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树森工笔动物画:新乡土主义的笔墨觉醒
2025-02-10 17:57:04艺术家提供
在城市霓虹逐渐掩盖星月微光的当下,常树森这位与黑土地血脉相连的艺术家,凭借四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以灵动的画笔在宣纸上唤醒了一片独属于土地的璀璨星河,将动物的灵性幻化成精妙的水墨语言,搭建起一座连通古今的艺术神秘殿堂。
从《北方的牛》中牛群踏破冰霜的倔强,到《高原的云》里牦牛驮起朝霞的庄严;从《金秋香巴拉》中身披鎏金的牦牛群穿越经幡摇曳秋野的神圣,仿若移动的佛国图腾,再到《爱在黑土地》里黄牛与黑土交融的剪影,恰似大地镌刻的生命年轮。常树森构建的工笔世界,不仅是唐宋院体画在当代的华丽转生,更是乡土中国精神图腾的生动视觉重现。
古法新声:笔墨的时空对话
在《金秋香巴拉》里,牦牛的鬃毛看似随风轻扬,实则是七层墨色于宣纸纤维间的曼妙舞蹈。积墨的层层堆叠,如同老农精心培土;破墨的悄然晕开,恰似春雨无声润物。而牦牛眼眸中,眼睑下的三角光斑仿若雪域折射的日光,虹膜上的星点反光又似玛尼堆的灵石闪烁,宛如伦勃朗光影剧场的奇妙呈现。
《高原牦牛》系列中,画家以绣娘般的耐心雕琢牦牛毛发,每一根毫尖都凝聚着时光的厚重;转而又将雪山泼洒成写意的壮丽乐章,任水墨在生宣上肆意奔腾。在《雪域黎明》中,这种工写两极的碰撞达到了奇妙的平衡:牦牛呼出的白气化为枯笔飞白,与工笔勾勒的冰凌共同奏响寒暖交织的二重奏,就像古琴与电子乐的激情同台即兴。
在《爱在黑土地》里,色彩打破了传统的束缚。黄牛皮毛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赭石色系,背光处沉淀着黑土地夜色的钴蓝,向阳面跳跃着高粱穗的藤黄,七层矿物颜料的叠加营造出时光流转的奇幻之境。这既让人忆起敦煌壁画历经千年的色彩沉淀,又融入了印象派对光色的现代诠释,让东方的古雅与西方的热烈在牛背上完美交融,赋予了新乡土主义色谱以独特的温度。
生灵叙事:土地的精神图腾
常树森笔下的动物,每一只都是会呼吸的文化密码。《北方的牛》中,牛群宛如黑土地上的象形文字:隆起的肩峰好似长白山的微型雕塑,踏雪的前蹄在宣纸上铭刻着闯关东的宏大史诗,就连牛尾摆动的弧线,都与农人挥镰的节奏丝丝暗合。这些被文化基因深度编辑的形象,与红山玉龙、殷商青铜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工笔画承载起文明考古的重要功能。
《黑土魂·秋》系列里,《故乡》马群与土地缔结了深厚的血盟。北方马的鬃毛延展成黑土地的沟壑,马蹄扬起的尘土幻化成天际的流云。当马群回望城市化进程中的玻璃幕墙,它们瞳孔里倒映的,既是白桦林的岁月年轮,也是推土机的冰冷棱角。这种生态寓言在《守望》中化作震撼人心的视觉惊雷:母鹿凝视伐木者的眼眸里,碎裂的年轮与钢筋丛林相互重叠,鹿角分枝与起重机吊臂构成残酷的几何对位,虽沉默不语,却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控诉。
《高原的云》谱写了一曲动物群像的壮丽史诗。晨雾中的牦牛队列被提炼成青铜浮雕般的剪影,领队者如威风凛凛的将军横刀立马,幼崽们依偎在一起,仿若流动的摇篮曲,断后者警惕的姿态则凝固成历史的珍贵书签。这些曾背负茶盐行走在古道上的行者,如今驮着光伏电板穿越雪山,它们的迁徙路线,无疑是一部高度浓缩的文明进化史。
在地性实验:乡土美学的突围
《黑土地》系列开创了工笔画独特的田野调查模式。画家像严谨的农学家记录作物生长一样,细致观察动物:黄牛反刍时喉结的起伏频率,山雀啄食时喙尖的精确角度,松鼠储粮时前爪的压强变化。这些科学数据经过艺术的巧妙发酵,牛背曲线与黑土地等高线暗自契合,雀羽纹理对应着庄稼的生长轨迹,动物行为学在这里成功升华为土地的绝美诗学。
面对机械收割机的轰鸣,《秋收时节》给出了充满张力的视觉和解。画面上方,钢铁洪流以冷硬的直线切割空间;下方,野兔逃窜的轨迹用焦墨枯笔飞速勾勒,传统与现代在宣纸上激烈交锋。但画家在这裂缝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兔群遁入的荒草丛中,一株嫩芽正顽强地顶开混凝土的铠甲。这种独特的图像蒙太奇,让工笔画拥有了社会学的深邃叙事纵深。
当数字技术渗入水墨,《雪原晨曦》完成了古老技艺的赛博转生。常树森将“三矾九染”的牦牛扫描进虚拟世界,通过算法让晨光在毛发间实时流淌。观众扫码的瞬间,便能看见水墨在元宇宙空间中蓬勃生长、肆意蔓延。这并非是对纸本的背离,而是让千年工笔在数字原野上开枝散叶。当AR技术中的牦牛踏破手机屏幕,传统文化完成了一次惊艳的跨维突袭。
在GPS定位逐渐取代乡愁坐标的今天,常树森的动物工笔画宛如一组加密的文化基因库。那些凝固在宣纸上的生灵,既是土地记忆的忠诚保管员,也是未来文明的睿智预言者。当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刷着地域文化的堤岸,这些从黑土地深处生长出来的艺术生命体,为漂泊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守护着最后的精神脐带。常树森的画笔,成功地将工笔画从技艺的象牙塔,推向了文明对话的前沿战场,成为驻守精神原乡的英勇笔墨骑士 。
盛 文 2024.12
(责任编辑:王丹)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