大,全世界的2/3强是中国人生产的,其中包括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和墙地砖,规模非常大,但大部分是帮人家贴牌。做传统陶瓷的,就是艺术陶瓷,这是以景德镇为代表的,是大师,或者省级大师,或者高级工艺美术师这一类的传统陶瓷。这种陶瓷是占领市场的主导,很多收藏家要买的都是传统陶瓷,造型比较严谨,比较传统的;或者从传统里走出来,有一些现代感的。第三块是现代陶艺,现代陶艺绝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因为从事现代陶艺的只有高校有这些条件,其他还有些职业陶艺家。高校毕业的一些学生,有从事现代陶艺创作,建立工作室的,但是这个路走的比较艰难,市场还没有形成。现代陶艺在中国发展是很年轻的,他必须有探索,他会引导一些潮流,会影响到产业陶瓷和传统陶瓷。中国的整个陶瓷在二十年以来发展非常快,我在有些会议上公开的讲中国陶瓷的春天应该到了。


      中国从事陶瓷业的人不缺,有几百万人,从事陶瓷艺术的,我想应该也有几千人,上万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那就是打遍世界无敌手,应该是这样,而且用不着很长时间。景德镇几十万人做出来还是固有的东西,东西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多的地摊大展销,把中国的陶瓷业做俗掉了。


  不能过分强调陶瓷的工艺性
    上海师范大学柯和根教授:胡小军跟我渊源比较深,他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朋友,我们在景德镇陶瓷学院那时接触就很多,在学生时代他一直是我家里的座上客,我对他也很器重,因为他本身对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的民间文化,包括现代艺术,他都有很敏感、很自觉的对自身的要求,所以胡小军最大的优点就是文化自觉,我觉得做到文化自觉首先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再是自己本身有一种吸收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现代文化的能力。

       中国陶艺20年前是在走下坡路,但是从1980年到2007年这20多年来中国陶艺发展很快,像王修功老先生这么资深的陶艺家还在不断的探索,象胡小军这样年轻的陶艺家也在不断的探索,对于学陶艺和做陶艺者都有一些触动和感动。我认为不能过分强调陶艺的工艺,但是工艺性应进入到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也讲究技术,但是技术的高度是入道,如果没有人,只强调纯粹手工艺技巧,没有思想,没有文化,这是目前我们收藏的误区。“清三代”东西是从工艺上的高度来确认价值,包括它的历史价值,从艺术价值来说我并不赞同它有多高的艺术价值,那么我们怎样来把艺术价值与审美观念联系到一起,我也一直在想,一直在研究其他的艺术,我觉得通过对其他艺术的一种探索,可能对我们陶艺的发展会更有帮助,如果就陶艺论陶艺,就泥巴玩泥巴,可能就得不到发展,它必须借助于其他的综合艺术,其他的修养来支撑陶艺的发展,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研究古代陶瓷 寻找突破点
    浙江省美术馆副馆长、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吴晓明老师:原来我学文博专业,所以对古代陶瓷一直有些接触,王老先生和胡小军先生在继承的同时,在对古代陶瓷不断研究的同时,善于把握古代有缺失的部分,采用现在的技术重新去完善或者是突破其中的某些点,我想这给我们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包括从事艺术行业,尤其是从事陶瓷艺术者的创新都提供很好的切入点或者理念。虽然古代陶瓷在历史和艺术方面都非常完善,但是在我们现在这样的技术条件,现在的观念之下,仍然可以寻找到很多的突破点,而找到这些突破点的前提是需要对陶瓷艺术长时间的研究。胡小军老师长期研究陶瓷史,走访了几乎所有著名的窑口,所以对古代陶瓷烧制历史和过程,烧制的成就以及还有哪些方面还能突破的点就会了解得比较充分,而王先生又从一个现代艺术家的角度发现唐三彩在原来的技术条件下所达到的成就与改变了技术后它所能产生的新形态,可以说把握的相当成功,这给我们很多艺术家提供了启示。
 
    在胡小军的陶艺当中,纹饰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纹饰在古代陶瓷中很常见,运用古代的纹饰往往会有一种复古情调,但是胡小军运用的是身边的、当代的、最切近的这些人物,最切近的一些感受,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对日常事物的关注放进了他的陶瓷中,并且由日常性上升为非常自然的一种流淌。
 
 
给当代陶艺注入关注中国的境界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井士剑教授:展览把我带到了一种半坡文化中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陶艺的现代性,这使我非常的吃惊。我觉得一位艺术家在自身从艺方向的追求上求得变化,这是相当难的事情,它不是风格上的转化,使我非常感动。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将泥土转化为陶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成为艺将是更难的一层,因此从小军的作品中我看到一种由泥土所带来的,经过他作为一个手艺人,加上他作为思想者所能体现的一种智慧,我觉得给我们当代的陶艺注入了一种关注中国、关注当代的一种境界。
 
 
别具一格的胡小军
    南京艺术学院陆斌老师:知道胡小军的作品是从九十年代末报刊上的一些文章和图片,他的那些貌似传统的陶器的外形上,穿插一些民谣或者青花绘画的瓷片,那个时代下是一种很超前的表现形式,是基于对中国传统陶艺的理解的前提。胡小军一直在陶艺上别具一格,做的很潇洒,并没有追求传统工艺和一些陶艺上的规则,从造型上仍然是以拉坯为主的传统工艺方法,但是他对拉坯的技巧和装饰的语言,最终呈现出来一种效果,产生非常大的而且很强烈的语言符号,与雕塑类或者很西化的现代陶艺,有着很大的反差,在中国当代陶艺的圈子里他有着很强烈的个人符号。
 
 
王修功单纯里的丰富 胡小军现代中的传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鸣:王老近期在景德镇创作的一些作品,感觉他的个人特征包括陶艺的特征越来越成熟,看起来很单纯,但是单纯里非常丰富,非常有细节,把自己对艺术的审美和对陶艺的审美完整地表达出来,这非常不容易。王老不仅是个陶艺家,他对现代陶艺的发展、走向,包括跟西方相互之间的沟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很有成就。


      胡小军的作品,在追求现代性的时候,把陶瓷传统的因素完全融合进去,融合了传统和现代。他不纯粹是个陶艺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画家、学者,对陶艺发展从文化、人文、历史的角度做了很多的思考,包括他在画册里发表的一些文字,对大学公共艺术的思考,对现代陶艺的推广,我觉得对整个中国陶艺文化的推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他的作品在陶艺普遍性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融合了一些现代绘画艺术手法,而且还运用陶瓷材料本身的一些变化,这是非常个性化的一种手法,非常好。
  
 
胡小军的一步一步
   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杨楠先生:胡小军是我的老朋友了,他到杭州不久我们就认识了,那时候他在杭州大学历史系,作为文物博物馆专业教陶瓷的讲师,很寂寞,工作室也很简陋。几年后在西湖边山清水秀的地方建了工作室。他很努力,很能静得下心,经过这么多年的创作,终于修成正果,希望他将来能从这一个台阶上到更高的台阶。


王修功简单中的不简单  胡小军心静中的追求
    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公司艺术总监陈耀光先生:王修功先生的作品形态特别简单,简单的外表,所有的几乎是建筑的装饰圆,同心圆,没有任何的变化,简单,旨在体现他的不简单,让人感觉一种形式感,一种张力,一种感染力。由于他的简单我就能更加静心的观察到陶瓷的工艺、变化、色彩,感受到宏观的宇宙的气,体会到丰富,这种宇宙感,就是中国精神和中国美感。
    

     我感觉另一个反差,胡小军他非常用功,心很静,春夏秋冬总是在执着追求创作中。陶瓷作为一个立体,可以盛载着那么多的情绪,那么多的故事,可以通过陶瓷特有的表现艺术凝聚在陶瓷的整个体量的四周面,陶瓷那么单纯的东西竟然也可以盛载那么复杂多元的形式感。胡小军描述的故事可能是我们江南或者江浙一带,或者是一种江南人的性格,优雅,比较柔性,不是一下子能感受到他的气势,但是里面有很多细腻的东西。

通过人文精神沉淀净化作品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高英姿副教授:胡小军先生写过茶具方面的书,其中着重就是陶瓷茶具研究,所以他的作品中的人文气息跟历史研究是有很大关系的。胡小军先生的作品不是通过完全技巧性的工艺的成熟来表现的,而是通过另外一种执著,一种人文精神追求的执著,联系到我对他写的书和文章、作品的感受,我感觉他的作品有一种古老的中国人文情结,这种反差,既是艺术作品的反差,也是与个人修为、个性的展现有很大的关系。

    王老师是我们尊敬的老前辈,他的作品让我们感觉到充沛的精力和纯净的气息,表现在画面上是不施粉黛,但又容光焕发、精力弥漫,很青春的气象。

     现代陶艺到现在这个阶段看起来,作为教育者也好,作为从事研究的工作者也好,我们都感觉到现在是正常发展的阶段,因为大家都不再斟酌于西方化或者是中国化这样的语言,而是在讲求陶艺本身的个性和作者的个性展现。
 
    作品的个性和技巧,都可以通过人文精神的提升来沉淀和净化。技术有高有低,手有巧有拙,个性有张扬有含蓄,但是当你执著于某件事情的时候,某种精神的展现的时候,表现的方式不一样,通过不断的修整、修炼、沉积,最后展现出来的东西通过人文精神沉淀下来,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感动。
 
 
胡小军作品如其人
    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翟小石老师:胡小军作品如其人,与他自己很相像,跟他的生活方式也很相像。我特别喜欢小军的一件作品叫空谷流水,我感觉是取之于自然,用到自然当中,跟他的心境非常吻合。王修功老师的作品集有思想、好看两者于一身,我从王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了修养。
 

传统陶艺精华 人文精神之作
    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吴昊老师:中国传统陶艺文化的延伸,和现在人文文化对陶艺的影响,在两位陶艺家的作品里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个是传统陶艺精华体现的作品,一个是崇尚人文精神的作品。
 
 
从王修功作品读气 从胡小军作品看冲突

    浙江通策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明先生:我觉得中国的陶艺有一些缺憾,因为全世界都一致承认当时的中国艺术就是陶瓷,我们也有很多的书法家和画家,但是都没有被世界承认,其他中国的艺术品也没有被广泛的承认,但是在200年以前我们中国开始失去一种生活的能力,我们对生活当中美的感知能力失去了,这使我们中国这门艺术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断层。


      虽然王老这个年纪,但非常的现代化,西方哲人把我们的宇宙分为四个元素,火、土、水、还有气,陶瓷和水有关,火烧,用土来做,表达的是一种气。今天我看到的王老的作品里面有气,表达的就是气,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最本质的一种元素,能够把这种变化、这种可能性充分的表达出来,这也恰恰是现代艺术的一个主要精神。


      小军的作品如其人,温柔敦厚,很有文明个性,但是在这种温柔敦厚的后面,在这种朴实甚至是有点小军故意追求的有些笨拙的作品里面,有非常大的精神的张力,有种非常严重的冲突,所以刚刚说到气,这边也是一个器,器形的器,器的变化,以及手法的变化,我觉得小军是敢用他的手法,有很多的手法还真敢用,而且还用在一起,这不是一种简单追求的民间、朴实、笨拙,事实上我觉得这是一种冲突。
 
    我们的艺术品反映的是现代的情感,现在我们真正的情感是冲突,你没有办法做到完满,我们这个社会是不定型的,我们的文化是不定型的。我们追求传统,依赖传统,口口声声要讲传统,但是不改传统,永远在传统的阴影之下,这就是冲突,时代的冲突,是很明显的,我觉得小军能够反映这种冲突,这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功了。在五六十年代,西方文学喧嚣的一代,迷茫的一代,能反映迷茫也是一种成就,想在历史上抹去这个东西,我想这不是真正的这个时代的艺术品,
 
  反思
    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吴光荣老师:通过两位的展览可以反思很多问题,反思景德镇,同样是景德镇出来的釉料,但是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大不一样,我敬重王先生的绝技。国内的陶艺展实在是太少,我们学校的重点学科国画,吆喝起来,政府投入,社会媒体参与,一呼百应,唯独陶艺非常可怜。


 有丰富经验的王修功 学院派胡小军
    上海陶艺家沈家良先生:王先生的作品是用色釉来装饰,他来景德镇来创作,用景德镇的色釉很概括的把西方的感觉放到中国的陶瓷上,他对颜色釉掌握的很好,有相当的经验。色釉其实是一种流动的釉,流动的釉在陶瓷领域是比较难掌握的,体现了火的艺术。
 
    小军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在玩土,他很淳朴,他体现了瓷与陶的结合,色彩虽然不很艳丽,但是他把中国陶瓷文化的历史、载体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了,和他本人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关系,他是学院派,脱离了工匠,他本身也是个画家。我认为他的创作理念和方法跟他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是分不开的,那里有很多浙派艺术家,他把中国文化融汇到土的这种感觉上去,他一直在摸索,我看过他19996年在“一壶宽”搞过一个活动,把古瓷片的创作手法用在作品上面。我认为他已经形成了初步的风格,可歌可喜。
 

 艺术品和工艺品是不一样的
   浙江电视台《宝藏》栏目编导来晓林先生:我觉得大家有个概念需要理清楚,一个是工艺品,一个是艺术品,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宣传的东西,工艺品的比较多,关于艺术品这块相对少了点,一件陶瓷品,它酝酿了各方面的信息,包括时代、作者的整个思想心境,自古都是这样。我跟胡小军认识好多年了,第一次去他的工作室看作品就觉得非常震撼,我觉得他的整个气质和很多做商业陶瓷的完全不一样,他的作品能够让我们感觉到他的思想和内涵。
 
王修功“春天的气息”  胡小军“温润而敦厚”
    浙派画廊总经理王志良先生:王老先生的作品是以最简单的语言,最简单的釉色,给观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陶艺创作的过程包括了金木水火土:先用水、土和泥,土里面含有金,用火和木来烧制,他用五韵来合成的作品,所以肯定是有气的,我对王老作品的气场,这种宇宙感,和春天的微笑,春天的气息非常有感受。

    小军的作品里面,一是传统的积淀的东西,另外是他各方面的艺术修养的元素,体现到他的创造上面,包括釉料和泥巴里面的成分,在材料上面有所提升。还有他所追求的形式上面,他的构成有中国绘画的语言,他把思想融到了作品上去,非常温润而敦厚,能够让人慢慢来欣赏。
 
 
王修功的中国格调  胡小军的大艺术家抱负
    主持人刘正教授:王先生的作品的确是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表现的是非常纯正的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精神,是真正的中国的趣味、中国的格调。他的作品在语言上来说是非常富有诗意,让我想起初唐时期的诗,很有生气,同时又意味无穷。另外一方面王先生作品里面表现出的单纯,令人感动,甚至是震动,和汉代霍去病的雕刻我觉得有共同的力量,共同的视觉和思想的力量。此外他的作品里面还表现出一种丰富性,很抽象,又非常具体,是大家的风度和气象。作为王先生的校友,我深深引以为荣。


      胡小军作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器皿和绘画的结合上,街语巷谈都入诗入陶入画,表现出非常强的一种形式,釉和泥的驾驭能力,非常自由,也很自如。我觉得这么多年来他的作品越来越成熟,特别是他的作品里面表现出的文人画的影响和情结,一个大艺术家的抱负在胡小军身上表现的非常明显,在当代年轻的陶艺家里面非常难得。

     (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买家服务中心: 400 601 8111 help@artron.net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胡小军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